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西医药论文 >

人早孕期蜕膜γδT细胞与滋养细胞的交互对话机制

发布时间:2018-01-21 13:25

  本文关键词: 妊娠 母-胎界面 γδT细胞 滋养细胞 IL-10 CXCL16 增殖 凋亡 侵袭 出处:《复旦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生理妊娠类似于同种异体移植。作为同种移植物的胚胎在母体内存活直至分娩,反映母体对胚胎的免疫耐受;母体对胚胎产生免疫排斥则导致妊娠失败。揭示母-胎免疫耐受的确切机制,将对人类自然流产等妊娠相关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并将对移植免疫学和肿瘤免疫学的研究产生推动作用。 母-胎界面主要包括滋养细胞、蜕膜基质细胞、蜕膜腺上皮细胞以及免疫细胞。多年来人们从不同角度研究在母-胎界面发生的生物学事件,以阐述母-胎免疫调节机制。母-胎界面存在大量淋巴细胞,与滋养养细胞紧密接触。由此可见,蜕膜淋巴细胞、蜕膜功能细胞与滋养细胞三者之间必然存在着密切的功能调控,共同参与母-胎免疫调节。蜕膜γδT细胞虽然数量有限,但其功能却不容忽视。我们课题组前期工作以趋化因子和受体为切入点,已经阐明母-胎界面的滋养细胞通过CXCL16/CXCR6这对特异的趋化因子募集γδT细胞到母-胎界面。本研究进一步解析γδT细胞在母-胎界面的调节作用,通过建立人早孕蜕膜γδT细胞和滋养细胞共培养体系,拟阐明蜕膜γδT细胞与滋养细胞之间的相互调节机制。 第一部分 人早孕期母-胎界面γδT细胞表型 目的:分析人早孕期母体内γδT细胞比例变化及表型特征,以及胞内细胞因子的表达。 方法:收集正常早孕妇女以及生育年龄正常非孕妇女外周血和蜕膜(内膜)组织,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外周血及蜕膜免疫细胞中γδT细胞的比例;应用免疫磁珠细胞分选技术分离纯化蜕膜γδT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蜕膜γδT细胞上CD4和CD8以及胞内6个细胞因子的表达(IL-2, TNF-α, IFN-γ, IL-4, IL-10, TGF-β1)。 结果:正常早孕妇女外周血与蜕膜局部γδT细胞数量比正常未孕妇女均明显增多,并且蜕膜γδT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外周血。这些结果提示孕妇体内γδT细胞数量增多与正常妊娠维持有关。分离纯化蜕膜γδT细胞,可获得纯度在95%以上的γδT细胞。蜕膜γδT细胞是CD4-和CD8-双阴性细胞。γδT细胞高水平表达TGF-β和IL-10,低水平表达TNF-α和INF-γ,几乎不表达IL-2和IL-4。 结论:蜕膜γδT细胞产生大量调节性细胞因子,在蜕膜局部形成Th2型优势的免疫微环境,从而有利于母-胎耐受的形成。 第二部分 人早孕期蜕膜γδT细胞对滋养细胞生物学功能的调节作用 目的:探讨人早孕期蜕膜γδT细胞对滋养细胞生物学功能的调控作用。 方法:收集早孕蜕膜组织,分离蜕膜免疫细胞,磁珠分选获得蜕膜γδT细胞。收集早孕绒毛组织,原代分离培养早孕期滋养细胞。建立γδT细胞和滋养细胞的共培养体系,培养48h后,采用BrdU细胞增殖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滋养细胞的增殖情况;采用AnnexinⅤ/PI双染试剂盒,流式细胞术分析滋养细胞的凋亡情况;通过建立transwell体系,分析γδT细胞对滋养细胞的侵袭能力的影响。 结果:蜕膜γδT细胞诱导滋养细胞增殖和侵袭,而IL-10中和性抗体则明显抑制这一诱导作用,但TGF-β的中和性抗体则无此作用;用重组人IL-10处理滋养细胞,则明显促进滋养细胞增殖和侵袭,而重组人TGF-β则无此作用。蜕膜γδT细胞抑制滋养细胞凋亡,而IL-10中和性抗体则明显拮抗这一抑制作用,但TGF-β中和性抗体则无此作用;用重组人IL-10处理滋养细胞,则明显抑制滋养细胞凋亡,而重组人的TGF-β则无此作用。 结论:蜕膜γδT细胞主要通过分泌IL-10促进滋养细胞增殖和侵袭,以及抑制滋养细胞凋亡。因此,γδT细胞可改善滋养细胞的生物学行为,有利于胎盘的形成。 第三部分 人早孕期滋养细胞对蜕膜γδT细胞生物学功能的调节作用 目的:探讨人早孕期滋养细胞对蜕膜γδT细胞的功能调节作用 方法:以滋养细胞和γδT细胞共培养体系为基础平台,添加或者不添加CXCL16中和性抗体和人重组CXCL16细胞因子,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滋养细胞及CXCL16/CXCR6对γδT细胞增殖的调节作用,并分析滋养细胞对γδT细胞颗粒酶B表达的调节作用。采用ELISA分析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TGF-β及IL-10的变化。 结果:滋养细胞能够促进γδT细胞的增殖,而CXCL16的中和性抗体则明显抑制这一促进作用;重组人CXCL16单独处理蜕膜γδT细胞也明显促进蜕膜γδT细胞增殖。滋养细胞或人重组CXCL16均可降调节γδT细胞GrB的表达;抗人CXCL16中和性抗体可拮抗γδT细胞降调解GrB表达的作用。滋养细胞促进γδT细胞产生TGF-β和IL-10。 结论:人早孕期,滋养细胞通过分泌CXCL16促进蜕膜γδT细胞增殖,并产生TGF-β和IL-10增多,形成一个利于妊娠的良性循环;滋养细胞通过分泌CXCL16下调蜕膜γδT细胞颗粒酶B的水平,降调节γδT细胞对胚胎组织的损伤作用,从而维持正常妊娠。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339.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君;刘海意;杜慧;李宇琪;乔福元;;滋养细胞诱导肾小球内皮细胞损伤的机制及细胞因子干预靶点研究[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1年07期

2 颜建英;姜陵;;激活素A和抑制素A在子痫前期和子痫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J];中国妇幼保健;2011年20期

3 刘运洪;孟明耀;解燕华;刘莹;魏传钰;侯宗柳;;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体外诱导培养前后细胞表型与细胞毒活性相关性研究[J];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11年05期

4 李晓玲;朱旅云;赵芳;;脐带Wharton'sJelly中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年32期

5 张宏伟;刘宇;杨野;张强;;c-Fos基因RNA干扰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及迁移的影响[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6 龚文容;赵建华;程正江;;荧光定量PCR对微小RNA的检测及应用[J];襄樊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7 ;来自ATCC的基因靶向工具[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1年08期

8 ;来自ATCC的基因靶向工具[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1年07期

9 ;来自ATCC的基因靶向工具[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1年09期

10 漆洪波;;子痫前期的预测[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微微;王球达;葛锡锐;;抗CD_3、PHA-P及IL-2对LAK细胞培养的生长特性,细胞表型的影响[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五次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2年

2 王红洁;;K562、U937细胞中过表达PTPalpha引起的细胞表型变化和基因、蛋白表达的差异[A];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2006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3 ;传染免疫[A];第七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杨晓红;李华;柳惠图;;蛋白激酶C βⅠ亚类的过表达对NRK细胞表型及生长的影响[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五次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2年

5 江宏兵;田卫东;陈希哲;汤炜;刘磊;李晓东;;诱导颅神经嵴向第一鳃弓外胚间充质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A];2004年中国口腔颌面修复重建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6 蒋敬庭;吴昌平;邓海峰;陆明洋;李敏;徐斌;王赫;吴骏;季枚;赵伟庆;Ning Xu;Peter Nilsson-Ehle;;CIK细胞技术平台的建立及临床应用[A];第九届全国肿瘤生物治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林旭明;赵靖;史伟云;;兔角膜基质细胞培养在羊膜上保持细胞表型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8 白怀;刘兴会;范平;张娟;罗薛峰;;微电场影响滋养细胞迁移行为及机制[A];中华医学会第三次全国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9 周晓宇;刘霞;金小英;彭华;李琦伟;钟少平;邹丽;;血清剥夺对滋养细胞生物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A];2011年浙江省妇产科学学术年会暨“妇产科常见疾病的临床研究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1年

10 龚建明;黄引平;汤彪;陈金霞;周洁;黄艳君;;脂氧素对滋养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的研究[A];2011年浙江省妇产科学学术年会暨“妇产科常见疾病的临床研究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慧灵;妊娠滋养细胞病[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2 史彩霞;恶性滋养细胞瘤危害大[N];大众卫生报;2006年

3 归绥琪;补肾益气方治疗流产机理被揭示[N];中国医药报;2004年

4 吴一福;第四军医大学培养出人胎盘绒毛滋养细胞株[N];中国医药报;2007年

5 张献怀;我国创伤修复研究取得新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9年

6 潘玫;警惕产后绒毛膜癌[N];农村医药报(汉);2006年

7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妇产科 郑惠方;妊娠肝内胆汁淤积娘痒儿更险[N];大众卫生报;2004年

8 记者 应洪舒;围绕胚胎后亚全能干细胞理论的相关研究完成[N];中国医药报;2006年

9 张献怀;我国创伤修复研究和临床治疗获新进展[N];大众科技报;2009年

10 张献怀;我国创伤修复研究和临床治疗取得新进展[N];科技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宁;边缘群细胞在肝癌发生和转移中的作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2 万亚锋;肝细胞癌AFPmRNA转染CD40配体活化的B细胞诱导抗肿瘤免疫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卢燕来;人γδT细胞对A型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及假病毒的免疫应答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4 杨丽娟;Th17细胞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5 熊慧娟;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妊娠及分娩发动中的作用及机制探讨[D];中南大学;2011年

6 周建华;γδT细胞治疗恶性淋巴瘤的临床前研究及SARS-CoV相关中和抗体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7 周瑞;H-T-SCID嵌合体动物模型中EBV诱导的CD8~+NKT细胞抗EBV相关肿瘤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8 孙健;中国地区2371例淋巴组织肿瘤分布特点的分析及原发性肠道T细胞及NK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及分子生物学特点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9 鲍嫣;新型B细胞亚群的发现及其免疫调控功能与机制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10 周静;牙髓、牙周组织中骨髓来源细胞特性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晓芳;细胞间接触在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平滑肌细胞分化中作用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0年

2 季亚娟;冠心病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变化相关性及临床意义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3 林静;CD4+CD25+调节性T细胞对巨噬细胞泡沫化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张新伟;甲型H1N1流感患者临床特点及Th17细胞变化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5 范登轩;人早孕期蜕膜γδT细胞与滋养细胞的交互对话机制[D];复旦大学;2011年

6 张艳;CHL瘤细胞与背景CD4~+T细胞关系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7 刘华;胸腺基质淋巴生成素对肺癌患者辅助性T细胞极化的影响[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8 黄方;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刺激人γδT细胞效应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9 崔莹莹;冻融抗原负载的DC-CIK细胞对SKOV3的杀伤作用[D];山东大学;2010年

10 陶盛能;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再生障碍性贫血之间的关系[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516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14516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3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