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西医药论文 >

穴位贴敷诱发小鼠背部接触性皮炎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发布时间:2017-12-28 07:19

  本文关键词:穴位贴敷诱发小鼠背部接触性皮炎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出处:《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7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穴位贴敷 接触性皮炎模型 小鼠


【摘要】:目的:探讨穴位贴敷诱发小鼠背部接触性皮炎模型制备及评价方法。方法:以经典的2,4-二硝基氟苯(DNFB)诱发的小鼠背部接触性皮炎模型作为参照,制备不同穴位贴敷方法诱发的小鼠背部接触性皮炎模型,观察皮损肉眼下及光镜下组织病理学特点。结果:肉眼下穴位贴敷造模小鼠皮损与DNFB造模小鼠皮损颜色、形态、质地等相似,符合接触性皮炎肉眼下表现。光镜下皮损组织病理学均示穴位贴敷诱发接触性皮炎模型小鼠皮损皮肤表皮角质层破坏,真皮层炎细胞浸润与DNFB诱发接触性皮炎模型小鼠表现存在高度相似性,符合接触性皮炎的病理学改变。结论:成功建立穴位贴敷诱发的小鼠背部接触性皮炎模型,以肉眼下及光镜下病理作为评价方法。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eparat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contact dermatitis model of mouse back induced by acupoint application. Methods: a mouse model of back contact dermatitis induced by the classic 2,4- two nitro fluoro benzene (DNFB) was used as a reference to prepare the mouse back contact dermatitis model induced by different acupoint sticking methods, and to observe the hist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esions under naked eyes and under light microscope. Results: the skin lesions of the mice under the naked eye acupoint were similar to the skin lesions of the DNFB model mice, which were in line with the contact dermatitis and the naked eye. Under light microscope, skin lesions and histopathology all showed that the acupoint application had induced the destruction of cuticle of skin and epidermis in mice with contact dermatitis. The dermal inflammatory cell infiltration was highly similar to that of DNFB induced contact dermatitis mice, which accords with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contact dermatitis. Conclusion: the model of contact dermatitis in mouse back induced by acupoint application was successfully established, and the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under the naked eye and light microscope was used as the evaluation method.
【作者单位】: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674065)-基于Th1免疫应答增强探讨穴位贴敷诱发接触性皮炎对哮喘气道炎症的反向调节机制 江苏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BE2017771)-基于拉曼光谱原位监测皮炎程度的穴位贴敷技术治疗哮喘的临床研究 江苏省中医药局项目(YB2017026)-咳喘停巴布剂穴位贴敷治疗哮喘复发的中医康复临床研究
【分类号】:R245;R-332
【正文快照】: 在穴位贴敷治疗哮喘的长期临床实践中观察到,相当一部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贴敷部位皮肤产生红斑、丘疹甚至水疱等皮肤反应,符合接触性皮炎表现[1]。本研究前期结果显示,穴位贴敷可诱发患者背部接触性皮炎[2]。并有临床研究认为,出现皮炎的哮喘患者疗效优于未出现皮炎的患者[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海;香白散穴位贴敷治面瘫[J];浙江中医杂志;2005年03期

2 赵杰;刘志顺;;穴位贴敷技术操作规范的研制体会[J];中国针灸;2009年04期

3 潘树红;沈晓红;张阿宏;郭桂霞;;穴位贴敷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年21期

4 史福昌;;穴位贴敷七注意[J];祝您健康;2010年07期

5 余波;穴位贴敷法治疗咳喘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医外治杂志;2002年05期

6 李玉兰,罗菲,张晶樱,刘昌玉;中药喘敷灵三伏天穴位贴敷防治缓解期小儿哮喘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年07期

7 闫浩,王宁;穴位贴敷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新疆中医药;2004年06期

8 郑彩霞,王洪刚,刘振安;穴位贴敷为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90例[J];中医研究;2005年10期

9 程倩;陈协云;;穴位贴敷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研究进展[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10 谢洋;余学庆;;试述穴位贴敷的作用机理及其临床运用[J];中国医药指南;2008年2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润;衷敬柏;;穴位贴敷安全性及降压疗效初步观察[A];第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青年论坛暨第二届黄河心血管病防治论坛资料汇编[C];2011年

2 张朝霞;王晓燕;;伏九天穴位贴敷防治小儿哮喘缓解期80例疗效观察[A];第二十九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大会暨“小儿感染性疾病的中医药防治”培训班论文汇编[C];2012年

3 钱丽芳;;推拿配合穴位贴敷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体会[A];2007中华中医药学会外治分会第五次学会年会学术文集[C];2007年

4 赵胜堂;;中医穴位贴敷在耳鼻喉科中的应用与创新[A];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十六次全国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C];2010年

5 梁雪芳;梁洁莎;孙巧璋;;穴位贴敷对妇科术后咳嗽、恶心呕吐症状的疗效观察[A];第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医学专题研讨会全国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新进展培训班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外科学会会议论文集[C];2012年

6 倪克锋;;穴位贴敷——让您看病不求人[A];中医药科普大讲堂[C];2012年

7 赵妍妍;寇娟;黄娣;白艳杰;冯晓东;;穴位贴敷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效果观察[A];2013年河南省中风康复护理新业务、新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8 任爱民;;穴位贴敷在临床中的应用[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9 江澎湃;;穴位贴敷法治疗便秘的概述[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10 王辉军;;浅谈穴位贴敷的护理[A];全国中医、中西医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学燕;穴位贴敷分人群[N];健康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孟刚;穴位贴敷眼下正是好时节[N];中国消费者报;2007年

3 健康时报记者 王志胜;穴位贴敷前带好四样东西[N];健康时报;2008年

4 河南省中医院 李尤佳;三九穴位贴敷治顽疾[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5 湖北省中医院 向希雄;小儿穴位贴敷有宜忌[N];中国中医药报;2013年

6 健康时报记者  赵绍华;穴位贴敷没赶上一伏怎么办?[N];健康时报;2006年

7 北京中医医院 李学燕;冬病夏治穴位贴敷从夏至开始[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8 山西省中医院 郑世江;冬病夏治 穴位贴敷巧用腰痛宁胶囊[N];健康报;2013年

9 河南省淇县中医院 牛凤景 孔鲁豫;冬病夏治穴位贴敷体会[N];中国中医药报;2013年

10 徐泳;俞军;中药与穴位贴敷、超声雾化合用治疗鼻鼽各有所长[N];中国医药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闫翠环;基于血浆代谢组学的“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法治疗缓解期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及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6年

2 李博林;基于代谢组学的冬病夏治穴位贴敷防治支气管哮喘作用机制及临床疗效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6年

3 姜受志;咳喘停穴位贴敷对哮喘缓解期大鼠INF-γ等哮喘抑制炎症因子的影响[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4 朴汉诚(PARK HAN SUNG);咳喘停穴位贴敷对哮喘缓解期大鼠IL-4等哮喘促进炎症因子的影响[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麦结明;穴位贴敷联合生物电反馈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不良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2 邱定;穴位贴敷配合针刺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3 姜媛媛;正交设计法优化穴位贴敷防治支气管哮喘策略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4 金薇薇;不同频次穴位贴敷对哮喘患儿的影响[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5 郭冉冉;白芥子散穴位贴敷对哮喘大鼠气道炎症的影响及对IL-4和IFN-γ调控机制的研究[D];山西中医学院;2016年

6 曾于恒;钟碧膏穴位贴敷缓解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术后疼痛的观察[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6年

7 何小娟;穴位按摩联合穴位贴敷对痰热郁肺型COPD患者的护理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8 韦燕珊;穴位贴敷法治疗发作期小儿哮喘寒证的临床研究[D];广西中医药大学;2016年

9 吴嘉龄;穴位贴敷诱发的接触性皮炎对哮喘复发及血中T-bet/GATA-3 mRNA的影响[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7年

10 金香莲;穴位贴敷配合中药治疗气滞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13451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13451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e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