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西医药论文 >

乳酸杆菌对LPS诱导THP-1细胞炎症性细胞因子释放的调节作用及可能机制

发布时间:2018-01-06 14:27

  本文关键词:乳酸杆菌对LPS诱导THP-1细胞炎症性细胞因子释放的调节作用及可能机制 出处:《南京医科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乳酸杆菌 THP-1细胞 炎性细胞因子 TNF-α NF-κB


【摘要】:背景:乳酸杆菌(Lactic Acid Bacteria)属于肠道正常菌群,参与维持肠道微生态的平衡及调节机体免疫应答。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乳酸杆菌作为一种益生菌,具有多种免疫调节活性。它能够增强NK细胞的杀伤活性、促进IgA的分泌、促进DC的成熟、调节性T细胞的分化和缓解炎症等。此外,乳酸杆菌的细胞成分脂磷壁酸(LTA)、肽聚糖(PGN)、脂蛋白(LP)可以通过结合TLR2介导细胞对乳酸杆菌的识别,而TLR2能够分别与TLR1、TLR6结合形成异源二聚体,介导其对丙酰基LP、乙酰基LP的识别,可能参与了乳酸杆菌刺激THP-1细胞的复杂的信号转导过程。然而,乳酸杆菌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的分子机制目前尚不明确。 目的:观察副干酪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L.para)与嗜酸性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L.acid)对LPS诱导THP-1细胞分泌TNF-α、IL-12P40、TGF-β的调节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分子机制。 方法:(1)先将THP-1细胞在佛波酯(PMA)的刺激作用下活化、分化为巨噬细胞样细胞,再进行LPS诱生炎性细胞因子实验。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LPS处理组、单独L.para处理组、L.para与LPS共处理组、单独L.acid处理组及L.acid与LPS共处理组。提取上述各实验组细胞的RNA组分,以RT-PCR法检测THP-1细胞TNF-αmRNA水平的表达,同时,以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TNF-α、IL-12P40和TGF-β水平的变化。(2)提取空白对照组、LPS处理组、单独L.para处理组、L.para与LPS共处理组、单独L.acid处理组及L.acid与LPS共处理组细胞的全蛋白,以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胞内未磷酸化及磷酸化IκB-α蛋白水平的表达。(3)细胞免疫荧光技术观察NF-κB/P65的亚细胞定位,同时,TransAM核蛋白定量分析法检测THP-1细胞核内NF-κB(P65/P50)的水平。 结果:(1)LPS能显著刺激PMA诱导分化的THP-1细胞分泌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2P40和TGF-β;乳酸杆菌L.para及L.acid单独作用时也能诱导细胞因子TNF-α和IL-12P40的产生,但L.para诱导的水平较低,而L.acid诱导的水平与LPS诱导水平相似,两种乳酸杆菌对TGF-β的诱导水平则均显著高于LPS;而当两菌分别与LPS共同作用于PMA诱导分化的THP-1细胞时,都能显著抑制LPS刺激细胞诱生的TNF-α和IL-12P40,并以L.para的抑制作用更明显,但两种细菌均对TGF-β没有抑制作用,反而进一步促进其分泌。(2)LPS、L.para及L.acid单独作用时,均能使PMA诱导分化的THP-1细胞胞核磷酸化IκBα(p-IκBα)的水平增高、非磷酸化IκB-α水平降低,但L. para的作用相对较弱;而当L.para或L.acid与LPS共同作用时,则显著抑制LPS刺激所诱导的IκB-α的磷酸化。(3)LPS、L.para及L.acid单独作用时,均能使PMA诱导分化的THP-1细胞核内NF-κB(P65/P50)的水平增高,但L. para的作用相对较弱;而当L.para或L.acid与LPS共同作用时,则显著抑制LPS刺激所诱导的NF-κB的核转位作用。 结论:乳酸杆菌L. para、L.acid分别与LPS共同作用时,均能通过抑制LPS刺激细胞所诱生的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2P40的水平而发挥炎症调节作用,这一抑制作用的机制涉及抑制NF-κB信号通路。而且,乳酸杆菌的这一作用在不同菌种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所以,L.para与L.acid的应用对于预防溃疡性结肠炎、Crohn’s肠病等炎症性疾病的发生或缓解患者的炎症状况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Abstract]:Background : Lactic acid bacterium belongs to the normal flora of intestinal tract , participates in maintaining the balance of intestinal microecology and regulates the immune response of organism . More and more research has found that Lactobacillus is used as a kind of probiotics . It can enhance the killing activity of NK cells , promote the secretion of IgA , promote the maturation of DC , regulate T cell differentiation and alleviate inflammation . Objective :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 L . para ) and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 L . acid ) on the secretion of TNF - 伪 , IL - 12P40 and TGF - 尾 in THP - 1 cells induced by LPS . Methods : ( 1 ) The expression of TNF - 伪 , IL - 12P40 and TGF - 尾 in the supernatant of THP - 1 cells was detected by ELISA . The expression of TNF - 伪 , IL - 12P40 and TGF - 尾 in the supernatant of THP - 1 cells was detected by RT - PCR . Results : ( 1 ) The levels of TNF - 伪 , IL - 12P40 and TGF - 尾 in THP - 1 cells induced by PMA were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by LPS . Conclusion : L . para and L . acid ca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inhibiting the level of inflammatory cytokines TNF - 伪 , IL - 12P40 induced by LPS - stimulated cells .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37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维军 ,王华 ,杨坚;益生菌的功效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J];四川食品与发酵;2005年01期

2 杨家军;黄克和;赵治平;卫程武;吴显实;;富硒益生菌对小鼠生长、抗氧化力和肠道菌群的影响[J];食品科学;2009年01期

3 王传芳;苏艳华;杨南;董全江;王莉莉;姜曼;战淑慧;;人胃粘膜乳酸杆菌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年15期

4 孙各琴;佘菲菲;李能;陈豪;;幽门螺杆菌jhp947基因对C57BL/6小鼠致病性研究[J];微生物学报;2009年08期

5 杜奕奇;;微生态制剂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0年01期

6 刘祥;李欣;余倩;张朝武;;幽门螺杆菌载体疫苗研究进展[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8年08期

7 张勇;刘勇;张和平;;世界益生菌产品研究和发展趋势[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9年02期

8 刘祥;潘素华;张朝武;别明江;马洪升;余倩;;乳酸杆菌胃分离株WR22体外抑制幽门螺杆菌黏附胃上皮细胞研究[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06年03期

9 李岩;王江滨;焦健;赵忠岩;张学英;;不同品系小鼠幽门螺杆菌感染实验模型的建立及其病理特征的比较[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7年04期

10 ;Lactobacilli inhibit interleukin-8 production induced by Helicobacter pylori lipopolysaccharide-activated Toll-like receptor 4[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08年3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陈晓华;拮抗幽门螺杆菌益生菌的筛选及其干预机制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2 刘祥;乳酸杆菌膜表达幽门螺杆菌黏附素HpaA的活菌载体疫苗株的构建及保护效果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3 李岩;抗HP嗜酸乳杆菌和抗CagA~+HP噬菌体多肽的筛选及其对HP感染C57BL/6小鼠预防及治疗效应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4 曹力;乳酸杆菌对肉鸡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调节及机理[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金燕飞;饲用纳豆芽孢杆菌微生态制剂的研制与开发[D];浙江大学;2006年

2 任贵强;乳杆菌抗感染及对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6年

3 周超;乳酸杆菌对Hp或Hp-LPS作用下的SGC-7901细胞p38MAPK磷酸化水平和凋亡率的影响[D];四川大学;2006年

4 彭如洁;维生素C、白藜芦醇和大黄素对幽门螺杆菌体外抗菌作用的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7年

5 杨家军;富硒益生菌制剂工业化生产条件及其抑制致病性大肠杆菌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6 段玲;苦豆子总碱及四种单体生物碱对幽门螺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7 顾金;复合微生态制剂对青脚麻鸡饲养效果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8 王峰;幽门螺杆菌感染非抗生素治疗研究进展[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882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13882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0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