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泰晤士报》日本形象虚假宣传报道研究(1937-1942)
发布时间:2021-11-04 15:16
《上海泰晤士报》1901年由美国人创刊于中国上海,成立之初顺应了美国在沪侨民需求,拥护美国在远东的利益。作为一份美国商业报刊,该报早期为了获取多国的资金援助不惜舍弃报方品格、数次变换报道立场。1914年日本蛮横出兵侵略青岛,国内“排日”风潮日益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中,日本外务省便买下《上海泰晤士报》作为自身言论宣传阵地,九一八事变后该报彻底沦为日本的傀儡报刊。《上海泰晤士报》受日方经济渗透、控权和独占的影响,自一战之后便成为日本人操控的英文报刊,动员和利用舆论工具为日本的侵略活动张目。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该报完全沦为日本政府的宣传机关,直到太平洋战争后为日本政府接办,1944年正式宣布停刊。《上海泰晤士报》既是侵华时期日本最主要的在沪宣传工具,也是记载了日本残暴罪行的如山铁证。本文在此背景下尝试探索《上海泰晤士报》在全面侵华战争开始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这一段历史时间内,是如何站在军国主义侵略者的立场,在报道中为日本建构战时虚假形象、建构了怎样的虚假形象以及在这些形象的背后体现出日本政府如何企图利用《上海泰晤士报》来配合其军事侵略进行舆论宣传,进而控制当时在华侨界的舆论环境。本文的第一部分对...
【文章来源】:上海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3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意识和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一)《上海泰晤士报》的研究现状
(二)抗战时期在华外报的研究现状
(三)近代报刊涉日报道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及样本界定
四、研究概要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概要
(二)创新之处
第二章 日本政府控制《上海泰晤士报》
一、《上海泰晤士报》概述
(一)《上海泰晤士报》成立之初
(二)《上海泰晤士报》与近代日本官方
二、日本政府钳制上海舆论
(一)身处孤岛的上海新闻界
(二)日本政府控制《上海泰晤士报》原因探究
三、日占时期《上海泰晤士报》经营管理
(一)《上海泰晤士报》的发行情况
(二)《上海泰晤士报》的广告特点及历史成因
四、日本同盟通讯社与《上海泰晤士报》消息来源
(一)《上海泰晤士报》的主要消息来源
(二)战时日本同盟通讯社的历史任务
第三章 《上海泰晤士报》战时日本国内形象虚假宣传报道
一、渲染日本帝国主义“强军”形象
(一)夸大日本“胜利”
(二)恶意抹黑交战国形象
二、刻意美化日本领导人形象
(一)广田弘毅:标榜“日中亲善”
(二)平沼骐一郎:高呼“稳定新秩序”
(三)近卫文麿:假意“和平东亚”
第四章 《上海泰晤士报》日本与华外交形象虚假宣传报道
一、煞有介事的“领导者”:建立伪“满洲国”
(一)昭告伪“满洲国”
(二)吹嘘“满洲国”经济
(三)粉饰“满洲国”十年“成就”
二、威逼利诱的“和谈者” :日本政府对蒋诱降报道
(一)夸耀日方诱降气焰
(二)弱化蒋介石抵抗力量
三、野心昭昭的“主导者”:扶植汪精卫南京政权
(一)假仁假义:扶植“新中国政权”成立
(二)欲与汪伪政府“共建新东亚”
第五章 《上海泰晤士报》战时日本国际形象虚假宣传报道
一、勾结法西斯:作为德意的“盟友”形象
(一)德国立场:从调停到联日
(二)世界公敌:德意日法西斯轴心国联盟
二、从施压者到挑衅者:日本之于英国
(一)日本政府施压于战时英国
(二)天津事件:日本挑起东方慕尼黑阴谋
三、从拉拢者到对抗者:日本之于美国
(一)示好美国政府、掩盖侵略真相
(二)兵戎对峙:太平洋战争爆发
第六章 《上海泰晤士报》建构虚假日本形象的原因探析
(一)控制本国意见、欺瞒在沪日本民众
(二)控制交战国意见、恶意扭曲侵略历史
(三)控制第三国意见、威胁世界和平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东亚会议研究——兼论“大东亚共荣圈”的侵略本质[J]. 李晓倩. 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 2018(04)
[2]抗战时期侵华日军“轰炸记忆”的演变与建构——以“重庆大轰炸”为中心的考察[J]. 潘洵,高佳.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3]太平洋战争时期(1943—1945)《大美晚报》塑造的共产党形象[J]. 姜怡文. 中国报业. 2018(16)
[4]不该遗忘的血腥大屠杀——日军无差别轰炸造成的重大惨案不胜枚举[J]. 茅永怀. 抗战史料研究. 2017(02)
[5]淞沪会战期间《抗战》对日本形象的建构[J]. 杨海清. 长江文明. 2017(03)
[6]小鲍威尔时期的《密勒氏评论报》(1945-1953)及其“左翼”朋友圈[J]. 伍静. 新闻记者. 2017(11)
[7]中国近代新闻思想史上的“泰晤士报”[J]. 唐海江,丁捷. 国际新闻界. 2017(10)
[8]《上海泰晤士报》与近代日本官方关系考[J]. 许金生. 新闻大学. 2016(05)
[9]赵敏恒在中央社收回路透社在华发稿权活动中的作用[J]. 王海,罗浩明.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6(05)
[10]美国与英日同盟的瓦解[J]. 刘城晨,李金玲.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5)
博士论文
[1]蒋介石与抗日战争几个问题之研究[D]. 钟健.浙江大学 2016
[2]拉斯韦尔战时传播理论研究[D]. 高海波.华中科技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时事月报》涉日报道研究(1937-1941)[D]. 姜蔓.安徽大学 2018
[2]《申报》涉日报道研究(1931-1937)[D]. 张宇佳.吉林大学 2018
[3]《密勒氏评论报》(1937-1941)的抗战报道研究[D]. 周航.湖南师范大学 2017
[4]策划、传播与动员—“孤岛”时期《文汇报》的抗战宣传研究[D]. 陈庆文.安徽大学 2017
[5]新记《大公报》日本报道研究(1926-1931)[D]. 郭继培.安徽大学 2015
[6]《密勒氏评论报》对中国重大事件的报道分析(1936-1941)[D]. 孙宝琴.山东大学 2014
[7]日本侵华的援华之声—《密勒氏评论报》社论研究(1931-1941)[D]. 袁丽红.山东大学 2013
[8]爱国与商业的二重奏[D]. 李东标.安徽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475986
【文章来源】:上海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3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意识和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一)《上海泰晤士报》的研究现状
(二)抗战时期在华外报的研究现状
(三)近代报刊涉日报道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及样本界定
四、研究概要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概要
(二)创新之处
第二章 日本政府控制《上海泰晤士报》
一、《上海泰晤士报》概述
(一)《上海泰晤士报》成立之初
(二)《上海泰晤士报》与近代日本官方
二、日本政府钳制上海舆论
(一)身处孤岛的上海新闻界
(二)日本政府控制《上海泰晤士报》原因探究
三、日占时期《上海泰晤士报》经营管理
(一)《上海泰晤士报》的发行情况
(二)《上海泰晤士报》的广告特点及历史成因
四、日本同盟通讯社与《上海泰晤士报》消息来源
(一)《上海泰晤士报》的主要消息来源
(二)战时日本同盟通讯社的历史任务
第三章 《上海泰晤士报》战时日本国内形象虚假宣传报道
一、渲染日本帝国主义“强军”形象
(一)夸大日本“胜利”
(二)恶意抹黑交战国形象
二、刻意美化日本领导人形象
(一)广田弘毅:标榜“日中亲善”
(二)平沼骐一郎:高呼“稳定新秩序”
(三)近卫文麿:假意“和平东亚”
第四章 《上海泰晤士报》日本与华外交形象虚假宣传报道
一、煞有介事的“领导者”:建立伪“满洲国”
(一)昭告伪“满洲国”
(二)吹嘘“满洲国”经济
(三)粉饰“满洲国”十年“成就”
二、威逼利诱的“和谈者” :日本政府对蒋诱降报道
(一)夸耀日方诱降气焰
(二)弱化蒋介石抵抗力量
三、野心昭昭的“主导者”:扶植汪精卫南京政权
(一)假仁假义:扶植“新中国政权”成立
(二)欲与汪伪政府“共建新东亚”
第五章 《上海泰晤士报》战时日本国际形象虚假宣传报道
一、勾结法西斯:作为德意的“盟友”形象
(一)德国立场:从调停到联日
(二)世界公敌:德意日法西斯轴心国联盟
二、从施压者到挑衅者:日本之于英国
(一)日本政府施压于战时英国
(二)天津事件:日本挑起东方慕尼黑阴谋
三、从拉拢者到对抗者:日本之于美国
(一)示好美国政府、掩盖侵略真相
(二)兵戎对峙:太平洋战争爆发
第六章 《上海泰晤士报》建构虚假日本形象的原因探析
(一)控制本国意见、欺瞒在沪日本民众
(二)控制交战国意见、恶意扭曲侵略历史
(三)控制第三国意见、威胁世界和平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东亚会议研究——兼论“大东亚共荣圈”的侵略本质[J]. 李晓倩. 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 2018(04)
[2]抗战时期侵华日军“轰炸记忆”的演变与建构——以“重庆大轰炸”为中心的考察[J]. 潘洵,高佳.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3]太平洋战争时期(1943—1945)《大美晚报》塑造的共产党形象[J]. 姜怡文. 中国报业. 2018(16)
[4]不该遗忘的血腥大屠杀——日军无差别轰炸造成的重大惨案不胜枚举[J]. 茅永怀. 抗战史料研究. 2017(02)
[5]淞沪会战期间《抗战》对日本形象的建构[J]. 杨海清. 长江文明. 2017(03)
[6]小鲍威尔时期的《密勒氏评论报》(1945-1953)及其“左翼”朋友圈[J]. 伍静. 新闻记者. 2017(11)
[7]中国近代新闻思想史上的“泰晤士报”[J]. 唐海江,丁捷. 国际新闻界. 2017(10)
[8]《上海泰晤士报》与近代日本官方关系考[J]. 许金生. 新闻大学. 2016(05)
[9]赵敏恒在中央社收回路透社在华发稿权活动中的作用[J]. 王海,罗浩明.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6(05)
[10]美国与英日同盟的瓦解[J]. 刘城晨,李金玲.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5)
博士论文
[1]蒋介石与抗日战争几个问题之研究[D]. 钟健.浙江大学 2016
[2]拉斯韦尔战时传播理论研究[D]. 高海波.华中科技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时事月报》涉日报道研究(1937-1941)[D]. 姜蔓.安徽大学 2018
[2]《申报》涉日报道研究(1931-1937)[D]. 张宇佳.吉林大学 2018
[3]《密勒氏评论报》(1937-1941)的抗战报道研究[D]. 周航.湖南师范大学 2017
[4]策划、传播与动员—“孤岛”时期《文汇报》的抗战宣传研究[D]. 陈庆文.安徽大学 2017
[5]新记《大公报》日本报道研究(1926-1931)[D]. 郭继培.安徽大学 2015
[6]《密勒氏评论报》对中国重大事件的报道分析(1936-1941)[D]. 孙宝琴.山东大学 2014
[7]日本侵华的援华之声—《密勒氏评论报》社论研究(1931-1941)[D]. 袁丽红.山东大学 2013
[8]爱国与商业的二重奏[D]. 李东标.安徽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4759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475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