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病毒71型感染对小鼠IL-6,TNF-α和脑细胞凋亡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肠道病毒71型感染对小鼠IL-6,TNF-α和脑细胞凋亡的影响 出处:《青岛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肠道病毒71型 RT-PCR IL-6 TNF-α 脑细胞凋亡
【摘要】:目的观察balb/c小鼠对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的反应,不同组织(肺、脑)的病理变化,外周血清IL-6,TNF-α的水平及脑细胞凋亡情况。 方法5日龄balb/c小鼠,建立EV71感染模型,根据不同处理因素将小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100 TCID50 EV71灌胃0.1ml,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RPMI1640灌胃。接种后每天详细观察动物症状并相应予以评分;分别于接种不同时间(1天、3天、5天、7天)处死小鼠,HE染色观察不同组织(肺、脑)的病理变化;RT-PCR检测EV71对脑组织的侵犯情况;ELISA检测外周血清IL-6,TNF-α的水平;膜连蛋白(Annexin V)/碘化丙啶(PI)双染结合流式细胞术(FCM)测定小鼠脑细胞的凋亡情况。应用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1)接种病毒1天后实验组小鼠即可出现少动、弓背、翘尾症状,3天后明显消瘦,其中7只小鼠出现后肢活动不灵,5天后3只小鼠死亡。对照组小鼠均存活且主观观察未见明显症状。(2)实验组小鼠于接种病毒3天时肺组织出现明显病理改变,表现为肺泡壁增厚,大量淋巴细胞浸润,肺间质水肿,脑组织表现为胶质细胞增生明显,对照组未见明显变化。(3)接种病毒第5天和第7天可于实验组脑组织检测到病毒RNA,接种病毒第1天和第3天于实验组未检测到病毒RNA,对照组所有时段病毒RNA全部阴性。(4)实验组血清IL-6,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于24-72h达高峰,此后逐渐下降,于第7天时基本降至正常。(5)实验组小鼠脑细胞于接种第3天始出现凋亡,于第5天达高峰,第7天时该比率反而降低,但是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 结论(1)balb/c小鼠模型可以模拟EV71感染中枢神经系统表现:接种EV71后小鼠出现相应症状,脑、肺组织出现病毒感染的表现,脑组织可检测到EV71 RNA; (2)EV71感染过程中,外周血TNF-α,IL-6于感染早期明显升高,72h后逐渐下降,7天左右恢复正常,可引起机体炎症反应;(3)EV71感染过程中,早期即可出现脑细胞凋亡,接种病毒第5天时达高峰,与病毒核酸检出相一致;(4)炎症损伤和细胞凋亡机制共同参与EV71感染中枢损害过程。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response of balb/c mice to enterovirus 71 (EV71) infection, pathological changes in different tissues (lungs and brain), serum levels of IL-6, TNF- alpha and apoptosis of brain cells.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37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维刚;刘震泽;严惠敏;;小鼠动物实验方法系列专题(四) Micro-CT辅助结肠造影在小鼠炎性肠病中的应用[J];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11年04期
2 张树庸;;美找到阻止脑细胞凋亡的新分子——可保护脑细胞免于神经退化和中风[J];实验动物科学;2011年03期
3 王晓建;王继征;王长鑫;刘继斌;董伟;张连峰;惠汝太;;跑步训练诱导小鼠生理性心脏肥厚模型[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11年04期
4 闫虎;路遥;杜娟;贾帅争;付秋霞;彭剑淳;周勇;詹林盛;;丙型肝炎病毒NS3/4A丝氨酸蛋白酶瞬时表达小鼠模型的建立[J];生物技术通讯;2011年04期
5 ;中科院动物所阐明血液循环调控造血干细胞发育分化的分子机理[J];广东农业科学;2011年16期
6 李航;曹延萍;冯红;任韫卓;刘青娟;刘荣惠;张连珊;;静脉注射核因子NF-E2相关因子表达质粒减轻糖尿病小鼠肾小球氧化应激损伤的实验研究[J];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11年07期
7 曹佳;徐承水;;四种中草药醇提取物降血糖作用的比较研究[J];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8 ;本刊2011年第10期专题:病原菌及耐药株检测[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9 王瑞博;井申荣;;结核分枝杆菌分泌蛋白TB10.4的功能和应用[J];生命的化学;2011年04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桂芹;吴卫平;宋春杰;尹岭;朱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模型的基因芯片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2 曹华;郑捷;;UVA1照射硬皮病小鼠模型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陆树良;金曙雯;金再敏;史济湘;丁长囡;;烫伤小鼠模型制作中脱毛剂对皮肤组织损害的病理学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六届全国烧伤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4 陈欣;龚秀丽;曾凡一;黄淑帧;;遗传病宫内治疗的研究-应用改良的干细胞宫内移植方法建立高嵌合率小鼠模型[A];中国遗传学会第八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2004-2008)[C];2008年
5 文峻;刘鲁伟;范云;屈学民;龙开平;王斯刚;;一种心肌细胞替换实验技术的研究[A];全国第九届心脏学会第十二届心功能学会《心脏杂志》编委会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罗萍;卢雪红;吴曼;刘树军;尚秀兰;;来氟米特对狼疮肾炎小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探讨[A];全国第八届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7 杜家忠;李松滨;李宝龙;高维滨;;针刺对乳腺增生症小鼠模型抑制作用的病理形态定量研究[A];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0年
8 白丽;张宇红;潘静;王刚;丁健青;陈生弟;;红景天甙对帕金森病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9 鞠梅;张青松;张小华;陈昆;常宝珠;顾恒;;不同剂量的UVA1辐射硬皮病鼠模型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10 李文娟;范小芳;陈兆琴;胡良冈;陈然;邓蔚;龚永生;;间断低氧模拟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小鼠模型的建立[A];中国睡眠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常丽君;美找到阻止脑细胞凋亡的新分子[N];科技日报;2011年
2 刘霞;美制造出感染丙肝病毒的小鼠模型[N];科技日报;2011年
3 孔琪 张连峰;小动物 大作为[N];健康报;2010年
4 记者 仇逸;红斑狼疮小鼠模型探病因[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5 王迪;胰腺癌小鼠模型面世[N];医药经济报;2003年
6 匡远深;小鼠模型助帕金森病早诊早治[N];健康报;2008年
7 任荃;国内首家“小鼠医院”在沪建成[N];文汇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邹曦;北京百万实验动物大迁徙[N];北京科技报;2007年
9 李雷;美构建出成神经管细胞瘤小鼠模型[N];中国医药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刘云涛;高TG血症小鼠模型特殊表型值得深入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畅;microRNA在SAMP8小鼠海马区快速老化及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功能探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2 林宁;人参皂甙Rb1对高脂饮食诱导C57/BL6小鼠肥胖的预防作用及机制探讨[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3 赵刚;细胞色素P450表氧化酶2J2基因过表达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APOE缺陷小鼠腹主动脉瘤形成的影响及机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王伟玲;载脂蛋白A-I及其模拟肽D-4F对气道炎症及气道高反应性的作用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王珏;具有“人源性微环境”的乳腺癌原位和转移小鼠模型的建立和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6 卢洁;人MDS荷瘤小鼠模型的建立及砷剂、沙利度胺在荷瘤小鼠体内抗瘤作用与机制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彭娟;白介素23调节过敏性气道炎症的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8 刘海娜;巨噬细胞衍生趋化因子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中的作用[D];中国医科大学;2008年
9 马芹颖;快速老化小鼠SAMP8老化过程中自噬的改变以及mTOR信号通路功能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10 段敏超;CD_4~+白细胞介素-17~+辅助性T细胞在香烟暴露肺气肿小鼠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兆圣;亚甲蓝对APP/PS1小鼠海马结构Aβ及其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2 林都;双花颗粒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D];西南大学;2010年
3 王玲;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乙醇吸收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4 储昭新;植物乳杆菌对IL-10基因敲除结肠炎小鼠黏附分子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0年
5 侯娟;Th17/Treg失衡在EAE小鼠模型免疫学发病机制中的作用[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6 张静;小鼠酒精性脂肪肝中线粒体生物合成的损伤[D];郑州大学;2010年
7 胡小丹;"Ala"~(16)-aFGF(1-29)对小鼠慢传输型便秘的治疗作用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1年
8 谢春凤;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在抗衰老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1年
9 袁娜;乔松素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影响的实验研究[D];泰山医学院;2010年
10 刘鹏飞;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抗体抑制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3467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1346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