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家庭沟通媒介的使用对家庭沟通质量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9 07:33
  移动智能设备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给家庭内外部沟通传播方式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尽管有数据统计大学生及其父母的移动互联网使用频率、使用范围以及使用动机,但很少有学者研究父母和大学生群体如何使用媒介相互沟通。此外,目前国内也很少有学者研究父母与大学生使用不同媒介进行交流沟通与家庭沟通质量间的关系。本文从互联网时代的家庭情境的重构中,研究数字化时代不同家庭沟通模式下大学生群体与父母间的信息互换和交流方式的媒介选择,以在最大程度上优化家庭沟通质量。首先,本文对家庭沟通模式理论的概念、发展和研究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数字化媒介环境下家庭沟通的新态势进行了分析,汇总了前人对于家庭沟通模式理论下家庭传播的相关研究成果,发现现有研究对该领域的分析存在以下不足:国内目前的家庭传播研究缺乏理论支撑,研究大多停留在概念层面,研究深度不足;国外的研究虽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但是对于当今数字时代的家庭传播没有给出具体实质性的意见和建议。本研究就目前学界对于家庭传播的研究空缺给出了以下的研究视角:以家庭沟通模式理论为基础,研究在顺从性取向和对话性取向两个维度下四种家庭的沟通模式,并针对不同沟通模式的家庭给出具体的媒介沟通建议... 

【文章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家庭沟通媒介的使用对家庭沟通质量的影响研究


对话性取向和服从性取向下的四种家庭“家庭沟通行为主要是由家庭关系模式决定的认知过程的结果”27

技术路线图,技术路线,论文,思路


华 中 科 技 学 硕 学 位 论 3.2.2 研究思路论文研究思路的具体技术路线如图3-1所示:论文首先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家庭沟通的研究资料,探讨与本研究相关的理论和研究现状,作为本研究框架的基础,阐述相关理论基础和对重要概念进行界定,根据Koerner&Fitzpatrick提出的家庭通信模式测量标准,结合相关变量并界定相关概念,形成自编的大学生与父母家庭沟通模式量表,根据小范围预测结果对量表进行修正,形成研究所用正式量表,用spss23.0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按照研究的特定对象、样本范围等进行问卷的发放和回收,将所得的数据用spss23.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得出结果,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总结问题及原因,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对应措施。

框架图,论文研究,框架,整体质量


论文研究框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系传播视阈下微信家庭群传谣现象探究[J]. 张玥.  新闻研究导刊. 2017(16)
[2]数字化重构:基于手机的中国家庭文化传播模式[J]. 冯娟.  东南传播. 2016(12)
[3]传播情境的重构与技术赋权——远距家庭微信的使用与信息互动[J]. 吴炜华,龙慧蕊.  当代传播. 2016(05)
[4]手机对青少年家庭代际传播时空的重塑[J]. 朱秀凌.  编辑之友. 2015(09)
[5]论家庭仪式传播的意识形态作用及其特征[J]. 杨立川.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4)
[6]家庭传播刍议[J]. 杨席珍.  新闻传播. 2015(12)
[7]流动儿童亲子沟通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 陈丽,刘艳.  中国特殊教育. 2012(01)
[8]河南省大学生家庭沟通模式与应对方式和幸福感的相关研究[J]. 孙五俊,魏俊彪.  中国学校卫生. 2008(02)
[9]浅议青年“文化反哺”现象[J]. 张志刚,郑艳.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2(02)

硕士论文
[1]数字媒介环境下的异地家庭代际沟通与边界互动[D]. 吴海谧.厦门大学 2017
[2]农村小学毕业生家庭亲子沟通质量研究[D]. 杨优先.南京师范大学 2016
[3]家庭沟通中新媒介技术的应用对亲子关系的影响研究[D]. 王嘉晰.北京理工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4642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4642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6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