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西医药论文 >

STZ诱导的Ⅰ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稳定性及中医外观表征变化

发布时间:2017-12-20 10:00

  本文关键词:STZ诱导的Ⅰ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稳定性及中医外观表征变化 出处:《中医药学报》2016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Ⅰ型糖尿病 模型稳定性 中医外观表征 胰岛素


【摘要】:目的:研究链脲佐菌素诱导的Ⅰ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在造模两个月期间的模型稳定性及中医外观表征变化。方法:50 mg/kg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Ⅰ型糖尿病模型,检测造模第3 d大鼠的空腹血糖水平,观察糖尿病模型的成模率;检测造模第25、40、63 d大鼠的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水平并记录相应时间点附近天数的随机血糖、食量、水量、尿量、粪便量的变化;每隔7 d称量一次体质量;每天观察大鼠中医外观表征;记录造模两个月动物的死亡率。结果:造模第3 d糖尿病的成模率为84.2%,两个月的死亡率为35.4%;模型组的空腹血糖在造模的第3、25、40、63 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各天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与对照组的胰岛素抵抗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的随机血糖在造模的第15、30、45、65 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模型组的食量、水量、尿量、粪便量在造模的第28、43、66 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随着造模天数的增加各指标逐渐增加,至第66 d有所回落;模型组的体质量,在造模的第7 d显著降低(P0.01),其后又逐渐恢复并在低于造模前体质量的水平上趋于稳定,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模型组大鼠从造模的第3 d开始,在造模的第1~4 W动物逐渐出现毛发枯黄竖立、少动、拱背、大便呈颗粒状偏干,在造模的第5~8 W上述症状加重并逐渐出现脱毛、扎堆、倦卧、行动迟缓、大便稀溏。对照组实验过程中外观表征未出现明显异常。结论:以50 mg/kg的剂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所建立的糖尿病大鼠模型符合Ⅰ型糖尿病模型特点且在两个月内模型稳定;造模第4~5 W可能为Ⅰ型糖尿病大鼠中医证型的转折点。
【作者单位】: 哈尔滨商业大学药学院;
【基金】:2012年度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223321100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373548)
【分类号】:R285.5;R-332
【正文快照】: 糖尿病发病周期长、并发症多,建立长期稳定的糖尿病模型是研究糖尿病发病机理,描述其演变过程及防治药物研发等的基本条件[1]。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糖尿病模型,模型的长期稳定性、各相关指标的动态变化的综合考察及中医外观表征连续变化未见

本文编号:13116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13116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f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