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西医药论文 >

加味麻黄蝉衣汤对变应性鼻炎模型豚鼠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03 08:28

  本文关键词:加味麻黄蝉衣汤对变应性鼻炎模型豚鼠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出处:《中国药房》2016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加味麻黄蝉衣汤 变应性鼻炎 白细胞介素 干扰素γ 豚鼠


【摘要】:目的:研究加味麻黄蝉衣汤对变应性鼻炎(AR)模型豚鼠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32只豚鼠随机均分为正常(0.9%氯化钠注射液)组、模型(0.9%氯化钠注射液)组、实验[加味麻黄蝉衣汤,5.18 g(生药)/kg]组和对照[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50μg/(只·d)]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豚鼠ip卵清蛋白和氢氧化铝各30 mg复制AR模型。除对照组喷雾给药外,其余各组ig相应药物,每天2次,连续15 d。观察豚鼠的鼻部症状并进行评分,免疫组化法检测鼻黏膜酪氨酸磷酸酶1(SHP-1)的蛋白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豚鼠出现AR症状,评分增加,鼻黏膜SHP-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血清中IL-4含量增加、IFN-γ含量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豚鼠AR症状改善,评分降低,鼻黏膜SHP-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血清中IL-4含量减少、IFN-γ含量增加(P0.05)。结论:加味麻黄蝉衣汤对AR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少血清中IL-4的含量、增加血清中IFN-γ的含量有关。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modified ephedra cicada decoction on allergic rhinitis and its mechanism in guinea pigs. Methods: 32 guinea pig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normal group (0.9% sodium chloride injection). Model 0. 9% sodium chloride injection) group, experiment. [Modified ephedra cicadas decoction 5.18 g (crude drug P / kg)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Fluticasone propionate nasal spray (50 渭 g / d) was used to establish AR model in guinea pigs except the normal group (30 mg ovalbumin and 30 mg aluminum hydroxide). The other groups were given corresponding drugs twice a day for 15 days. The nasal symptoms of guinea pigs were observed and scored. The protein expression of tyrosine phosphatase 1 (SHP-1) in nasal mucosa was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normal group, the model group showed AR symptoms and increased the score. The expression of SHP-1 protein in nasal mucosa was increased, and the content of IL-4 in serum was increased. The content of IFN- 纬 was decreased (P 0.05). Compared with the model group, the symptoms of AR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improved, the score was decreased, the expression of SHP-1 protein in nasal mucosa was decreased, and the content of IL-4 in serum was decreased. The content of IFN- 纬 increased P0.050.Conclusion: modified ephedra cicadas decoction can improve AR to some extent, and its mechanism may be related to the reduction of IL-4 content in serum. Increasing the level of IFN- 纬 in serum was related to the increase of IFN- 纬 in serum.
【作者单位】: 湖北民族学院附属民大医院耳鼻咽喉科;
【分类号】:R285.5;R-332
【正文快照】: *主治医师,硕士。研究方向:变应性鼻炎的诊疗及基础研究。E-mail:13687100@qq.com近年来变应性鼻炎(AR)的发病率有升高的趋势,且发病人群趋于年轻化。虽然有多种传统药物治疗以及外科手术、免疫治疗等方法已经投入到AR的治疗中[1-2],但是由于AR发病机制复杂,治疗效果均不佳。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新;560例变应性鼻炎的综合治疗报告[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0年02期

2 孙鹏;射频治疗变应性鼻炎47例报告[J];中原医刊;2000年10期

3 于万海,成晓棉,仲明,吕颖,王军;敏愈汤治疗变应性鼻炎54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00年03期

4 李晓东;变应性鼻炎治疗药市场预测[J];国外医药(合成药 生化药 制剂分册);2001年05期

5 沈翠干;中西医结合治疗变应性鼻炎[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01年05期

6 黄爱珍;仙特明合中药治疗变应性鼻炎84例[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年01期

7 刘风仙,王贺宇,崔宗新;辛芩颗粒治疗变应性鼻炎50例疗效观察[J];青岛医药卫生;2001年01期

8 顾之燕;认识和诊治变应性鼻炎的指导性文件[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2年03期

9 邹红云;变应性鼻炎的流行病学研究近况[J];地方病通报;2002年04期

10 张国民,谢铠鹏,梁礼建,缪增华;射频治疗变应性鼻炎42例[J];临床军医杂志;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继军;孙海燕;;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相关因素研究分析[A];中医耳鼻喉学术传承与研究论文汇编[C];2009年

2 刘继军;孙海燕;;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相关因素研究分析[A];第15届全国中医耳鼻喉科学术研讨和继续教育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尹静;谢强;;变应性鼻炎的中西医治疗综述[A];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十六次全国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C];2010年

4 赵菁;;变应性鼻炎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A];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十六次全国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C];2010年

5 朱愉;;近几年研究变应性鼻炎最常用的几种客观指标[A];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十六次全国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C];2010年

6 于兆安;;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变应性鼻炎52例[A];第一届全国变态反应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7 葛妤;;变应性鼻炎对健康的影响及预防[A];全国五官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8 邓华;;国内防治变应性鼻炎的进展[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中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9 韩德民;张罗;黄丹;武阳丰;董震;许庚;孔维佳;暴继敏;周兵;汪审清;王德辉;王秋萍;;11城市变应性鼻炎自报患病率调查[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C];2007年

10 赵岩;张罗;韩德民;刘承耀;;变应性鼻炎评分在变应性鼻炎诊断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变应性鼻炎要与感冒相鉴别[N];保健时报;2008年

2 康琦;变应性鼻炎 工业化助长发病率治疗费用不断攀升[N];中国医药报;2005年

3 陈小飞;变应性鼻炎如何防治?[N];健康时报;2008年

4 木每 本报记者 周芳;秋季预防变应性鼻炎[N];吉林日报;2010年

5 湖北 副主任医师 曾文;何为变应性鼻炎[N];家庭医生报;2005年

6 苏楠 林江涛;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应同防同治[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7 于峰;变应性鼻炎怎么治?[N];大众卫生报;2007年

8 ;益肺通窍法治疗变应性鼻炎[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9 副主任药师 赵民生 (曹秀虹);变应性鼻炎的药物治疗[N];医药经济报;2009年

10 记者 李卫中 通讯员 任晓辉;我国对变应性鼻炎规范化诊断和防治体系的研究正式启动[N];山西经济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钱迪;变应性鼻炎综合诊治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8年

2 罗燕云;MicroRNA-135a对变应性鼻炎小鼠Th1/Th2免疫调控作用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3 唐新业;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在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中作用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4 余少卿;变应性鼻炎基因表达谱及其相关基因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5 陈哲;MicroRNA-466a-3p在小鼠变应性鼻炎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6 谢志海;神经生长因子与变应性鼻炎关系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7 王晓巍;变应性鼻炎对嗅觉的影响及糖皮质激素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8 吕云霞;变应性鼻炎的血清蛋白质组学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9 郎军添;变应性鼻炎补体及补体调节蛋白基因表达、蛋白检测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10 张弘;变应性鼻炎与哮喘气道炎症的异同及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影响[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志连;变应性鼻炎发病与空气污染的相关性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6年

2 付敬敏;西宁地区变应性鼻炎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D];青海大学;2012年

3 王敏;长沙市中小学生变应性鼻炎流行情况调查及影响因素[D];中南大学;2012年

4 张艳宾;张纾难教授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经验总结[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5 万慧娟;NLRP3炎性小体及下游因子IL-1β/IL-18在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D];郑州大学;2015年

6 姚玉婷;鼻敏感方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及干预模型大鼠血清IL-17、IL-10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7 宋任洁;IL-33与变应性鼻炎的相关研究[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5年

8 张冰;PLCE1在变应性鼻炎鼻黏膜中的表达及相关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9 佟雅婧;鼻病序贯疗法对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5年

10 杨阳;山东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的吸入性变应原谱分析[D];山东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731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13731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e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