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基于知识考古学的新闻话语实践中“非虚构”概念的考察

发布时间:2024-12-27 05:58
  近年来,非虚构写作蔚为风潮,“非虚构”成为新闻领域的时髦概念,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非虚构”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却模糊不清。为了厘清“非虚构”概念,本文基于知识考古学“知识的不连续性”的核心观点,借鉴知识考古学的研究路径,结合文献研究法,围绕“非虚构”概念广泛收集文献资料,划分层次,从非虚构新闻话语实践的主体、客体、媒介等方面对国内新闻领域“非虚构”概念的进入和分化进行历时性考察,同时对代表性文本作品进行文本分析,以期更为准确地描述“非虚构”概念,考察非虚构新闻话语。通过梳理发现,当下流行的“非虚构”概念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美国。1980年,“非虚构小说”经董鼎山引介进入中国,在国内的传播演变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八九十年代,“非虚构小说”被扩展阐释为“非虚构文学”,其中报告文学是美国非虚构潮流在国内新闻领域产生影响的重要体现;2003年至2009年间,“非虚构”处在潜流状态,创作特点却在《南方周末》引领的新式特稿中得以体现;2010年至今,“非虚构”成为一种创作理念,以新媒体平台为主阵地的非虚构写作焕发活力。在这三个阶段中,“非虚构”的定义及特征并非一脉相承,而是适应于当时的社...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代表性非虚构新闻话语生成的过程及演变??

图1:代表性非虚构新闻话语生成的过程及演变??

宄的方向,其中一点中提到??“被研究话语在某一非话语实践的范围中应行使的功能”??。从这一点出发,可??以发现,在第一阶段,新闻文学化的理论被应用,陈述者的主要目的是推动新闻??文体的改革;第二阶段,新闻专业主义的理论被运用,非虚构新闻话语对于实现??新闻业的职业化和规范化发挥作....



本文编号:40212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40212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f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