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传播语境下的网络语言:权力赋予与权威消解 ——以新浪微博为例
发布时间:2022-10-21 15:14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语言成为互联网中独特的语言。它生动、精辟、幽默、揶揄的特点是其他语言所不能及的。而网民创造、运用网络语言表达自身观点已经成为了微博上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网络语言的功能和作用也不仅仅是表现幽默,它开始更多地展现对话语权的影响的一面。作为权力场和亚公共领域的微博中,网络语言成为了网民与政府、媒体对抗的话语表达方式。可以说网络语言从某个层面上象征着权力。而这种权力也消解着政府的权威。政府也利用网络语言来降低自己的地位,试图与网民平起平坐,以求获得更好的宣传效果和公众信任度。 为了探究网络语言在微博传播语境下的权力赋予和权威消解,本文将统计政务微博、传统媒体微博和网民在评论中所使用的网络语言的种类、数量和情感色彩等。同时结合话语分析方法和微博传播语境的特点,来解决网络语言如何进行权力赋予与权威消解、对网民被赋予权力和政府权威被消解的程度等问题。并进一步讨论政府、媒体和网民三者之间的关系。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缘起
1.2 研究现状与概念厘清
1.2.1 微博中的网络语言
1.2.2 权力赋予
1.2.3 权威消解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话语分析法
1.4.2 符号学分析法
第二章 微博传播语境下的网络语言
2.1 微博传播语境下的网络语言
2.1.1 网络语言的内涵与外延
2.1.2 微博传播语境与其他网络传播语境的区别
2.1.3 微博传播语境的特点对网络语言的影响
2.2 微博传播语境下网络语言的权力赋予与权威消解
2.2.1 网络语言与权力赋予
2.2.2 网络语言与权威消解
第三章 微博中网络语言权力赋予和权威消解的个案分析
3.1 样本与样本统计
3.1.1 样本选取标准
3.1.2 样本描述
3.1.3 样本统计
3.2 样本分析
3.2.1 权力赋予:对网络语言的分类
3.2.2 权威消解:政务微博和传统媒体微博使用网络语言及网民反馈
3.3 对微博中的权力赋予与权威消解的背后——由个案分析的引申
3.3.1 现实无权:用网络语言挣脱束缚
3.3.2 草根问政:从愚民到舆民、娱民
3.3.3 公共领域:内部与界限的重构
第四章 微博与网络语言:网民、政府、媒体三位一体
4.1 网民权力获得的背后:质问与理性
4.1.1 网民获得权力的优势与机会
4.1.2 网民获得权力的劣势与威胁
4.2 政务微博:政府权威形象的重塑
4.2.1 网络时代下的政府权威
4.2.2 政府在网络中的应然形象
4.3 媒体之上的媒体:微博与传统媒体
4.3.1 微博作为权力场的地位与作用
4.3.2 传统媒体在微博中的运行对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网众:传播机制和文化心理[J]. 何威. 文化纵横. 2013(06)
[2]政治文明视域下的微博功能研究[J]. 张爱军. 晋阳学刊. 2013(05)
[3]网语演变折射出的网民暴众心理研究及对策分析[J]. 董迦德,王宇轩.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3(08)
[4]从话语平权到话语再集权:社会热点事件的微博传播机制研究[J]. 李彪,郑满宁. 国际新闻界. 2013(07)
[5]微博语言暴力的成因[J]. 陈新宇. 新闻世界. 2013(07)
[6]化整为零:传统媒体的微博化表达[J]. 陆虹,毕若旭. 新闻爱好者. 2013(05)
[7]结构.再现.互动:微博的公共领域表征[J]. 尹连根. 新闻大学. 2013(02)
[8]碎片化:旨在分享与赋权的新型传播观[J]. 赵文晶,刘军宏. 中国软科学. 2013(03)
[9]微博民主参与功能探析[J]. 傅海,李明远. 当代传播. 2013(02)
[10]网络时代影响政府权威的因素探析[J]. 李晓非,厉云飞.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13(01)
博士论文
[1]当代中国政府权威论[D]. 崔雪峰.吉林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网络汉字谐音词及其话语权建构意义研究[D]. 侯玉玲.中国海洋大学 2013
[2]网络语言:公共话语实践与话语博弈[D]. 漆祥毅.广西大学 2013
[3]媒介发展与乡村变革:一种现代化进程[D]. 李晓晔.南京大学 2013
[4]传播学视角下的“词媒体”现象研究[D]. 曹攀.河南大学 2012
[5]互联网政治生态下的公共权力运行与公民权利保障[D]. 任远.东北财经大学 2011
[6]风潮中传统的坚守与更新[D]. 唐璐璐.北京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695885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缘起
1.2 研究现状与概念厘清
1.2.1 微博中的网络语言
1.2.2 权力赋予
1.2.3 权威消解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话语分析法
1.4.2 符号学分析法
第二章 微博传播语境下的网络语言
2.1 微博传播语境下的网络语言
2.1.1 网络语言的内涵与外延
2.1.2 微博传播语境与其他网络传播语境的区别
2.1.3 微博传播语境的特点对网络语言的影响
2.2 微博传播语境下网络语言的权力赋予与权威消解
2.2.1 网络语言与权力赋予
2.2.2 网络语言与权威消解
第三章 微博中网络语言权力赋予和权威消解的个案分析
3.1 样本与样本统计
3.1.1 样本选取标准
3.1.2 样本描述
3.1.3 样本统计
3.2 样本分析
3.2.1 权力赋予:对网络语言的分类
3.2.2 权威消解:政务微博和传统媒体微博使用网络语言及网民反馈
3.3 对微博中的权力赋予与权威消解的背后——由个案分析的引申
3.3.1 现实无权:用网络语言挣脱束缚
3.3.2 草根问政:从愚民到舆民、娱民
3.3.3 公共领域:内部与界限的重构
第四章 微博与网络语言:网民、政府、媒体三位一体
4.1 网民权力获得的背后:质问与理性
4.1.1 网民获得权力的优势与机会
4.1.2 网民获得权力的劣势与威胁
4.2 政务微博:政府权威形象的重塑
4.2.1 网络时代下的政府权威
4.2.2 政府在网络中的应然形象
4.3 媒体之上的媒体:微博与传统媒体
4.3.1 微博作为权力场的地位与作用
4.3.2 传统媒体在微博中的运行对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网众:传播机制和文化心理[J]. 何威. 文化纵横. 2013(06)
[2]政治文明视域下的微博功能研究[J]. 张爱军. 晋阳学刊. 2013(05)
[3]网语演变折射出的网民暴众心理研究及对策分析[J]. 董迦德,王宇轩.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3(08)
[4]从话语平权到话语再集权:社会热点事件的微博传播机制研究[J]. 李彪,郑满宁. 国际新闻界. 2013(07)
[5]微博语言暴力的成因[J]. 陈新宇. 新闻世界. 2013(07)
[6]化整为零:传统媒体的微博化表达[J]. 陆虹,毕若旭. 新闻爱好者. 2013(05)
[7]结构.再现.互动:微博的公共领域表征[J]. 尹连根. 新闻大学. 2013(02)
[8]碎片化:旨在分享与赋权的新型传播观[J]. 赵文晶,刘军宏. 中国软科学. 2013(03)
[9]微博民主参与功能探析[J]. 傅海,李明远. 当代传播. 2013(02)
[10]网络时代影响政府权威的因素探析[J]. 李晓非,厉云飞.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13(01)
博士论文
[1]当代中国政府权威论[D]. 崔雪峰.吉林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网络汉字谐音词及其话语权建构意义研究[D]. 侯玉玲.中国海洋大学 2013
[2]网络语言:公共话语实践与话语博弈[D]. 漆祥毅.广西大学 2013
[3]媒介发展与乡村变革:一种现代化进程[D]. 李晓晔.南京大学 2013
[4]传播学视角下的“词媒体”现象研究[D]. 曹攀.河南大学 2012
[5]互联网政治生态下的公共权力运行与公民权利保障[D]. 任远.东北财经大学 2011
[6]风潮中传统的坚守与更新[D]. 唐璐璐.北京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6958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695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