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日疟原虫抗药基因突变研究进展
本文关键词:间日疟原虫抗药基因突变研究进展 出处:《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6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疟疾作为一种全球性寄生虫病,因其较高的致死率而备受瞩目。目前,全球约28.5亿人面临感染间日疟的风险,间日疟在全世界各地的发病率正日趋增加;由于对间日疟的认识较少和研究手段有限,间日疟的消灭将带来更大的技术挑战。间日疟抗药性的不断蔓延情况令人担忧,本文就间日疟原虫基因多样性及目前发现的间日疟原虫抗药基因突变进行概括介绍。
【作者单位】: 昆明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系;盈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防治科;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1260508,U1202226)
【分类号】:R382
【正文快照】: *?**?目前,全球28.5亿人正面临感染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 vivax)的风险,并且每年近1亿人感染间日疟原虫,虽然恶性疟(Falciparum malaria)病例有所减少,但间日疟(Vivaxmalaria)在世界各地的发病率正日趋增加[1]。较于其他仅在热带生存的疟原虫,间日疟原虫因其对凉爽气候较好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间日疟原虫在熊猴体内的繁殖[J];广东卫生防疫资料;1979年01期
2 杨柏林;;关于间日疟原虫种株问题的探讨[J];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1980年06期
3 沈继桢;鲁乐奰;王宽;;安徽省首次发现特异形态间日疟原虫感染1例[J];安徽医学院学报;1981年03期
4 俞渊,叶奕英,彭小妹,赵忻;两型微小按蚊对间日疟原虫易感性的实验比较[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87年01期
5 许政拱;叶奕英;;间日疟原虫不同地理株对中华按蚊感染性的初步探讨[J];广西医学院学报;1987年04期
6 罗树红,舒衡平,付冉定,刘多;间日疟原虫感染血的保存和运送[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98年02期
7 林敏,张仁利,高世同;间日疟原虫深圳株红内期SSUrDNA基因片段的克隆与序列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2004年03期
8 郝文波;王萍;陈白虹;高洋;李明;;间日疟原虫部分乳酸脱氢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2006年08期
9 王栋;吴伟;杨建茹;;外周血薄涂片中间日疟原虫寄生红细胞的形态和颜色特征[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08年04期
10 ;四株间日疟原虫从猴传播到人[J];国外医学参考资料(寄生虫病分册);197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郝文波;孙莉;周志成;吴英松;李明;;抗间日疟原虫乳酸脱氢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A];全国寄生虫学与热带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高世同;吴少庭;张仁利;袁仕善;黄达娜;雷明军;秦莉;潘晖榕;;间日疟原虫MSP1 C端基因亚克隆及在E.coli中的融合表达[A];全国新出现传染病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陶志勇;间日疟原虫特异性抗原的筛选[D];苏州大学;2011年
2 方强;间日疟原虫全长cDNA文库的构建与PvGDH的克隆表达、表位鉴定及单抗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明洁;江淮地区间日疟原虫乳酸脱氢酶基因多态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2 郭鑫;中国不同地区间日疟原虫种群结构及其在溯源检测中的应用[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3 李江艳;中缅边境间日疟原虫氯喹敏感性研究[D];蚌埠医学院;2014年
4 李文娟;云南微小按蚊饲养及对间日疟原虫人工感染的初步观察[D];大理学院;2010年
5 孙莉;间日疟原虫乳酸脱氢酶的表达、纯化及单克隆抗体的制备[D];南方医科大学;2008年
6 刘燕;西藏林芝地区疟原虫虫种分子生物学鉴定[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8年
7 刘丹;中国中部地区间日疟原虫DBP II克隆表达及其鉴定[D];蚌埠医学院;2012年
8 刘杨;我国间日疟原虫分离株Duffy抗原结合蛋白基因多态性分析[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9 王真瑜;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疟原虫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D];东华大学;2012年
10 刘颖;间日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基因多态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233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1323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