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知识付费背景下“河南广播”社教类节目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4-06-07 23:54
  移动传播技术的发展使人们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获取丰富的内容信息和知识服务,但爆炸式增长的冗杂内容成为用户获取有价值信息的严重障碍和极大干扰,从而导致“心理拥挤”和“知识焦虑”现象日益严重。伴随着媒介形态的演进,各类视觉媒体大量介入大众生活,形形色色的视觉产品充斥着人们的视野,造成用户媒介感官严重失衡,强烈呼唤着“听觉回归”。当“认知盈余”与“知识共享”成为时尚,线上支付技术走向成熟与普及,“知识付费”模式便应运而生。具有移动性、伴随性、便捷性的传统广播媒介,其社教类节目从内容形态到传播特征等诸多方面都与当下流行的音频类知识付费节目有异曲同工之妙,亦因此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面临严峻的挑战。本研究立足河南本土,聚焦“河南广播”社教类节目,采用内容分析、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观察等研究方法,通过在河南广播电视台的广播台进行长期的一线调研,获得翔实的研究资料和真实的数据信息。研究以“河南广播”社教类节目为切入点,从节目的发展概况、形态特点、传播特征,到在线音频知识付费节目的发展背景、运营模式、市场现状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总结出“河南广播”社教类节目具有多平台、可视化和仪式性的传播特征,并从平台、栏目和受...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台标的演变:从“河南人民广播电台”到“河南广播电视台”

图1—1台标的演变:从“河南人民广播电台”到“河南广播电视台”

10第一章“河南广播”社教类节目概况第一节“河南广播”社教类节目的发展背景一“河南广播”社教类节目的平台背景河南人民广播电台(为便于叙述,文中均简称“河南广播”)是一家省级广播电台,于1950年7月在开封市建立,同年9月15日试播,1954年随河南省政府迁往新省会郑州市。“河南广....


图1—2“大象新闻”客户端“随身听”功能展示

图1—2“大象新闻”客户端“随身听”功能展示

15一“广播+互联网”:广播节目多平台传播“河南广播”拥有广泛的频率覆盖面和较强的辐射力,“一次采集、多元分发,多平台传播”是河南广播电视台内容制作与分发主流方式。在传统收听和车载电台播出方式基础上,“河南广播”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在广播节目直播完毕后,选取精华内容进行编辑整合,....


图1—3“河南广播网”广播收听与回放功能展示

图1—3“河南广播网”广播收听与回放功能展示

16图1—3“河南广播网”广播收听与回放功能展示二“音频+视频”:广播节目可视化传播“可视化传播”为广播事业带来了多维度、立体化的传播空间,同时也对广播媒体的服务性和交互性进行了颠覆发展。“河南广播”作为以听觉为主要信息传播渠道的媒介正在逐步扩展受众视觉感受,节目在播出时,采用在....


图1—4广播节目《健康河南》可视化传播展示

图1—4广播节目《健康河南》可视化传播展示

16图1—3“河南广播网”广播收听与回放功能展示二“音频+视频”:广播节目可视化传播“可视化传播”为广播事业带来了多维度、立体化的传播空间,同时也对广播媒体的服务性和交互性进行了颠覆发展。“河南广播”作为以听觉为主要信息传播渠道的媒介正在逐步扩展受众视觉感受,节目在播出时,采用在....



本文编号:39911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9911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5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