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消费景观:豆瓣“抠组”的亚文化抵抗与意义重构
发布时间:2023-08-25 20:32
传播技术的进步,社交媒介的发展,促使一种新的反消费景观在豆瓣出现,并引发讨论。作为一种抵抗式的亚文化群体,豆瓣"抠组"通过"自污"的方式为自己正名,在自由发声的同时,反映了青年群体的理性反思,折射出深层的社会现实矛盾。在抵抗消费文化的过程中完成对自我的建构、对消费的纠偏和对青年价值观念的重塑。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自我救赎:由“污名”到“反污名”
(一)主动污名对抗污名化
(二)群体戏谑与自我反讽
二、“抠组”的深层内核
(一)自我理性意识回归
(二)结构性压力的投射
(三)自我表达的现实需求
三、“抠组”的多元意义生成
(一)群体成员身份的建构
(二)消费文化的纠偏
(三)价值观念重塑
四、结语
本文编号:3843263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自我救赎:由“污名”到“反污名”
(一)主动污名对抗污名化
(二)群体戏谑与自我反讽
二、“抠组”的深层内核
(一)自我理性意识回归
(二)结构性压力的投射
(三)自我表达的现实需求
三、“抠组”的多元意义生成
(一)群体成员身份的建构
(二)消费文化的纠偏
(三)价值观念重塑
四、结语
本文编号:38432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843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