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冲突与对话:《世界青年说》与《非正式会谈》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10 11:27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各国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同的文化与文明将长期并存。如此文化融合背景下,2014年,韩国综艺谈话节目《非首脑会谈》开播,以世界各地青年视角切入韩国青年人普遍关注的话题,获得普遍关注与认可。随即,中国“世界青年-会谈”节目相继面世,分别是由江苏卫视推出的《世界青年说》以及湖北卫视推出的《非正式会谈》。中国“世界青年-会谈”立足文化交流,呈现了各国间的文化差异,并着重探讨了文化对话、融合的可能,具有鲜明的中国电视特色。基于此,本文主要关注了中国“世界青年-会谈”之于国内谈话类节目的现实意义。因为无论《世界青年说》还是《非正式会谈》,其在国内播出并受到关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观众对此类谈话节目的需求与喜爱。因此,本文从中国“世界青年-会谈”节目中所呈现出“冲突”和“对话”切入,对其进行个案研究。首先,对“世界青年-会谈”节目进行梳理,明晰节目的定位以及节目的设计;其次,从话题设置、嘉宾选择以及节目制作等角度归纳节目冲突设置,以把握其对文化差异的多重呈现,同时借助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关注到节目中的“对话”机制,从而挖掘中国版节目在文化融合方面...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世界青年-会谈”节目渊源与概况
    2.1 节目产生
    2.2 节目定位
        2.2.1 节目播出时段及受众定位
        2.2.2 节目内容定位
第三章 冲突:文化差异的呈现
    3.1 选题的冲突设置
        3.1.1 碰撞性的文化议题
        3.1.2 争议性的生活话题
    3.2 嘉宾的冲突选择
        3.2.1 人物个性冲突
        3.2.2 嘉宾组合冲突
    3.3 “二次创作”对冲突的强化
        3.3.1 悬念——紧张的剪辑节奏
        3.3.2 渲染——激烈的声音字幕
第四章 对话:文化互动的努力
    4.1 嘉宾前期筛选定位
        4.1.1 “倾向性”群体
        4.1.2 “戏剧化”搭配
    4.2 主持人再度阐释功能
        4.2.1 把控节目流程
        4.2.2 平衡众人观点
        4.2.3 营造超国界的意义空间
    4.3 促进对话的其他因素
        4.3.1 女性角色的引入
        4.3.2 生活场景的再现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学术成果及专业成果



本文编号:38327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8327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8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