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07-06 16:01

  本文关键词:网民原创新闻中的刻板印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北京邮电大学》 2015年

网民原创新闻中的刻板印象研究

牛晴晴  

【摘要】:在web2.0时代,微博、微信和网络社区层出不穷,用户成为网络空间的主体,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信息生产和传播的过程中。与此同时,开放互动的网络中,舆论的传播仍然是网民关注的焦点,其中,刻板印象尤具代表性。 网络新闻中的刻板印象有以下几个类型:性别刻板印象、地域刻板印象、职业刻板印象、群体标签式刻板印象和文化刻板印象。通过对网民原创新闻的各个要素进行定量分析,归纳和探讨了形成刻板印象的关键因素:报道者的主观感情因素、媒介环境的影响、报道框架的限制和舆论领袖的引导。 研究发现,网民原创新闻中的刻板印象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来源复杂,包括传播者、媒体和受众;第二,伴随正面信息传播,拥有相同的传播途径;第三,信息公开和舆论领袖是刻板印象链条上的关键节点。 最后,为了回避报道中刻板印象的不良影响,促进网络新闻传播健康发展,笔者提出以下对策:首先,报道者应拒绝“标题党”,摒除新闻的贴标签行为;其次,受刻板成见影响的当事人要回避身份威胁,做出关键改变,并利用媒体及时发声;再次,媒体和舆论领袖应保持客观公正,避免不恰当的舆论引导,提高公信力;最后,受众应提高理性思考和辨别能力,避免对社会身份的过度关注。此外,作为社会服务和监管机构的政府,应推进信息公开,鼓励少数意见,同时,大力发展新闻传播教育,提高信息传播水平。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210.7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桑亮;许正林;;微博意见领袖的形成机制及其影响[J];当代传播;2011年03期

2 张成山;;大众传播时代的媒介歧视[J];当代传播;2012年03期

3 肖伟;;论欧文·戈夫曼的框架思想[J];国际新闻界;2010年12期

4 韩红星;赵恒煜;;政务微博影响力的消解——基于传播噪音的研究[J];东南传播;2012年07期

5 吴柳林;王成飞;;浅析新闻传播中标签式舆论的刻板印象[J];编辑之友;2013年11期

6 杨青山;李宁;;刻板印象对新闻报道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以新浪网中“富二代”形象为例[J];传播与版权;2013年05期

7 赵胜南;;媒介视角下的“网络水军”[J];今传媒;2014年03期

8 何清;庄福振;;大数据挖掘与云服务模式[J];高科技与产业化;2013年08期

9 吴晓明;;网络“公民新闻”的社会舆情解读[J];河北学刊;2011年03期

10 张惺;“刻板印象”——新闻与广告的双重解读[J];新闻界;2005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栋;;民生新闻身名俱亡或名存质变[J];当代传播;2011年01期

2 曹友元;周彤;;基于金正日逝世报道的网络专题框架分析——以人民网、凤凰网为例[J];东南传播;2012年03期

3 罗小玲;龙汉安;王姝元;;大学生对大学教师的生活形象期望与现实差距问题探讨[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4 林靖;;质疑“公民新闻”[J];国际新闻界;2009年06期

5 曾繁旭;周俊林;杨艾莉;;“报网互动栏目”的新闻产制与公共议题的生成[J];国际新闻界;2009年10期

6 王晓兰;;2011年中国微博客传播研究综述[J];国际新闻界;2012年01期

7 张建丽;孙启耀;;框架理论说略[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0期

8 董杰;;网络舆情的特性及对群体性事件的影响[J];中国传媒科技;2012年12期

9 林楠;;中西媒体中国负面报道的话语分析与建构——以“小悦悦事件”为例[J];东南传播;2012年07期

10 王毅栋;;微博时代的电视媒体应对[J];编辑之友;2012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马雅虹;李容;;论电视民生新闻“伪事件”[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曼青;;中国公民新闻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研究——从近几年的“公民事件”看公民新闻的崛起[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李刚存;;“边民新闻”与新闻的邀请——在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实践“公民新闻”的探索研究[A];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2011年刊)[C];2011年

4 赵伟;;悲喜交加的微博舆论场——一种综述的视角[A];中国传媒大学第六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框架理论视野下的微博舆论场要素——基于“小悦悦事件”的实证研究[A];第三届华中地区新闻与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获奖论文[C];2012年

6 ;场域视角下的微博草根话语权探究——以新浪微博为例[A];第三届华中地区新闻与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获奖论文[C];2012年

7 刘其杰;;近十年我国假新闻问题研究述评[A];首届长三角影视传媒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叶倩;框架理论下的中国国庆日[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李秀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视新闻主持人风格的流变和发展[D];安徽大学;2010年

3 敬甫;《人民日报》与《南方周末》建构教改公共议题之比较[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1年

4 闫昆仑;多维视野下的中国式特稿解读[D];暨南大学;2011年

5 吴德识;从《人民报网》看越南媒体对中国国家形象的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戴春阳;《中国青年报》大学生就业报道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吴君;网络传播对中国大学生对日刻板印象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1年

8 陈海江;新时期党报灾难报道之框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王丽君;我国公民新闻的价值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10 周洁莹;北京地区受众对媒介刻板印象的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久华;;关于当前我国网络群体事件的研究[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2 傅明霞;将负面新闻的负面效应降到最低[J];报刊之友;2003年04期

3 周少四;;媒介性别歧视的成因及对策[J];今传媒;2006年09期

4 吕辛福;;微博客的新闻传播特征分析——以新浪微博为例[J];今传媒;2010年08期

5 裴立新;报纸副刊新闻采访的思维方法[J];新闻采编;2000年06期

6 孙卫华;张庆永;;微博客传播形态解析[J];传媒观察;2008年10期

7 吴廷俊,郑玥;电视广告中女性刻板印象解析[J];当代传播;2004年05期

8 杨晓茹;;传播学视域中的微博研究[J];当代传播;2010年02期

9 崔学敬;;我国政务微博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党政干部学刊;2011年11期

10 单晓红;;报纸传播中的云南少数民族形象[J];大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石剑峰;[N];东方早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涛;关于负面信息报道的理论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玉明;;浅析媒介广告中的女性刻板印象[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2 李翠敏;边微;吴萌荫;;浅析刻板印象在广告中的运用[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7年10期

3 甄风芮;;广告中的女性刻板印象研究[J];青年记者;2009年02期

4 孟庆红;;浅析媒体对农民工形象的再现与刻板印象[J];东南传播;2007年04期

5 赵敏;;采访中刻板印象的影响与控制[J];新闻前哨;2008年08期

6 胡玲;;论记者认知中的刻板印象[J];媒体时代;2011年01期

7 李可丰;徐超;张慧;黄书丹;孙晓琪;;招聘中的容貌刻板印象述评[J];企业家天地;2013年01期

8 孟小红;;城乡大学生刻板印象与元刻板印象的特征调查分析[J];中国统计;2013年07期

9 吴柳林;王成飞;;浅析新闻传播中标签式舆论的刻板印象[J];编辑之友;2013年11期

10 张娴;;弱势群体在国内媒介中的刻板印象浅析[J];湘潮(下半月);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房玉佩;杜秀芳;;刻板印象抑制的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王沛;;刻板印象与社会情景因果建构的相互影响的实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3 何志芳;刘建平;;大学生性别—学科刻板印象的加工模式实验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王沛;杨亚平;;刻板印象表征中的功能性模块[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孫旻暐;林秀珍;邱敏綺;王瑞興;蘇完女;;華人社會中的刻板印象與接觸假說確定——以臺灣大學生為樣本[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6 张晓斌;佐斌;;个体建构框架下刻板印象激活的两阶段模型[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安桂花;师玉生;张海钟;;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权力与元刻板印象[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杨建伟;解丽丽;李寿欣;;刻板印象的信息加工模型述评[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徐德淼;唐日新;胡燕;张丽芳;;我国大学生对中国和日本刻板印象的比较[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连淑芳;;刻板印象的研究溯源[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艳莹;[N];中国工业报;2009年

2 管健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心理学系;刻板印象威胁研究 开启全新审视视角[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3 郑讴 编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4 汤明旺;[N];中国信息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胡建辉;[N];法制日报;2002年

6 李嘉;[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7 李巨川;[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8 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丁小斌 郭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9 浙江省余姚市花园小学 符国锋;[N];美术报;2006年

10 韩向东;[N];吉林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包蕾萍;中国独生子女刻板印象:结构、来源和后果[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贺雯;元刻板印象及其作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连淑芳;内隐社会认知:刻板印象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贾磊;语义刻板印象认知神经机制[D];西南大学;2013年

5 陈莉;刻板印象的心理表征:组织结构及其特性[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6 赵永萍;刻板印象信息沟通的特点及影响因素[D];西南大学;2013年

7 张珊明;基于外显和内隐测量的权力刻板印象[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8 刘嘉秋;师范生对残疾学生的刻板印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9 叶海亚(Yahya Sharahili);阿拉伯人和中国人的刻板印象[D];武汉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培玲;刻板印象威胁与女性数学成绩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刘栋;元刻板印象的社会认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顾吉有;反刻板印象对内隐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情绪的调节作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吴佳时;刻板印象威胁线索对创造性产出的影响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5 贺庆利;老年人年龄刻板印象的差异及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6 黄道理;身高刻板印象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7 房玉佩;抑制和认知负荷对刻板与反刻板印象可及性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仇妙芹;城乡大学生内隐刻板印象及行为效应的实验研究[D];广州大学;2008年

9 李漫;大学生年龄刻板印象及其干预[D];苏州大学;2010年

10 邹玉梅;容貌特征的刻板印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网民原创新闻中的刻板印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662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662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6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