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平台上的科学传播效果:基于微信公众号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新媒体平台上的科学传播效果:基于微信公众号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探讨新媒体平台上的科学传播的效果,并对我国当前基于微信公众号平台的科学传播情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论文首先从理论和方法上探讨了新媒体平台上科学传播效果的测量问题,然后基于清博大数据平台对微信平台上定位与科学传播的公众号(共783个)进行了系统的抽样分析,时间跨度为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从WCI指数、平均阅读数、平均点赞数等角度对科学传播的效果进行了评估分析,并从公众号认证主体、发文内容定位、发文原创性、多媒体使用程度、科学性、趣味性等角度,对影响传播效果的因素进行了梳理。研究发现,认证主体、多媒体使用程度显著影响公众号的WCI指数、平均阅读数、平均点赞数;而发文内容定位则会影响到公众号的WCI指数。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关键词】: 微信公众号 传播效果 科学传播
【基金】:北京科普发展中心委托课题“新媒体科学传播效果研究” 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重大课题“转基因生物技术发展科普宣传与风险交流”(2016ZX08015002)
【分类号】:G206;G315
【正文快照】: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全面奔小康新阶段,民众对环境、健康、食品安全的关注日益加大,近年来诸多引发民众广泛关注的重大话题,如雾霾、PX毒性问题、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食品添加剂等等,不少都包含科学性内涵。新媒体特别是社会化媒体和移动新媒体的普及,进一步为民众了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殿华;;现代迷信的流传与科学传播的误区[J];社会科学家;2005年S2期
2 谭小琴;;科学传播:我们迷失了什么[J];科普研究;2007年02期
3 李欣;;从科学传播新发展看媒体的定位[J];电影文学;2008年12期
4 谢彦;;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期的科学传播[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年01期
5 刘华杰;;科学传播的三种模型与三个阶段[J];科普研究;2009年02期
6 侯丙孬;;农村科学传播媒介问题研究[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7 李斌;;启蒙与科学传播[J];科普研究;2011年04期
8 李永广;;科学传播创新在科技场馆的实施[J];科技传播;2011年16期
9 翟杰全;;科学传播:时代的发展和科学的开放[J];科普研究;2012年05期
10 姜照君;;媒介变迁视角下我国科学传播的理念转向及路径选择[J];文化产业研究;2013年0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峥华;;建构主义思想下对科学传播社会语境的思考[A];科普惠民 责任与担当——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第二十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2 刘秀花;;气象科普在科学传播中的作用[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加强气象科普能力建设,推动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3 曾铁;;科学传播应重视规范性和科学性——以近年几家大报的若干文章为例[A];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张香平;;科学传播需要双力驱动[A];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姜照君;陈清;;科学传播的“边缘化”[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6 孙红霞;任嵘嵘;;科学传播理论研究新探[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论坛暨第十八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吴琦来;普宏;孟雷;;关于中日高校科学传播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A];安徽首届科普产业博士科技论坛——暨社区科技传播体系与平台建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8 舒志彪;来英;;电视科学传播能力研究——以科教栏目为例[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08《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论坛暨第十五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8年
9 石国进;;应急条件下的科学传播机制探究[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10 李秀菊;何薇;;欧盟科研框架计划项目中科学传播的政策与实践分析[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论坛暨第十八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尹兆鹏;科学传播的哲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黄雯;中美科普影视比较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3 黄时进;哲学视野中的科学传播受众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4 罗红;科学传播的叙述转向及其哲学思考[D];南开大学;2014年
5 王细荣;清末民初新型知识分子科学中国化实践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宗卫征;科学传播问题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2 张凡;简论科学传播的历史演变[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3 施径科;科学传播中的公众理解问题初探[D];中南大学;2004年
4 李泳涵;科学传播的学科基础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李健;从《天使与魔鬼》的科学传播影响透视科学形象重塑[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6 林小丰;新媒体背景下我国科学传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7 李隆宇;从崔方之争等转基因食品安全事件透析科学传播[D];河北大学;2015年
8 黄悦翎;媒介变迁视阈下的近现代中国科学传播研究(1840-2012)[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9 朱继昌;广西农村科学传播模型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10 林雅琪;《浙江日报》“科学plus”栏目传播实践研究与改进策略[D];浙江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新媒体平台上的科学传播效果:基于微信公众号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37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73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