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网“心通桥”频道网络问政效果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5 02:41
我国进入社会转型期后,各类社会问题凸显,公民的权利意识伴随国家民主政策的完善和网络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而日益增长。网络问政适时而生,成为民众参与政治、表达利益诉求以及政府了解民情、汇聚民智、科学决策的新渠道。中原网“心通桥”作为地市级的问政频道深入基层、反映鲜活的社会现状,其属地化的网络创新管理是对网络问政的积极探索。笔者遂选取“心通桥”作为研究对象,以传播学著名的“拉斯威尔5W程式”为纲,采用实证研究手段,设立科学指标对平台的问政帖做定量分析,同时采用抽样技术手段向平台用户定向发放网络调查问卷,试图理清网络问政的信息传播机制并客观评估现阶段中原网“心通桥”频道的网络问政效果。综合调查的结果,“心通桥”频道当前的网络问政效果有限,与频道建设预期存在差距。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社会管理部门欠缺服务意识和问政群体存在“知识沟”现象造成的。为此,笔者认为对问政部门执行严格有效的绩效考评制度、填平问政“知识沟”是提升问政效力的关键措施,此外,官员改文风,保护问政民众隐私;民众增强科学文化修养,增强网络问政的表达能力;频道加强督办力度,充实移动媒体的内容,提升网站制作水平是笔者提出的几项辅助改...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1. 选题背景
2. 选题意义
(二)文献综述
1. 国外研究现状
2. 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
1. 研究方法
2. 创新之处
一、“心通桥”网络问政平台的运行
(一)频道定位及运营
1. 中原网“心通桥”的搭建
2.“心通桥”网络问政的运行机制
(二)网络问政信息的传播路径分析
1. 问政信息的传输模式
2. 信息传输模式的效果分析
3. 民众议程设置功能的实现
二、网络问政效果研究的方案设计
(一)研究目的及对象设定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二)网络问政效果研究的指标构建
1. 网络问政帖的指标构建及可行性分析
2. 用户使用情况的调查问卷设计
(三)研究方案的施行
1. 等距随机抽样法收集网络问政帖
2. 整群随机抽样法发放用户调查问卷
3. 数据整理软件
三、“心通桥”网络问政效果的相关调查
(一)用户使用情况的调查结果
1. 用户构成
2. 用户使用行为特征
3. 用户使用态度
(二)网络问政帖的调查结果
1. 日均发帖量
2. 问政主题
3. 回复质量
4. 诉求办结难易
5. 办结情况
6. 关注度及网友互动人次
7. 媒介使用
四、对“心通桥”网络问政效果的评价及分析
(一)“心通桥”网络问政效果分析
1.“心通桥”的时代意义
2.“心通桥”网络问政的整体效果
3.“心通桥”受众的使用评价
(二)“心通桥”网络问政的致效因素分析
1. 管理部门欠缺服务意识
2.“知识沟”现象
3. 民众的隐私保护心理
(三)提升“心通桥”网络问政效果的方案
1. 推进政府网络问政改革
2. 多管齐下,提升频道用户粘度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网络问政公众参与现状的调查研究——以苏州市为例[J]. 王芹,朱束滢. 电子政务. 2013(05)
[2]传统媒体、政府、民众三方如何互动——参与武汉电视台“电视问政”节目后的思考[J]. 赵振宇. 新闻记者. 2012(10)
[3]媒体网络问政平台的传播效果探析[J]. 罗昕,李兮言. 东南传播. 2012(05)
[4]网络问政与民主政治[J]. 卜红双,张俊花.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5)
[5]奥巴马政府传播策略分析[J]. 宋颖. 传媒观察. 2010(10)
[6]网络问政及其发展态势探微[J]. 樊金山. 前沿. 2010(17)
[7]网络问政与政府门户网站发展[J]. 李金兆,董亮. 中国信息界. 2010(03)
[8]网络问政:民主与和谐媒介生态的构建[J]. 曹文博. 今传媒. 2010(01)
[9]网络问政的条件及推进路径[J]. 曹学娜,孙祥. 党政干部论坛. 2009(10)
[10]政府信息公开环境下的档案保密与开放利用模式初探[J]. 王娅. 档案学通讯. 2008(05)
硕士论文
[1]网络问政平台对政策议程设置影响研究[D]. 刘俊卿.广西民族大学 2012
[2]政府网络问政平台建设研究[D]. 毕腾飞.湖南大学 2012
[3]公共领域内网络问政的互动反馈模式构建[D]. 王悦生.华中科技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495864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1. 选题背景
2. 选题意义
(二)文献综述
1. 国外研究现状
2. 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
1. 研究方法
2. 创新之处
一、“心通桥”网络问政平台的运行
(一)频道定位及运营
1. 中原网“心通桥”的搭建
2.“心通桥”网络问政的运行机制
(二)网络问政信息的传播路径分析
1. 问政信息的传输模式
2. 信息传输模式的效果分析
3. 民众议程设置功能的实现
二、网络问政效果研究的方案设计
(一)研究目的及对象设定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二)网络问政效果研究的指标构建
1. 网络问政帖的指标构建及可行性分析
2. 用户使用情况的调查问卷设计
(三)研究方案的施行
1. 等距随机抽样法收集网络问政帖
2. 整群随机抽样法发放用户调查问卷
3. 数据整理软件
三、“心通桥”网络问政效果的相关调查
(一)用户使用情况的调查结果
1. 用户构成
2. 用户使用行为特征
3. 用户使用态度
(二)网络问政帖的调查结果
1. 日均发帖量
2. 问政主题
3. 回复质量
4. 诉求办结难易
5. 办结情况
6. 关注度及网友互动人次
7. 媒介使用
四、对“心通桥”网络问政效果的评价及分析
(一)“心通桥”网络问政效果分析
1.“心通桥”的时代意义
2.“心通桥”网络问政的整体效果
3.“心通桥”受众的使用评价
(二)“心通桥”网络问政的致效因素分析
1. 管理部门欠缺服务意识
2.“知识沟”现象
3. 民众的隐私保护心理
(三)提升“心通桥”网络问政效果的方案
1. 推进政府网络问政改革
2. 多管齐下,提升频道用户粘度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网络问政公众参与现状的调查研究——以苏州市为例[J]. 王芹,朱束滢. 电子政务. 2013(05)
[2]传统媒体、政府、民众三方如何互动——参与武汉电视台“电视问政”节目后的思考[J]. 赵振宇. 新闻记者. 2012(10)
[3]媒体网络问政平台的传播效果探析[J]. 罗昕,李兮言. 东南传播. 2012(05)
[4]网络问政与民主政治[J]. 卜红双,张俊花.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5)
[5]奥巴马政府传播策略分析[J]. 宋颖. 传媒观察. 2010(10)
[6]网络问政及其发展态势探微[J]. 樊金山. 前沿. 2010(17)
[7]网络问政与政府门户网站发展[J]. 李金兆,董亮. 中国信息界. 2010(03)
[8]网络问政:民主与和谐媒介生态的构建[J]. 曹文博. 今传媒. 2010(01)
[9]网络问政的条件及推进路径[J]. 曹学娜,孙祥. 党政干部论坛. 2009(10)
[10]政府信息公开环境下的档案保密与开放利用模式初探[J]. 王娅. 档案学通讯. 2008(05)
硕士论文
[1]网络问政平台对政策议程设置影响研究[D]. 刘俊卿.广西民族大学 2012
[2]政府网络问政平台建设研究[D]. 毕腾飞.湖南大学 2012
[3]公共领域内网络问政的互动反馈模式构建[D]. 王悦生.华中科技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4958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495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