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融媒时代“主流网红”现象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19 10:18
  融媒时代,一方面传统媒体受到新媒体的冲击发展式微,另一方面新媒体自身门槛低,缺乏把关的特征使互联网传播乱象丛生,2017年1月中央创新融媒方式提出在传统媒体中培育“网红”,有利于将主流的声音扩展至新媒体平台,传播正能量。根据目前主要实践、相关文献和媒体报道内容,认为现阶段的“主流网红”即主流媒体记者成为传播主流价值观的“网红”。“主流网红”作为一个新事物目前处于探索阶段,需要对“主流网红”现象从整体上进行把握,从背景与价值,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对策几方面分别分析,以促进“主流网红”队伍发展壮大。结合文献研究和个案分析的研究方法,根据现有资料并通过分析现状得出现阶段通过一些有影响力的实践如“南方名记”培育工程、浙报集团记者试水“直播”、央媒推出“直播”产品等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影响力有限,总体呈现以主流媒体培育其记者成为“网红”的实践为主,记者个人主动探索“网红”之路为个例的局面。主要存在政策具体指导缺位,局限于主流媒体实践且缺乏经验借鉴,直播模式风险大,记者个人意识难转变,全媒体人才储备不足五个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有以下四点对策,分别是政策和资金鼓励,借鉴可行路径和经验,主流媒体和记者共同参...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传统媒体记者转型
        (二)“主流网红”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主流网红”
        (二)主流媒体记者
    四、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主流网红”的背景与价值
    一、背景
        (一)政策背景
        (二)现实背景
    二、价值
        (一)加强主流媒体议程设置功能
        (二)记者成为“意见领袖”进行舆论引导
        (三)提升记者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第三章 “主流网红”的发展现状
    一、渠道解读
        (一)“南方名记”培育工程
        (二)浙报集团记者试水直播
        (三)央媒打造“直播”产品
    二、传者解读
        (一)将自身专长与新媒体渠道结合
        (二)具备“直播”技术
        (三)意识转变:“内容为王”到“内容为本、渠道为王”
    三、传播内容解读
        (一)传播有价值的新闻信息
        (二)传播主流价值观
    四、受众解读——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
    五、反馈解读
第四章 “主流网红”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具体指导缺位
    二、局限于主流媒体实践且缺乏经验借鉴
    三、“直播模式”有风险
    四、记者个人意识难转变
    五、全媒体人才储备不足
第五章 促进“主流网红”发展的对策
    一、政策和资金鼓励
    二、借鉴可行路径和经验
        (一)可借鉴路径
        (二)可借鉴经验
    三、主流媒体和记者共同参与
        (一)主流媒体鼓励记者成为“网红”
        (二)记者主动探索“网红”之路
    四、警惕过度“网红化”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网红记者”的优势分析及打造手法[J]. 姜黎珺.  传媒评论. 2017(12)
[2]从“报纸文字记者”转型为“网红记者”,我是怎样做到的[J]. 马振华.  传播力研究. 2017(05)
[3]打造主流网红,强化新型媒体平台影响力[J]. 李帅,范以锦.  新闻战线. 2017(05)
[4]网络直播:主流媒体该怎么打好这一仗[J]. 谭天.  人民论坛. 2017(01)
[5]媒体融合的政策导向与现实路径[J]. 郭之文.  传媒观察. 2016(09)
[6]告别“黄金时代”:——对52位传统媒体人离职告白的内容分析[J]. 陈敏,张晓纯.  新闻记者. 2016(02)
[7]报业转型最根本的是媒体人的转型[J]. 宣柱锡.  传媒. 2015(11)
[8]微议程、媒体议程与公众议程——论新媒介环境下议程设置理论研究重点的转向[J]. 高宪春.  南京社会科学. 2013(01)
[9]新媒体是主流媒体吗?——基于手机媒体的定量研究[J]. 匡文波.  国际新闻界. 2011(06)
[10]主流媒体如何增强舆论引导有效性和影响力之一:主流媒体判断标准和基本评价[J].   中国记者. 2004(01)



本文编号:36931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6931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2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