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微博用户的隐私关注与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07 16:16
社交媒体平台因其交互性高、用户基数大、影响力广泛等特点,因而受到网民的推崇。但是社交媒体为用户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增大了用户的个人隐私被泄漏、被传播的风险。正因为此,探讨社交媒体用户的隐私关注与管理,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诞生于2009年的微博平台,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后逐渐击败其他同类竞争产品,立足于中国主流社交媒体之列,因而可以将其作为研究社交媒体用户隐私关注与隐私管理的重要考察对象。与此同时,大学生群体作为微博用户中文化素养较高的主力军,其在使用微博过程中的隐私关注与隐私管理,一定程度上也能作为我们观测社交媒体用户在隐私方面的有效窗口。为此,本文期望探讨的问题是:大学生微博用户在其使用过程中的隐私关注度如何;哪些因素影响了大学生微博用户的隐私关注度;大学生微博用户的隐私关注是否影响其隐私管理。为解答上述问题,本研究首先以PMT理论和CPM理论为基础,建立起一个以保护动机为自变量、隐私关注为中介变量、隐私管理为因变量的概念模型,同时提出16项研究假设;继而,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了549份有效样本,对数据进行整理;最后,通过SPSS24.0和AMOS24.0对样本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构方程模型...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研究问题
1.2 研究问题的价值与意义
1.2.1 理论价值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创新点
1.5 研究框架与内容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2.1 研究对象
2.1.1 作为社交媒体代表的微博
2.1.2 作为微博主力军的大学生
2.2 相关概念界定
2.2.1 隐私
2.2.2 隐私关注
2.2.3 隐私管理
2.3 理论基础
2.3.1 保护动机理论
2.3.2 传播隐私管理理论
2.4 研究假设与理论模型
第三章 问卷设计与发放
3.1 问卷设计
3.1.1 研究变量
3.1.2 问卷设计
3.2 问卷发放与回收
第四章 数据分析及检验
4.1 描述性资料分析
4.2 问卷的信度分析
4.3 问卷的效度分析
4.4 相关假设检验
4.4.1 相关分析
4.4.2 结构方程模型
4.4.3 中介效应分析
4.5 假设检验结果
第五章 深度访谈与补充
5.1 关于访谈前的准备工作
5.2 关于隐私关注和隐私管理的补充讨论
5.2.1 自我防范能力的高估
5.2.2 隐私泄露行为的频发
5.2.3 不同属性用户的区别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
6.1 研究结论
6.1.1 保护动机部分影响隐私关注
6.1.2 保护动机全部影响隐私管理
6.1.3 隐私关注正向影响隐私管理
6.1.4 大学生微博用户隐私感知的补充
6.2 对策建议
6.2.1 对用户,增强隐私关注意识
6.2.2 对平台,完善隐私相关功能
第七章 结语
7.1 本研究不足
7.2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大学生微博用户的隐私关注与管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737119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研究问题
1.2 研究问题的价值与意义
1.2.1 理论价值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创新点
1.5 研究框架与内容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2.1 研究对象
2.1.1 作为社交媒体代表的微博
2.1.2 作为微博主力军的大学生
2.2 相关概念界定
2.2.1 隐私
2.2.2 隐私关注
2.2.3 隐私管理
2.3 理论基础
2.3.1 保护动机理论
2.3.2 传播隐私管理理论
2.4 研究假设与理论模型
第三章 问卷设计与发放
3.1 问卷设计
3.1.1 研究变量
3.1.2 问卷设计
3.2 问卷发放与回收
第四章 数据分析及检验
4.1 描述性资料分析
4.2 问卷的信度分析
4.3 问卷的效度分析
4.4 相关假设检验
4.4.1 相关分析
4.4.2 结构方程模型
4.4.3 中介效应分析
4.5 假设检验结果
第五章 深度访谈与补充
5.1 关于访谈前的准备工作
5.2 关于隐私关注和隐私管理的补充讨论
5.2.1 自我防范能力的高估
5.2.2 隐私泄露行为的频发
5.2.3 不同属性用户的区别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
6.1 研究结论
6.1.1 保护动机部分影响隐私关注
6.1.2 保护动机全部影响隐私管理
6.1.3 隐私关注正向影响隐私管理
6.1.4 大学生微博用户隐私感知的补充
6.2 对策建议
6.2.1 对用户,增强隐私关注意识
6.2.2 对平台,完善隐私相关功能
第七章 结语
7.1 本研究不足
7.2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大学生微博用户的隐私关注与管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7371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737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