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情感类电视节目的受众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3 05:14
近年来,一大批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出现,掀起了文化热,在这样的背景下,文化情感类电视节目横空出世,它一出现就被人称为一股清流,受到了观众的高度认可,赞美之声不绝,文化情感类电视节目以其高收视率、高口碑,成为2017年度当之无愧的现象级节目,同时也引起了业界和学界的特别关注。论文以近年来中央电视台制作的《朗读者》、黑龙江电视台制作的《见字如面》等文化情感类电视节目的受众为研究对象。根据节目观众的收视情况、锁定目标收视群体、对文化情感类电视节目的受众与节目特征以及受众在观看过程中的接受心理等问题进行重点分析。优秀的文化情感类电视节目以受众为本位,准确定位目标受众,采用合适的受众策略,既契合受众的收视期待,又能够与受众保持适度的心理距离,引发受众情感共鸣,使这类节目具有高雅的审美情趣和社会正能量。这些成功的经验对之后同类型节目了解受众需求、制作升级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但是,目前热播的文化情感类电视节目仍存在一些问题:其一,节目类型较为单一,未能充分挖掘中国优秀的文化元素;其二,与受众的双向互动仍待加强;其三,如何恰当处理文化元素与情感元素的关系,等等。这些仍需要节目制作者与研究者的重视和反思。针对...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性别比例
2年瑟分布
硕士学位论文??图3.3文化程度比例??参加本次问卷调查总人数为310人,如图3.1所示,其中男性112人,占总??人数36.13%,女性198人,占总人数63.87%,女性受众明显多于男性。受众??的年龄分布如图3.2所示,21岁-30岁41-50岁两个年龄段受众较多,分别占到??总人数的39.35%和32.26%,其次是31-40岁的受众,占总人数16.45%,10岁-20??岁年龄段的受众占总样本的8.06%。51岁以上的受众人数最少,仅占3.87%。从??统计数据中可以得知,21岁-50岁的中、青年群体是本次抽样调查的主要对象,??占总样本人数的八成以上。文化程度方面,大专和本科层次的人数较多,共228??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使用与满足”角度看文化综艺节目的受众接受心理——以《朗读者》为例[J]. 徐协,张琦. 视听. 2018(01)
[2]浅析电视文化类节目的怀旧叙事[J]. 龙念,贾佳. 当代电视. 2017(12)
[3]《见字如面》创新策略与文化传播价值[J]. 许娅. 当代电视. 2017(10)
[4]浅析《见字如面》的节目元素特色[J]. 都雪萍. 新闻研究导刊. 2017(17)
[5]个体生命的文字承载 尘封历史的声音复活——《朗读者》与《见字如面》的比较分析[J]. 王岩. 中国电视. 2017(08)
[6]仪式建构·故事表达·文化阐释——中央电视台《朗读者》的成功之道[J]. 张卓,赵红勋. 中国电视. 2017(08)
[7]文化类综艺节目中对传播仪式观的运用——以《见字如面》为例[J]. 路鹃,蒲玉玺. 中国电视. 2017(08)
[8]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创新趋势[J]. 韦迎红. 视听. 2017(07)
[9]浅析文化类电视节目对表演与文化元素的创新融合运用——以《见字如面》为例[J]. 常诚. 传媒. 2017(12)
[10]浅析电视节目增强传播效果的因素——以《朗读者》和《见字如面》为例[J]. 谢津炜. 新闻研究导刊. 2017(12)
硕士论文
[1]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创意与传播研究[D]. 蒋婷婷.曲阜师范大学 2016
[2]《中国好声音》受众需求的满足与超越[D]. 冀晶.山东师范大学 2014
[3]《非诚勿扰》节目的受众研究[D]. 黄丽丽.西北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473119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性别比例
2年瑟分布
硕士学位论文??图3.3文化程度比例??参加本次问卷调查总人数为310人,如图3.1所示,其中男性112人,占总??人数36.13%,女性198人,占总人数63.87%,女性受众明显多于男性。受众??的年龄分布如图3.2所示,21岁-30岁41-50岁两个年龄段受众较多,分别占到??总人数的39.35%和32.26%,其次是31-40岁的受众,占总人数16.45%,10岁-20??岁年龄段的受众占总样本的8.06%。51岁以上的受众人数最少,仅占3.87%。从??统计数据中可以得知,21岁-50岁的中、青年群体是本次抽样调查的主要对象,??占总样本人数的八成以上。文化程度方面,大专和本科层次的人数较多,共228??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使用与满足”角度看文化综艺节目的受众接受心理——以《朗读者》为例[J]. 徐协,张琦. 视听. 2018(01)
[2]浅析电视文化类节目的怀旧叙事[J]. 龙念,贾佳. 当代电视. 2017(12)
[3]《见字如面》创新策略与文化传播价值[J]. 许娅. 当代电视. 2017(10)
[4]浅析《见字如面》的节目元素特色[J]. 都雪萍. 新闻研究导刊. 2017(17)
[5]个体生命的文字承载 尘封历史的声音复活——《朗读者》与《见字如面》的比较分析[J]. 王岩. 中国电视. 2017(08)
[6]仪式建构·故事表达·文化阐释——中央电视台《朗读者》的成功之道[J]. 张卓,赵红勋. 中国电视. 2017(08)
[7]文化类综艺节目中对传播仪式观的运用——以《见字如面》为例[J]. 路鹃,蒲玉玺. 中国电视. 2017(08)
[8]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创新趋势[J]. 韦迎红. 视听. 2017(07)
[9]浅析文化类电视节目对表演与文化元素的创新融合运用——以《见字如面》为例[J]. 常诚. 传媒. 2017(12)
[10]浅析电视节目增强传播效果的因素——以《朗读者》和《见字如面》为例[J]. 谢津炜. 新闻研究导刊. 2017(12)
硕士论文
[1]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创意与传播研究[D]. 蒋婷婷.曲阜师范大学 2016
[2]《中国好声音》受众需求的满足与超越[D]. 冀晶.山东师范大学 2014
[3]《非诚勿扰》节目的受众研究[D]. 黄丽丽.西北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4731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473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