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版《大公报》副刊《文艺》传播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9 11:04
报纸文艺副刊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生产、传播和接受过程中重要的文学传播媒介,对现代文学的发生和发展起到关键的作用。桂林版《大公报》作为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影响最大的报纸,开创了文学副刊《文艺》,以其特有的姿态参与了《大公报》辉煌历史的建构,有效地推动了抗战文学的生产和传播。文章以桂林版《文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和归纳分析等方法,旨在通过分析桂林版《文艺》内在的传播机制在桂林文化城这一特殊文化环境下与抗战文学的互动共生关系,以此来探索报纸文艺副刊这一文学传播媒介在桂林文化城时期对抗战文学的生产与传播的作用和影响。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部分进行分析和研究。首先对桂林版《大公报》副刊《文艺》所处的桂林文化城时期的文化生态及其原因进行分析。随着我国文化中心的相继沦陷,桂林凭借其独特的优势,汇集了一大批进步文化人士,各种文艺力量和组织机构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大力开展文艺运动,出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同时新闻出版事业空前繁盛,桂林成为了西南的文化中心。到了30年代末40年代初,由于文学审查制度的出现,报纸的出版一度走向低潮,而桂林相对宽松的政治文化环境为桂林版《文艺》的创刊提供了良好的传播环境。...
【文章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课题的来源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一、桂林版《文艺》的文化生态环境
(一)桂林文化城的文化生态
1.抗日战争形势的客观形势
2.有利的地理位置和政治环境
3.桂系相对开明的民主派
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指导方针
(二)“新记”《大公报》文艺副刊的发展沿革
二、《大公报》的媒介定位及对桂林版《文艺》的影响
(一)《大公报》的媒介定位—文人办报
(二)桂版《文艺》—不偏不倚的办刊理念
三、桂林版《文艺》的运行机制
(一)编辑方针:抗日救亡
1.萧乾时期—把《文艺》引向抗日战场
2.杨刚时期—使《文艺》成为抗战的主力军
(二)作者群:名人作家与文学新秀
(三)把关选稿:体裁丰富多样
(四)引导舆论:刊登名家文艺评论
(五)版面编排:合理有序
四、桂林版《大公报》文艺副刊的历史价值和启示
(一)文艺副刊的历史价值
(二)文艺副刊的发展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文学传媒的“媒化”运行机制研究——以《大公报·文艺副刊》为例[J]. 林晓华,邱艳萍.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16(06)
[2]文学期刊与当代文学环境[J]. 黄发有. 社会科学. 2014(05)
[3]中国现代报纸副刊编辑与新进作家[J]. 雷世文. 中国出版. 2012(11)
[4]浅析现代传媒对中国文学发展的影响[J]. 张宇华. 中国报业. 2011(18)
[5]沈从文与《大公报·文艺副刊》[J]. 朱丽.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5)
[6]西南联大文学与香港《大公报·文艺》[J]. 李光荣. 抗战文化研究. 2008(00)
[7]中国现代文化生产中的媒介角色论略——以报纸文艺副刊为中心的考察[J]. 雷世文,郑春. 北方论丛. 2008(02)
[8]论编辑在文化传播中的“把关人”作用[J]. 刘芳.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2)
[9]徐铸成与《大公报》[J]. 李伟. 中国编辑. 2005(06)
[10]报纸文艺副刊与现代文学研究关系之随想[J]. 孙玉石.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1)
博士论文
[1]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的文学空间[D]. 佘爱春.南京大学 2011
[2]从晚清至民初:媒介环境中的文学变革[D]. 徐萍.山东师范大学 2011
[3]传媒视域中的文学[D]. 陈伟军.暨南大学 2006
[4]中国近代大众传媒与中国近代文学[D]. 蒋晓丽.四川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杨刚与大公报研究[D]. 阮文娜.暨南大学 2013
[2]抗战时期的桂林《大公报》研究[D]. 梁萍.广西大学 2011
[3]民营报刊视域下的激进女报人研究[D]. 樊婷婷.安徽大学 2011
[4]杨刚传论[D]. 宋俊娟.华东师范大学 2008
[5]作家与传媒的双向共生[D]. 张莉花.山东师范大学 2008
[6]萧乾副刊编辑思想研究[D]. 黄雅玲.河南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504905
【文章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课题的来源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一、桂林版《文艺》的文化生态环境
(一)桂林文化城的文化生态
1.抗日战争形势的客观形势
2.有利的地理位置和政治环境
3.桂系相对开明的民主派
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指导方针
(二)“新记”《大公报》文艺副刊的发展沿革
二、《大公报》的媒介定位及对桂林版《文艺》的影响
(一)《大公报》的媒介定位—文人办报
(二)桂版《文艺》—不偏不倚的办刊理念
三、桂林版《文艺》的运行机制
(一)编辑方针:抗日救亡
1.萧乾时期—把《文艺》引向抗日战场
2.杨刚时期—使《文艺》成为抗战的主力军
(二)作者群:名人作家与文学新秀
(三)把关选稿:体裁丰富多样
(四)引导舆论:刊登名家文艺评论
(五)版面编排:合理有序
四、桂林版《大公报》文艺副刊的历史价值和启示
(一)文艺副刊的历史价值
(二)文艺副刊的发展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文学传媒的“媒化”运行机制研究——以《大公报·文艺副刊》为例[J]. 林晓华,邱艳萍.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16(06)
[2]文学期刊与当代文学环境[J]. 黄发有. 社会科学. 2014(05)
[3]中国现代报纸副刊编辑与新进作家[J]. 雷世文. 中国出版. 2012(11)
[4]浅析现代传媒对中国文学发展的影响[J]. 张宇华. 中国报业. 2011(18)
[5]沈从文与《大公报·文艺副刊》[J]. 朱丽.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5)
[6]西南联大文学与香港《大公报·文艺》[J]. 李光荣. 抗战文化研究. 2008(00)
[7]中国现代文化生产中的媒介角色论略——以报纸文艺副刊为中心的考察[J]. 雷世文,郑春. 北方论丛. 2008(02)
[8]论编辑在文化传播中的“把关人”作用[J]. 刘芳.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2)
[9]徐铸成与《大公报》[J]. 李伟. 中国编辑. 2005(06)
[10]报纸文艺副刊与现代文学研究关系之随想[J]. 孙玉石.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1)
博士论文
[1]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的文学空间[D]. 佘爱春.南京大学 2011
[2]从晚清至民初:媒介环境中的文学变革[D]. 徐萍.山东师范大学 2011
[3]传媒视域中的文学[D]. 陈伟军.暨南大学 2006
[4]中国近代大众传媒与中国近代文学[D]. 蒋晓丽.四川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杨刚与大公报研究[D]. 阮文娜.暨南大学 2013
[2]抗战时期的桂林《大公报》研究[D]. 梁萍.广西大学 2011
[3]民营报刊视域下的激进女报人研究[D]. 樊婷婷.安徽大学 2011
[4]杨刚传论[D]. 宋俊娟.华东师范大学 2008
[5]作家与传媒的双向共生[D]. 张莉花.山东师范大学 2008
[6]萧乾副刊编辑思想研究[D]. 黄雅玲.河南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5049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504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