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新媒介环境下的文化症候 ——基于童年和儿童问题研究的视角

发布时间:2021-10-28 15:49
  本论文从对消费社会媒介技术文明和现代理性的思考出发,分析现代媒介环境中的相关文化症候,呈现其中的童年危机和儿童问题,并由此深入,以“儿童”、“童年”为方法,进行社会观察、分析和批判,对如何建立当代媒介化社会的文化新秩序,提供一种反思性的态度。论文以21世纪以来的中国现代媒介环境作为基本文化语境,将当代儿童的童年文化生活置于文化研究这个具有洞察力的审视之下,呈现“童年”这一繁复芜杂的前台景观,探讨童年生态在“社会作用于儿童”的传媒语境中出现的重重危机,触摸儿童问题产生的后台与文化肌理,深入探究现代传媒环境在多大程度上,以何种方式,社会地建构了现代儿童的样貌和童年的文化空间,从而导致了童年危机。本论文所涉及儿童问题是指特定群体儿童的童年文化生活中呈现出来的负面问题。大多数人将之归咎于技术发展,或归咎于儿童本身,这既是对儿童不公正的认识,也是儿童问题在另一个维度上的凸显。本论文既探究其具体表现,也关心它如何发生,更注重分析其为什么会发生,并思索我们如何应对。其中“儿童问题为什么会发生”是论文的最大关切,这一关注,将儿童问题引向了更宽泛的领域,表明了本论文研究儿童问题,最终目的还是以此为入口,...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9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童年关怀及问题意识(绪论)
    第一节 从现实关怀到学理探索
        1、 遭遇“数字儿童”——儿童问题研究的缘起
        2、 “消逝”还是“危机”——童年问题的学理性探索与碰撞
        3、 求同存异:国内外传媒领域中相关儿童文化研究的述评
        4、 儿童观念与处理儿童问题的理论进路
    第二节 本论文主要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理论的借鉴
        1、 文化研究的方法
        2、 情境化的实证研究
        3、 媒介环境学理论
        4、 借鉴的其他方法与理论
第二章 新媒介环境下的童年症候
    第一节 现代儿童的媒介环境
        1、 “地球村”式的媒介景观
        2、 对儿童的分众传播
        3、 儿童的自我传播
        4、 有关儿童媒介环境结构的其他分类法
    第二节 情境化的实证考察:新媒介环境中的儿童活动
        1、 国内大中城市和偏远地区的儿童媒介接触实证研究概要
        2、 对部分小城和乡镇儿童媒介接触的情境化查访
    第三节 “他们”——现代媒介叙事中的儿童形象及其社会建构
        1、 励志型的少先队员们
        2、 无语的被拯救者
        3、 商品拜物教的“神器”
        4、 媒介秀场中的玩偶
    第四节 被误读的儿童与儿童的问题
第三章 媒介社会发展与儿童文化变迁
    第一节 社会的媒介化与媒介社会的文化
    第二节 从“发明”到“消逝:西方媒介社会中的儿童\童年观
    第三节 文化与历史的叙事:中国传媒社会中的儿童和童年观
        1、 口语与手抄时代:蒙昧人和读书郎
        2、 五四时期印刷媒介革命时代:儿童的发现和理想的儿童
        3、 建国前后到改革开放时期:从“红色少年”到“社会主义接班人”
        4、 “南巡讲话”时期电视普及与生活方式的变化
    第四节 数字化时代的来临与传媒文化的内在结构变局
第四章 新媒介环境下的文化奇观
    第一节 狂欢化阅读:从印刷文化到现代传媒
        1、 狂欢的出版与阅读环境:2012.上海书展“少儿图书嘉年华”一瞥
        2、 从“读文字”到“阅影像”
    第二节 新媒介文化生产——以原创童话《宝葫芦的秘密》两次电影改编为例
        1、 文学原作与新媒介改编
        2、 文本解读:从原创文学经典到黑白剧情片和大制作彩色电影
        3、 生产(制作)方式的变迁与技术、资本讲述
    第三节 网游与文化产品的“全媒体”化——以淘米网为例
        1、 网络虚拟社区的出现
        2、 淘米网模式:以网游为中心的全产业链运营
        3、 “赛尔号”生产与传销模式分析
        4、 网游文学:文学的媒介融合之路
    第四节 “寓教于乐”的主流媒介叙事
        1、 电视媒介与主流文化叙事策略的转向:从“儿童”到“未成年人”
        2、 叙事方式的转向:从生硬说教到“寓教于乐”
        3、 对央视《开学第一课》的文化研究
第五章 童年的困境与突围
    第一节 一切生活经由传媒:对现代媒介环境的批判
        1、 儿童=商机+利润
        2、 “我靠虚像生活”
        3、 现代媒介环境直接消费儿童
    第二节 消费社会与文化的异型结构
    第三节 “儿童热”:现代媒介文化之症候
        1、 “五四”儿童热
        2、 现代媒介社会“儿童热”
    第四节 现代儿童的新“共同体”
        1、 碎片化的自我重构:自媒体空间
        2、 低龄化表达:重建自我的文化
        3、 “我们”的家园
第六章 重建人类的童年(结语)
    第一节 以“儿童”介入社会观察
    第二节 以“儿童”追求人类发展
        1、 “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2、 反思性的态度:儿童问题的解决之道
        3、 新的可能:人本主义的儿童本位观
附录一:小城市和乡镇儿童儿童媒介接触和使用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二、读博期间研究与创作的相关成果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现代媒介叙事与女童形象建构[J]. 王春鸣.  名作欣赏. 2012(32)
[2]童书出版与儿童阅读环境[J]. 王春鸣.  编辑学刊. 2011(03)
[3]审美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J]. 凌继尧,季欣.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3)
[4]解读青少年网络成瘾[J]. 王月花,李红,龚高昌.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07(01)
[5]张天翼童话的反欲望叙事[J]. 吴其南.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2005(06)
[6]论中国电影中儿童形象的意义[J]. 李鸿祥,古秀蓉.  电影艺术. 2005(03)
[7]视觉文化与消费社会[J]. 周宪.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02)
[8]当前中国社会结构演变的总体性分析[J]. 何清涟.  书屋. 2000(03)
[9]“五四”与中国儿童文学的现代转型[J]. 王泉根.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97(01)
[10]文化类型与文化模式简论[J]. 杨海文.  中州学刊. 1996(02)

博士论文
[1]儿童文化研究[D]. 钱雨.华东师范大学 2008
[2]印刷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D]. 雷启立.华东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4630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4630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7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