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工作中新媒体传播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05 01:21
在现代社会,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以互联网、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发展迅猛,极大丰富了传媒形态,调整了传媒布局和生态环境。新媒体以其自身的特性不仅展现了信息技术带给我们的魅力,更作为一种新的媒介形态深刻地影响着政治、经济和生活等诸多领域,尤其是对广大青年的影响更加广泛和深入,改变着他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交流方式等。共青团肩负着引导青年的光荣使命,要紧跟信息社会的步伐,积极主动地用好新媒体,更好地引导青年、服务青年。 论文以共青团工作中的新媒体应用为研究对象,全文共分为五部分,引言和四章内容。引言部分主要有五个主要内容:一是提出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二是对“新媒体传播”、“共青团工作”做研究文献综述;三是阐述研究的理论资源,包括“使用与满足”理论、“议程设置”理论、“媒介素养”理论;四是进行核心概念界定;五是提出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第一章是共青团工作与新媒体应用的关系:包括新媒体对青年以及青年工作的影响;新媒体传播给共青团工作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第二章是共青团工作中新媒体应用状况:包括新媒体传播在共青团工作中应用的历史梳理、新媒体传播在共青团工作中...
【文章页数】:12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文献综述
1.2.1 有关新媒体传播的研究综述
1.2.2 有关共青团的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理论资源
1.3.1 “使用与满足”理论
1.3.2 “议程设置”理论
1.3.3 “媒介素养”理论
1.4 核心概念界定
1.4.1 新媒体
1.4.2 共青团工作
1.5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框架
1.5.2 研究方法
2 共青团工作与新媒体传播的关系
2.1 新媒体传播对共青团工作对象产生深远影响
2.1.1 青年成为新媒体用户的主力军
2.1.2 新媒体传播对青年认知与行为的影响
2.2 新媒体传播给共青团工作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2.2.1 新媒体传播给共青团工作带来的机遇
2.2.2 新媒体传播给共青团工作带来的挑战
3 共青团工作中新媒体传播应用的状况
3.1 新媒体传播在共青团工作中应用的历史梳理
3.1.1 第一阶段(1995年-1998年):启蒙阶段
3.1.2 第二阶段(1999年-2006年5月):探索阶段
3.1.3 第三阶段(2006年5月-2011年):快速发展阶段
3.1.4 第四阶段(2012年——今):不断深化阶段
3.2 新媒体传播在共青团工作中应用的现状
3.2.1 多手段的新媒体应用格局已经形成
3.2.2 创新型共青团工作方式日趋完善
3.3 共青团工作中新媒体传播应用的类型和特点
3.3.1 共青团工作中新媒体传播应用的类型
3.3.2 共青团工作中新媒体传播应用的主要特点
4 共青团工作中新媒体传播应用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4.1 新媒体传播在共青团工作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4.1.1 从新媒体传播者看:对新媒体存在认知偏差
4.1.2 从新媒体传播的受传者看:缺乏明确的受众定位
4.1.3 从新媒体传播的讯息上看:内容刻板、形式单一
4.1.4 从传播媒介角度看:新媒体传播渠道不够完善
4.1.5 从传播反馈看:新媒体工作整体影响力不够
4.2 新媒体传播在共青团工作应用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4.2.1 共青团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不适应新媒体时代要求
4.2.2 团干部新媒体素养整体不足,新媒体专业人才匮乏
4.2.3 资金投入不足的限制
4.2.4 不容失败的体制文化的掣肘
4.2.5 共青团工作本身对青年吸引力下降的影响
5 共青团工作中新媒体传播应用的优化路径
5.1 宏观路径的优化:树立科学理念,完善组织设计
5.1.1 树立新媒体传播的科学理念
5.1.2 围绕新媒体传播调整组织结构
5.1.3 建构有效的评估体系
5.2 中观路径的优化:建构新媒体传播工作机制
5.2.1 形成新媒体舆论环境建设参与机制
5.2.2 完善新媒体传播的沟通机制
5.2.3 规范新媒体传播的管理机制
5.2.4 建立提升团组织和青年积极性的激励机制
5.3 微观路径的优化:优化组织资源
5.3.1 打造媒体资源产业链
5.3.2 强化新媒体工作阵地建设
5.3.3 优化新媒体工作人才队伍
5.3.4 围绕新媒体传播创新共青团的工作方式
5.3.5 大力提高青少年媒介素养
结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相关科研成果
本文编号:3782436
【文章页数】:12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文献综述
1.2.1 有关新媒体传播的研究综述
1.2.2 有关共青团的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理论资源
1.3.1 “使用与满足”理论
1.3.2 “议程设置”理论
1.3.3 “媒介素养”理论
1.4 核心概念界定
1.4.1 新媒体
1.4.2 共青团工作
1.5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框架
1.5.2 研究方法
2 共青团工作与新媒体传播的关系
2.1 新媒体传播对共青团工作对象产生深远影响
2.1.1 青年成为新媒体用户的主力军
2.1.2 新媒体传播对青年认知与行为的影响
2.2 新媒体传播给共青团工作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2.2.1 新媒体传播给共青团工作带来的机遇
2.2.2 新媒体传播给共青团工作带来的挑战
3 共青团工作中新媒体传播应用的状况
3.1 新媒体传播在共青团工作中应用的历史梳理
3.1.1 第一阶段(1995年-1998年):启蒙阶段
3.1.2 第二阶段(1999年-2006年5月):探索阶段
3.1.3 第三阶段(2006年5月-2011年):快速发展阶段
3.1.4 第四阶段(2012年——今):不断深化阶段
3.2 新媒体传播在共青团工作中应用的现状
3.2.1 多手段的新媒体应用格局已经形成
3.2.2 创新型共青团工作方式日趋完善
3.3 共青团工作中新媒体传播应用的类型和特点
3.3.1 共青团工作中新媒体传播应用的类型
3.3.2 共青团工作中新媒体传播应用的主要特点
4 共青团工作中新媒体传播应用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4.1 新媒体传播在共青团工作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4.1.1 从新媒体传播者看:对新媒体存在认知偏差
4.1.2 从新媒体传播的受传者看:缺乏明确的受众定位
4.1.3 从新媒体传播的讯息上看:内容刻板、形式单一
4.1.4 从传播媒介角度看:新媒体传播渠道不够完善
4.1.5 从传播反馈看:新媒体工作整体影响力不够
4.2 新媒体传播在共青团工作应用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4.2.1 共青团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不适应新媒体时代要求
4.2.2 团干部新媒体素养整体不足,新媒体专业人才匮乏
4.2.3 资金投入不足的限制
4.2.4 不容失败的体制文化的掣肘
4.2.5 共青团工作本身对青年吸引力下降的影响
5 共青团工作中新媒体传播应用的优化路径
5.1 宏观路径的优化:树立科学理念,完善组织设计
5.1.1 树立新媒体传播的科学理念
5.1.2 围绕新媒体传播调整组织结构
5.1.3 建构有效的评估体系
5.2 中观路径的优化:建构新媒体传播工作机制
5.2.1 形成新媒体舆论环境建设参与机制
5.2.2 完善新媒体传播的沟通机制
5.2.3 规范新媒体传播的管理机制
5.2.4 建立提升团组织和青年积极性的激励机制
5.3 微观路径的优化:优化组织资源
5.3.1 打造媒体资源产业链
5.3.2 强化新媒体工作阵地建设
5.3.3 优化新媒体工作人才队伍
5.3.4 围绕新媒体传播创新共青团的工作方式
5.3.5 大力提高青少年媒介素养
结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相关科研成果
本文编号:37824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782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