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07-30 07:08

  本文关键词:网络新闻传播产生社会影响力的一种特殊模式——兼论网络新闻传播的社会影响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福建师范大学》 2011年

中国婚恋网站发展研究

李雷婷  

【摘要】:恋爱和婚姻是人一生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它最能反映一个时代的特征和兴衰。婚恋观凝聚于一个社会的文化结构之中,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反映出一个社会的文化特色。由于婚姻、恋爱观念对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依存性,表现为不同的社会就有不同的婚恋形式,不同时代的爱情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不同的交往方式。 进入21世纪以来,网络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最让人惊叹的高科技,并逐渐地介入到了爱情当中,“网恋”成为一种时尚,专业婚恋网站的出现,更使得现代人的爱情因有了网络这个无所不能的工具的帮助而有了新的内涵。 本文试图在多渠道收集的实证数据分析基础上,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个案分析法等通过多种研究方法,对我国婚恋网站的发展状况、配对模式、婚恋信息传播等进行研究,探讨其与传统婚恋模式的异同。同时,从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视角,由内而外揭示适婚青年通过婚恋网站进行择偶的原因及婚恋网站面临的发展困境。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206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亚青;彭博雅;;浅谈网络婚恋现象[J];知识经济;2012年19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晓颖;;婚恋网站:“甜蜜”产业的困境与出路[J];传媒;2008年07期

2 向琦萏;;“虚拟社区”网络体验的真实性解读[J];经济师;2006年03期

3 万希平;;论网络婚恋及其对当代青年现实婚恋的负面影响[J];青年探索;2007年02期

4 张敏杰;;中国性爱观的变化[J];青年研究;1989年06期

5 杨国华,蓝劲松;网恋之精神分析[J];社会;2001年04期

6 何保建;对虚拟社区管理的透视分析[J];学术交流;2005年10期

7 牛文静;;甜蜜的对抗:婚恋网站的模式之争[J];新世纪周刊;2008年24期

8 吴鲁平;1949-1999:中国青年婚恋性观念的变动轨迹[J];中国青年研究;1999年05期

9 曾坚朋;虚拟与现实:对“网恋”现象的理论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2年06期

10 管雷;1978年以来我国青年择偶研究述评[J];中国青年研究;2004年1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董金平;武汉地区高校研究生婚恋观念与行为调研报告[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杨艳玲;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及其影响因素[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赵多辉;大学生婚恋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舫;;四川古蔺苗族婚恋观的变迁调查及原因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2 万资姿;网络伦理与既有伦理的差异与联系[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李斌;;第三网络社会与新“差序格局”[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4 彭澎;;浅谈文化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5 李慧;曾智;;试析楼盘广告语对语言得体性原则的偏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6 商建辉;刘俊冉;;“把关人”在网络传媒环境下的地位变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0期

7 张为红;;高校学生网络心理障碍分析与应对策略[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8 王成刚;;家庭结构与功能的变革对儿童发展与教育的影响[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9 王桂亭;;交往的两重性:网络虚拟主体间性考察[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10 张丽;论网络技术的文化特征[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文秀;;第三种大众文化理论——波德里亚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葛涛;;互联网上的鲁迅论坛研究——以“网易·鲁迅论坛”为中心[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樊亚平;;网络新闻传播产生社会影响力的一种特殊模式——兼论网络新闻传播的社会影响力[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4 刘泓;;虚拟游戏的身份认同——网络游戏的文化体验之反思之一[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5 张冠文;;信息时代青少年媒介媒介素养教育研究[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6 师吉金;;试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家庭状况的变迁[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袁海燕;;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婚恋观现状的实证调查研究[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陈钢;;公共领域型变的传播学观照[A];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9 甘永平;郭淑娟;;对网络群体性事件概念的探讨[A];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孙凡;;高校科技期刊的数字化网络化建设思考[A];中国高校学术出版文集2008年第1卷——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第12次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志辉;网络条件下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李笑频;民族民间艺人生活的苦乐原则[D];云南大学;2010年

3 阮氏玉华;越南语佛教词语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黎金娥;英语核心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司俊琴;中亚东干文学与俄罗斯文化[D];兰州大学;2011年

6 黄敏;当前我国社会冲突与社会控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7 赵伟;科技文化影响下的我国学校德育变革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永斌;黔西北民族杂居区语言生态与语言保护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乔超;农村代际冲突中老人行动方式变迁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10 冯粤;公民信息权利的伦理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明书;农村未婚青年择偶观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朱兴潮;国内视频分享网站优酷网体育频道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曹萍;府城官话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石径;口译员视角的归化与异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张春艳;价值澄清理论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借鉴意义[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曹良韬;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施体系构建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罗丹;“人肉搜索”的伦理学考察[D];湘潭大学;2010年

8 秦子淮;人学视野中的信息异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李慧;微博客现象的传播学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万拥军;论书法在数字时代的有效传播[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冯莉;;青年网络婚恋现状、成因与心理的实证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8年12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运生;大学生恋爱心理特点与教育[J];理论纵横;1996年04期

2 孙景艳;对当代女大学生恋爱价值的思考[J];大连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3 张桂春;性文明的启蒙——德国中学生性教育一瞥[J];德国研究;1999年01期

4 徐安琪;上海女性择偶行为的现状和变迁[J];妇女研究论丛;1997年04期

5 李颖;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价值观促进青年的健康成长[J];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12期

6 杨培升;;浅谈性教育尴尬现状的成因及对策[J];贵州教育;2005年11期

7 崔爱林;关于当前我国家庭德育的思考[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8 李薇菡;郑娟;;开放地区大学生的爱情道德观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01期

9 唐魁玉;过程与结果:网恋现象的社会心理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10 阎晓军;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婚恋观的比较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萱;;网站的设计与维护[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年03期

2 冯涛;;基于SEO技术提高网站访问量的策略研究[J];网络与信息;2010年12期

3 王裕昌;;博物馆网站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甘肃省博物馆网站建设实践为例[J];丝绸之路;2010年12期

4 李佰科;;图书馆网站管理与维护[J];西安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5 胡欢平;罗昊;;浅谈企业网站维护[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6 许方英;高校图书馆的动态窗口——网站的设计与维护[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3年04期

7 徐俊;;高校档案馆(室)网站的建设与维护[J];兰台世界;2009年02期

8 徐烈英;;软件在网站的设计和维护方面的作用[J];制造业自动化;2010年08期

9 赵延红;高毅军;郭俊;庞亮;;医院网站维护及其重要性[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0年10期

10 涂相华,赵新建,罗军;网页制作[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磊;;图书馆网站建设的几点思考[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杨春艳;;对科技期刊网站建设前期准备工作的探讨[A];湖北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2008年论文集[C];2008年

3 温廷新;何满辉;纪俊红;;企业网站建设探讨[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4 何诗兴;;中国联合钢铁电子商务网站的解决方案[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5 王守成;;网络安全技术浅析[A];中国航海学会通信导航专业委员会2003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肖勇;;网络的安全隐患及其对策[A];四川省通信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张晓明;李津华;;简论安全使用网络[A];第二十五届中国(天津)2011’IT、网络、信息技术、电子、仪器仪表创新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张怡;查贵庭;;SEO在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A];2010年中国索引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李莉;董明;李胜利;;网络安全技术的开发应用[A];网络安全技术的开发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10 郑大永;;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动向一瞥[A];四川省通信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刘可;[N];北京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邢军;[N];北京社区报;2011年

3 记者 张涛 范世辉 吴晓颖;[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4 本报记者 李晓玉;[N];通信信息报;2010年

5 徐明祥;[N];中国信息报;2006年

6 张邦松;[N];经济观察报;2011年

7 郑 洋;[N];大众科技报;2006年

8 江晓蚕;[N];深圳商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钱炜;[N];科技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姜洪桥;[N];经济观察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亚平;基于分布智能代理的自保护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2 史国庆;电子商务与宽带城域网的关键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2年

3 侯惠芳;异构无线融合网络中的认证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4 马柯;延迟容忍网络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5 刘鑫;基于Tor网络的匿名通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蔡智勇;高安全等级网络中信息隐蔽分析和实用抵抗模型[D];浙江大学;2009年

7 仵国锋;认知无线Mesh网络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8 高宝;森林资源管理信息化中网络及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2年

9 郭渊博;容忍入侵的理论与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10 肖敏;基于可拓学的网络安全管理相关技术[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雷婷;中国婚恋网站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畅;工作流技术在网站维护中的应用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3 董锐;基于区域定位的购物网站商品信息抽取方法[D];湖南大学;2009年

4 鹿远菊;视频分享网站的著作权侵权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5 张延兵;基于PKI技术的网页保护与修复[D];山东大学;2009年

6 杨力;网络攻防模拟平台及防火墙的设计与实现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7 张宇;网络化制造ASP服务平台安全性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8 许浩;运用模糊自组织映射提取用户行为特征构建新的入侵检测系统[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9 钱晓明;人工免疫在入侵检测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10 王成伟;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重庆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网络新闻传播产生社会影响力的一种特殊模式——兼论网络新闻传播的社会影响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789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789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b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