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述评
本文关键词:2013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述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2013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述评
作者:南长森 卢鑫
来源:《长安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年第01期
摘要:2013年,较之其他学科,中国的新闻传播学在社会转型和变革中呈现发展迅速、异彩纷呈之趋势。纵览、横视新闻传播学科及传媒界的发展状况,其呈现出融合、变革、反思、分化、深入的特点,具有多元发展、主体分化、理论提升、主旨分明之趋向。从13个方面对2013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的研究热点进行梳理,围绕新闻传播学、传媒行业的核心价值观念以及改革并购与转型重组等问题,思考大数据背景下新闻传播理论的发展与创新,拓展一些新的热点研究话题。
关键词:新闻传播学;传媒行业;“中国梦”;群众路线;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大数据;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G2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6248(2014)01005914
2013年,较之其他学科,中国的新闻传播学科在社会转型和变革中呈现发展迅速、异彩纷呈之趋势,这主要缘于新闻传播学科对社会变革和意识形态的独特反映。纵览、横视新闻传播学科及传媒界的发展状况,,可见其呈现出融合、变革、反思、分化、深入的特点,具有多元发展、主体分化、理论提升、主旨分明之趋向。
一、“中国梦”的价值理念统领
整个新闻传播学界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提出“中国梦”这一概念,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时再次阐释“中国梦”。由此,“中国梦”这一通常意义上的“民间词汇”被国家政要赋予了政治内涵,中国各大主流媒体以及社会化媒体纷纷开始关注和讨论。纸质媒体以深度解读的方式探讨“中国梦”的内涵;电视媒体利用声画结合的优势,讲述了个人追梦故事,使得梦想具象化,用平民视角揭示个体对“中国梦”丰满内涵的建构;网络媒体集二者之所长,力图在有限的屏幕上呈现最多元的信息,通过微博、微信等多种传播方式互动、评论、转发,深入了解和反映网民对中国梦的解读。对如何用最有效的传播方式来获取最佳传播效果,主题类报道如何实现尊重新闻规律的良性传播,提升“中国梦”报道实践的路径等问题,常江等认为应注意对政治修辞与新闻修辞的双重关照,处理好故事化报道“反常议题”与“平常接受”的关系,逐渐将报道议题的选择从“内涵”转向“路径”层面[1]。
“中国梦”吸引了不少理论界专家学者的注意,涌现出大量定量和定性分析的学术成果。在这些研究话题中,有的探讨政府报告与公文对“中国梦”的架构和阐释;还有的探讨官方和公众对“中国梦”的认同和理解是否一致,以及媒体如何弥补或放大官方和公众认知差距的。孟建、孙祥飞使用话语分析和数据挖掘的研究方法,对新浪微博16万余条原创博文进行数据分析,
本文关键词:2013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述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857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85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