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时麦粒灸对RA模型大鼠炎性因子IL-6昼夜节律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0-16 19:33
本文关键词:辰时麦粒灸对RA模型大鼠炎性因子IL-6昼夜节律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类风湿性关节炎 艾灸 昼夜节律 IL- 模型 鼠
【摘要】:目的:探索艾灸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炎性因子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节律调控机制。方法:将144只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艾灸组、假摘除肾上腺组(假摘组)、摘除肾上腺组(摘除组)、摘除肾上腺艾灸组(摘灸组),每组24只,各组分4个时间点(即0:00组、6:00组、12:00组、18:00组),每个时间点6只大鼠。各组大鼠实验全程给予Light-Dark(LD)12∶12的光暗周期限制,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右后足足垫部皮内注入福氏完全佐剂建立RA模型。造模后对摘除组、摘灸组大鼠摘除双侧肾上腺预处理,假摘组不摘除肾上腺,但手术步骤相同。艾灸组、摘灸组大鼠在上午7:00-9:00进行单侧麦粒灸"肾俞""足三里"治疗(双侧交替),每日1次,6次为一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其他组大鼠同法固定,但不行艾灸治疗。各组大鼠在造模前、造模后、治疗后分别进行整体状况评价及足容积测定。治疗结束后分别在相应各个时间点处死大鼠,取血,采用酶免法检测IL-6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足肿胀度明显升高(P0.05),IL-6保持昼夜节律性(P0.05),但峰相位有后移趋势,振幅有增高趋势,中值明显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大鼠足肿胀度明显降低(P0.05),IL-6存在昼夜节律性(P0.05),峰相位有前移趋势,振幅有降低趋势,中值明显降低(P0.05);与艾灸组比较,摘灸组大鼠足肿胀度明显升高(P0.05),IL-6昼夜节律存在,但是峰相位前移,中值明显增高(P0.05)。结论:RA大鼠血浆IL-6具有明显的病理性昼夜节律特征;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HPA)完整的条件下,艾灸可能通过调整RA模型大鼠IL-6的昼夜节律发挥控制炎性反应的作用。
【作者单位】: 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骨科医院;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艾灸 昼夜节律 IL- 模型 鼠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173319;81503662
【分类号】:R245;R-332
【正文快照】: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关节僵硬和疼痛等症状在晨起时剧烈,体现了其病理特征的昼夜节律性。促炎因子在其特有的“晨僵”反应中起了关键作用,其节律性与RA的炎性反应持续存在有直接联系。研究[1-3]证明滑膜细胞分泌的炎性因子具有昼夜节律性,糖皮质激素(gl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贤清;利用昼夜节律择时治疗二例[J];四川中医;1984年06期
2 刘宏阳;;人体昼夜节律在临床的应用[J];辽宁中医杂志;1987年10期
3 李冰星;;2015例五脏疾病死亡昼夜节律分析[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8年02期
4 齐静;中医昼夜节律护理初探[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9年04期
5 李冰星;;2015例五脏疾病死亡昼夜节律分析[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1989年03期
6 沈尔安;陈信珍;;死亡时辰与昼夜节律的关系综合探讨[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1年04期
7 黄继春;;昼夜节律与中医治疗[J];辽宁中医杂志;1986年02期
8 朱念平;419例小儿疾病死亡昼夜节律探讨[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91年04期
9 朱毓仁;李佩璋;周青;庄生一;王永高;张雪梅;;心肌缺血的昼夜节律与年季节律[J];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1993年01期
10 李莱田;;五脏病昼夜节律科学本质探讨[J];云南中医杂志;1985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边凌云;原发性高血压昼夜节律与十二时辰气血流注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0445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104453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