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报道中重庆城市形象的框架分析 ——以《人民日报》(海外版)和《纽约时报》的报道为例
发布时间:2021-11-04 13:53
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国际社会间的竞争早已不再仅仅局限于国家整体层面的较量,而是已经延伸为城市间的相互竞争。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和对城市发展要求的不断提高,城市间的竞争也由最初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实力的比拼拓展为整体的城市形象的较量。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城市化建设进程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推动迅速加快。城市形象作为城市发展状态的综合反映,如今已成为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无形资产,参与并影响着城市之间的竞争。重庆,作为兼具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大都市和“一带一路”战略中的重要联结点以及中国内陆开放高地等多重属性的城市,凭借着近年来的快速发展,赢得了国内外一致认可和关注。置身于国际化视野下,中国媒体与外国媒体通过新闻报道如何表现和描述重庆?中外媒体报道中呈现给全世界人民的重庆城市形象又如何?相关的学术研究还未出现。囿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人们往往难以置身于现实情境对城市进行真实具体的感受和认知。“媒介是人的延伸”,此时大众传媒就在城市形象的建构中起到重要桥梁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受众对于重庆城市形象的具体评价和真实认知。因此研究大众传媒对重庆城市形象的塑造与传播,成为...
【文章来源】:重庆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新闻报道与客观真实的内在联系图
”的话语的出现。此类新闻报道亦不符合本文的研究设定与研剔除。,笔者共得到《人民日报》(海外版)有效样本 311 篇,《纽约149 篇,具体每年的报道数量统计如表 2.1.3。表 2.1《人民日报》(海外版)与《纽约时报》2007-2016 年新闻报道数量ble 2.1 2007-2016 years' mass distribution of news reports in the people's dailyEdition) and New York Times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52 33 37 36 48 31 15 18 21 15 10 9 8 20 42 22 9 8 究设计与阐述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框架分析的过程与结果因-涌现的机遇”共同合成为框架因子 2。框架因子 2 是最特殊的,是因为它是四个因素合成在一起的,同时具有双重属性,即来源于《人民日报》(海外版)和《纽约时报》二者,具有正面意义,同时共同作用于两报。3.3.2 整体框架呈现经过框架的因子分析可以看出,《人民日报》(海外版)绝大多数因子,如框架因子 2、框架因子 4 和框架因子 5 都是具有正面意义的;《纽约时报》尽管有正面的框架因子 2,但是其他的框架因子 1、框架因子 3 和框架因子 6 都是负面意义的。笔者最终总结了《人民日报》(海外版)和《纽约时报》所使用的两类建构重庆城市形象的框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媒体场域下城市形象的宣传与建构——基于天涯论坛重庆版的实证分析[J]. 宋硕玉. 传播与版权. 2017(09)
[2]“多面中国”:中国国家形象的“他塑”研究——以《纽约时报》2015年“中美关系”议题为例[J]. 常姗姗. 新闻大学. 2017(03)
[3]2015年度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分析报告[J]. 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课题组,于运全,张楠,孙敬鑫. 对外传播. 2016(09)
[4]聚类群分:媒体报道下地方城市形象传播的差异化——基于《湖北日报》新闻报道的实证分析[J]. 谢晨,朴鸿远. 新闻界. 2016(16)
[5]北京城市形象及文化符号的受众认知分析——以在京外国留学生为例[J]. 曲茹,邵云. 对外传播. 2015(04)
[6]同质题材不同报纸差异化处理初探——以《华西都市报》《成都商报》对财富论坛的报道为例[J]. 刘星. 新闻世界. 2013(10)
[7]城市形象研究:路径、理论及其动向[J]. 杨旭明.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3)
[8]城市形象传播的主体自觉[J]. 徐宁.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2(12)
[9]《人民日报》汶川大地震报道框架理论分析[J]. 郭慕清. 神州. 2012(14)
[10]本地媒体与城市形象之形塑:再现、场域与认同——以广州为个案的实证研究[J]. 陈映,董天策. 城市观察. 2012(01)
博士论文
[1]金融危机时期中美财经媒体意见性信息的构架分析[D]. 庄洁.华东师范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剩女”媒介形象建构[D]. 王慧超.重庆大学 2017
[2]框架理论下中西媒体国庆60年报道比较研究[D]. 王卓.大连理工大学 2010
[3]框架理论视野下的中美灾难新闻报道[D]. 郝伟.华中师范大学 2009
[4]整合营销传播视野下城市形象传播研究[D]. 张渊.重庆大学 2008
[5]对外传播媒体中的国家形象建构[D]. 罗晓华.华中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75863
【文章来源】:重庆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新闻报道与客观真实的内在联系图
”的话语的出现。此类新闻报道亦不符合本文的研究设定与研剔除。,笔者共得到《人民日报》(海外版)有效样本 311 篇,《纽约149 篇,具体每年的报道数量统计如表 2.1.3。表 2.1《人民日报》(海外版)与《纽约时报》2007-2016 年新闻报道数量ble 2.1 2007-2016 years' mass distribution of news reports in the people's dailyEdition) and New York Times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52 33 37 36 48 31 15 18 21 15 10 9 8 20 42 22 9 8 究设计与阐述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框架分析的过程与结果因-涌现的机遇”共同合成为框架因子 2。框架因子 2 是最特殊的,是因为它是四个因素合成在一起的,同时具有双重属性,即来源于《人民日报》(海外版)和《纽约时报》二者,具有正面意义,同时共同作用于两报。3.3.2 整体框架呈现经过框架的因子分析可以看出,《人民日报》(海外版)绝大多数因子,如框架因子 2、框架因子 4 和框架因子 5 都是具有正面意义的;《纽约时报》尽管有正面的框架因子 2,但是其他的框架因子 1、框架因子 3 和框架因子 6 都是负面意义的。笔者最终总结了《人民日报》(海外版)和《纽约时报》所使用的两类建构重庆城市形象的框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媒体场域下城市形象的宣传与建构——基于天涯论坛重庆版的实证分析[J]. 宋硕玉. 传播与版权. 2017(09)
[2]“多面中国”:中国国家形象的“他塑”研究——以《纽约时报》2015年“中美关系”议题为例[J]. 常姗姗. 新闻大学. 2017(03)
[3]2015年度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分析报告[J]. 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课题组,于运全,张楠,孙敬鑫. 对外传播. 2016(09)
[4]聚类群分:媒体报道下地方城市形象传播的差异化——基于《湖北日报》新闻报道的实证分析[J]. 谢晨,朴鸿远. 新闻界. 2016(16)
[5]北京城市形象及文化符号的受众认知分析——以在京外国留学生为例[J]. 曲茹,邵云. 对外传播. 2015(04)
[6]同质题材不同报纸差异化处理初探——以《华西都市报》《成都商报》对财富论坛的报道为例[J]. 刘星. 新闻世界. 2013(10)
[7]城市形象研究:路径、理论及其动向[J]. 杨旭明.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3)
[8]城市形象传播的主体自觉[J]. 徐宁.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2(12)
[9]《人民日报》汶川大地震报道框架理论分析[J]. 郭慕清. 神州. 2012(14)
[10]本地媒体与城市形象之形塑:再现、场域与认同——以广州为个案的实证研究[J]. 陈映,董天策. 城市观察. 2012(01)
博士论文
[1]金融危机时期中美财经媒体意见性信息的构架分析[D]. 庄洁.华东师范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剩女”媒介形象建构[D]. 王慧超.重庆大学 2017
[2]框架理论下中西媒体国庆60年报道比较研究[D]. 王卓.大连理工大学 2010
[3]框架理论视野下的中美灾难新闻报道[D]. 郝伟.华中师范大学 2009
[4]整合营销传播视野下城市形象传播研究[D]. 张渊.重庆大学 2008
[5]对外传播媒体中的国家形象建构[D]. 罗晓华.华中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758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475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