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华尔街日报》与《纽约时报》对“华为事件”的报道框架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4-12-01 05:59
  论文通过对《华尔街日报》和《纽约时报》关于“华为事件”的新闻报道进行样本搜集和研究,将框架理论作为本次研究的理论基础,借用臧国仁的高、中、低层次结构理论来解析两家媒体围绕“华为事件”的新闻报道所体现的报道框架。高层次结构框架研究部分对二者的报道数量、报道议题、报道态度进行了分析,中层次结构框架研究部分对主要事件、先前事件、历史、结果、影响、归因、评估几个事件发展过程中的组成要素进行了分析,低层次结构框架研究部分对新闻标题、关键词以及新闻文本中字词的使用进行分析研究。之后运用个案分析的方法比较了《华尔街日报》和《纽约时报》关于“华为事件”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点——“孟晚舟被捕”以及“美国颁布华为禁令”两个事件的报道框架。研究发现,二者在关于“华为事件”的报道中存在以下相同点:报道数量波动规律相同,均随着事件发展规律变动;以华为为主体的报道主要突出对其产生的负面影响,同时字词的运用突出营造华为对美国的威胁,以美国为主体的报道主要突出美国的做法;二者对本次事件的关注点相同且均更加关注事件所产生的后期影响(包括影响和结果),对前期内容(历史和背景)则鲜有涉及。除此之外,二者的报道框架也存在各自的特点...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设计
        1.2.1 样本选择
        1.2.2 主要内容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之处
    1.5 相关概念的界定
        1.5.1 《华尔街日报》和《纽约时报》
        1.5.2 华为事件发展始末
        1.5.3 框架理论
第2章 “华为事件”报道的倾向性框架结构分析
    2.1 新闻文本的高层结构框架分析
        2.1.1 报道数量
        2.1.2 报道议题
        2.1.3 报道态度
    2.2 新闻文本的中层结构框架分析
    2.3 新闻文本的低层结构框架分析
        2.3.1 新闻标题
        2.3.2 关键词
        2.3.3 文本字词运用
第3章 个案分析:对“华为事件”具体文本的新闻报道分析
    3.1 “孟晚舟被捕”事件的个案分析
        3.1.1 报道数量
        3.1.2 相关议题
        3.1.3 报道内容
    3.2 “特朗普行政禁令”的个案分析
        3.2.1 报道数量
        3.2.2 报道议题
        3.2.3 报道内容
第4章 《华尔街日报》和《纽约时报》“华为事件”报道框架的对比分析及产生原因
    4.1 《华尔街日报》报道框架总结
        4.1.1 高层次框架
        4.1.2 中层次框架
        4.1.3 低层次框架
    4.2 《纽约时报》报道框架总结
        4.2.1 高层次框架
        4.2.2 中层次框架
        4.2.3 低层次框架
    4.3 《华尔街日报》和《纽约时报》报道框架的对比分析
        4.3.1 相同点
        4.3.2 不同点
    4.4 产生原因分析
        4.4.1 中国威胁论
        4.4.2 主流媒体价值追求与美国国家利益的兼顾
        4.4.3 国家实力助长国民优越感
        4.4.4 基于媒体定位的报道选择
第5章 结语
    5.1 研究发现
    5.2 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外文参考文献
    中文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40136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40136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5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