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临床实例看躯体与心理的对立与统一
本文关键词: 躯体 心理 对立 统一 出处:《医学与哲学(A)》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健康的内涵包括身体、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明确躯体与心理的对立统一关系有助于维持个体健康。从临床观察出发,以安慰剂效应、安乐死和医生"治病"与"治人"的关系为例,探讨躯体与心理的对立统一关系。安慰剂效应体现了躯体与心理的统一关系,是正反馈;安乐死反映躯体与心理的取舍,体现两者之间的对立关系;"治病"与"治人"则体现了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躯体与心理的对立统一在临床实践中是普遍存在的,符合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
[Abstract]:The connotation of health includes physical,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adaptability, and a clear unity of opposites between body and mind contributes to the maintenance of individual heal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uthanasia and doctors "treating illness" and "treating people" is discussed as an example to explore the unity of opposites between body and psychology. The placebo effect reflects the unity of body and psychology and is a positive feedback, while euthanasia reflects the trade-off between body and mind. The opposites of body and psychology are common in clinical practice and accord with the law of unity of opposites of materialist dialectics.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康复科;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分类号】:R3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臧运森;田侃;喻小勇;贺云龙;;基于生命质量视角的安乐死问题探讨[J];医学与社会;2015年01期
2 林香均;李瑞;;“安慰剂”概念与传统中医学潜在矛盾之反思[J];中国针灸;2013年03期
3 张文彩;袁立壮;陆运青;罗劲;;安慰剂效应研究实验设计的历史和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11年08期
4 李文;;安慰剂效应在临床心理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年08期
5 张莹;黄希庭;;关于安慰剂效应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8年01期
6 杨鑫宇;;传统生死观对安乐死问题的疏解[J];医学与社会;2007年10期
7 李伟波;安乐死问题的哲学诠释[J];襄樊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8 费学辉;SARS治愈后并发股骨头坏死病人的家庭心理护理[J];护理研究;2004年1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宿爱国;宋宿杭;;从临床实例看躯体与心理的对立与统一[J];医学与哲学(A);2017年02期
2 王晓涛;崔学军;王拥军;徐保平;朱森;施杞;;安慰剂效应与安慰剂组学的研究与思考[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6年12期
3 姚海霞;陈安;;“安慰剂效应”分析及其在突发事件参与主体情绪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社会公共安全研究报告;2016年01期
4 赵晨;思金华;李戈;郑文科;王辉;翟静波;田贵华;商洪才;;针刺镇痛临床试验设置安慰对照的分析与反思[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年04期
5 姚红;;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渗透生命教育的三个层次[J];中国卫生产业;2015年16期
6 艾艳珂;王鑫;白文静;吴东宁;何丽云;;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设计质量评价[J];中医杂志;2015年10期
7 徐菲鹏;陈波;陈泽林;;NIH针灸听证会对我国近15年针灸研究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2015年04期
8 朱智佩;李春波;;心理治疗研究中安慰剂的设置和效应(综述)[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4年12期
9 韦耀阳;刘永玲;;丝带技术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4年22期
10 徐倩;石广霞;李兆鑫;王麟鹏;刘存志;;病人期望影响针刺疗效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针刺研究;2014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晶;;从安乐死问题浅谈生命权入宪[J];思想战线;2013年S2期
2 刘建利;;死亡的自我决定权与社会决定权——中日安乐死问题的比较研究[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3 李长兵;彭志刚;;论刑法对医疗技术革命挑战的立法应对[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4 李t$;邵军;;对癌症患者过度医疗的原因与对策探讨[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3年03期
5 刘泽刚;;宪法生命权的界限[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6 王t@;;生命权与安乐死出罪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7 张书帏;;临床“安慰剂效应”的影响因素[J];中国全科医学;2008年09期
8 周丽昀;;安乐死的原本意义与现代意义之争[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张莹;黄希庭;;关于安慰剂效应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8年01期
10 余茂耘;韦传宝;;疼痛神经的传导与调节[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闫俊岭;张立群;王真;;安慰剂效应及其对新药临床实验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1年05期
2 刘经棠;施梦娟;;安慰剂在临床上的应用[J];中级医刊;1982年10期
3 王雪敏,黄守坚;安慰剂和安慰剂效应[J];新医学;1996年12期
4 雨嫣;;钛项圈治病是安慰剂效应[J];健康大视野;2009年08期
5 雪莉·S.王;徐沫涵;;安慰剂的奇迹[J];健康管理;2012年02期
6 萧莉;;让安慰剂效应起作用[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2012年04期
7 李蔓雨;;安慰剂效应:弊大于利[J];大科技(百科新说);2013年06期
8 朱敏捷,王祖承,徐鹤定;安慰剂效应的认识与临床应用[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2年01期
9 张书帏;连榕;;安慰剂效应及其临床应用策略[J];福建医药杂志;2008年01期
10 林凤生;;安慰剂也许能让你感觉好些[J];自然杂志;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文彩;罗劲;;迁移性安慰剂效应影响负性情绪加工的神经基础[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宋秀华;何金彩;;失眠治疗中的安慰剂效应[A];2011年浙江省心身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3 张文彩;罗劲;吴丽丽;;安慰剂效应跨通道模式:从痛觉到情绪的行为和ERP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许珍;安慰剂效应:靠意念就能治病?[N];广州日报;2010年
2 记者 李天舒;安慰剂效应之谜被部分破译[N];健康报;2011年
3 王小龙;安慰剂与反安慰剂效应获实验证实[N];科技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马佳;罗非:安慰剂神奇止痛之谜[N];北京科技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唐闻佳;“安慰剂效应”深陷伦理困境[N];文汇报;2011年
6 李荔;罗劲:破解安慰剂之谜[N];北京科技报;2011年
7 陆志城;安慰剂也有疗效?[N];医药经济报;2002年
8 译 小江;奇妙的安慰剂效应—— 有时比真正的治疗更有效[N];中国医药报;2012年
9 心理学硕士 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 林晓;安慰剂的“安慰”作用有多大?[N];北京科技报;2012年
10 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教授 张维君;使用安慰剂要适度[N];健康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纪建茂;能量饮料果真能“提神醒脑”吗?[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2 刘洪奕;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中安慰剂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D];复旦大学;2013年
3 潘飞豹;预防性治疗偏头痛的临床实验中反安慰剂效应的meta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4999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1499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