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马克思交往理论视域下的网络交往异化现象研究 ————以微信交往为例

发布时间:2023-06-04 23:25
  自20世纪以来,互联网技术逐步进入人类社会,在新型科技迅速发展的同时,改变了人们传统的交往方式。马克思交往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主要内容,网络交往的内涵与马克思交往理论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相吻合,网络交往是现代人追求自由解放和个性解放的诠释与表征。网络交往是一种全新的社交方式,弥合了传统交往的缺点和不足,打破了时空限制,使人与人之间的社交更加便捷且高效。本文以探讨马克思交往理论为基础,以热门社交软件“微信软件”为例,探讨其交往异化的表现,例如沉溺虚拟交往、潜在消费行为、“佛系”现象等,以及分析微信交往异化的倾向。如何运用马克思交往理论辩证的看待当代网络交往异化问题是本文的重点和难点。最后,从马克思交往理论出发,探讨数字化时代交往异化的原因,分析现代网络技术与资本之间的关系,克服网络交往异化的消极影响,创建绿色健康的网络交往环境,合理把握现实人际交往,更好的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 主要困难与创新之处
第2章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探源与发展
    2.1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发展历程
        2.1.1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萌芽时期
        2.1.2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确立时期
        2.1.3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深化和发展时期
    2.2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基本内容
        2.2.1 基于生产需要的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
        2.2.2 基于私有制的异化劳动交往
        2.2.3 基于自由全面发展的世界交往
    2.3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特征
        2.3.1 实践性
        2.3.2 目的性
        2.3.3 社会历史性
    2.4 马克思之后的交往理论的发展
第3章 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交往的嬗变
    3.1 工业时代交往方式的演变及其特点
        3.1.1 工业革命带来传统交往的破局
    3.2 信息时代交往方式的特点及其哲学意蕴
        3.2.1 信息时代的交往概念
        3.2.2 信息时代交往的哲学内涵
第4章 以微信为代表的网络交往的发展及其异化
    4.1 网络交往的兴起
        4.1.1 互联网交往概述
        4.1.2 微信交往概述
    4.2 微信交往的特点
        4.2.1 信息传递即时性
        4.2.2 交往对现实的仿真性
        4.2.3 时间碎片化导向性
    4.3 微信交往存在的问题
        4.3.1 “朋友圈”沉溺虚拟平台的交往
        4.3.2 “小程序”商品性潜在营销者的交往
    4.4 “微信群”对现实交往需求的抑制——“佛系”现象
        4.4.1 “佛系”的定义与特征
        4.4.2 微信群“佛系”的表现
        4.4.3 微信群“佛系”现象的原因分析
    4.5 微信交往的异化倾向
        4.5.1 精神交往层面:“在线自我”与“真实自我”的冗杂
        4.5.2 消费交往层面:消费观念的诱导
        4.5.3 社会交往层面:信息过度暴露的隐患
第5章 马克思交往理论视域下对现代网络交往异化的批判
    5.1 数字时代仍存在异化交往
    5.2 克服微信交往异化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5.2.1 网络交往代替不了现实交往
        5.2.2 微信用户需要端正媒介素养与公民意识
        5.2.3 健全微信平台运营模式
        5.2.4 加强政府对社交软件环境管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8312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8312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d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