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西医药论文 >

以带蒂筋膜瓣为膜诱导骨再生屏障膜的促成骨作用及作用方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24 03:10

  本文关键词: 骨缺损 带蒂筋膜瓣 膜诱导性骨再生 组织工程骨 非细胞型 出处:《河北北方学院》2012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通过比较以带蒂筋膜瓣为引导性骨再生技术屏障膜包裹非细胞型组织工程复合体与单纯植入非细胞型组织工程复合体在超临界缺损修复过程中的试验疗效,研究带蒂筋膜瓣为引导性骨再生技术屏障膜的可行性及其促成骨作用和作用方式。为临床以带蒂筋膜瓣应用膜引导性骨再生技术修复超临界骨缺损提供借鉴。 取50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4~5月龄,雌雄不限,体重2.0~2.5kg。所有动物按数字序号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实验组,每组25只。以50只大白兔右侧尺骨造2cm骨缺损模型,A组植入由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与含骨形态发生蛋白的骨诱导活性材料构建的非细胞型组织工程骨充填骨缺损。B组利用显微外科技术在骨缺损邻近制备一个带有无名血管蒂所属毛细血管网的筋膜瓣(带蒂筋膜瓣),使其呈圆桶状包裹非细胞型组织工程骨。术后肢体未行任何固定,常规喂养及预防感染治疗。拍摄右侧尺桡骨正位X线片(术后4、8、12、16W),动态观察骨缺损修复过程中植入组织工程骨不同时间的影像学特点。于4W、8W、12W、16W时A、B组各处死4只动物取材,观察组织工程骨的表面变化、骨缺损修复情况及周围组织反应,然后将标本制作病理切片,观察带蒂筋膜瓣变化及其周围组织状况,最后依据Lane-Sandhu骨移植物组织学评分法测定两组各时间点新生骨小梁面积占镜下修复区面积的比值比较两组植入物成骨情况。术后8、12、16W,每组3只动物解剖取新鲜尺骨骨干,在BOSE3520-AT型生物力学实验机上进行三点弯曲力学实验,行骨缺损修复区力学刚度测定。最后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处理。根据以上指标及统计学结果了解各组骨缺损修复的愈合情况。除A组1只动物因伤口感染裂开植入物脱出而退出实验后退予以补齐外,其他实验动物一般情况良好,切口愈合佳。4W时,影像学上:对照组x线示植入物纹理清楚,骨断端间隙清晰可见;实验组x线示植入物纹理模糊,截骨断面与植入物间隙已不明显,有少许外骨痂形成;组织学上:对照组交界区纤维结缔组织连接,大量纤维结缔组织长入植入物内部,有散在的软骨细胞,新生骨小梁极少。实验组筋膜瓣形成类似骨膜样结构阻挡周边软组织进入骨缺损修复区处,植入物周边及内部有少许降解且散在发育中骨小梁和软骨细胞团形成,未见明显淋巴细胞浸润。骨形态计量分析及力学方面,实验组在成骨面积和力学强度上均较对照组优异,统计学示有显著性差异(P0.05)。8W时,影像学上:对照组植入物纹理模糊,截骨断面与植入物间隙仍明显,无外骨痂形成;实验组植入物周边有规则阻射影,部分吸收降解,植入物与尺骨断端间隙消失;组织学上:对照组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明显并向新生骨小梁结构内延伸,有散在的软骨细胞团及异物巨细胞反应。实验组植入物表面仍可见半透明的骨膜样组织包裹,膜下骨痂形成且包裹植入物,镜下见植入物内部有发育较成熟的骨小梁骨及软骨组织形成。骨形态计量分析及力学方面,实验组在成骨面积和力学强度上均较对照组优异,且较4W时明显增加,统计学示有显著性差异(P0.05)。12W时,影像学上:对照组有外骨痂形成并包裹植入物;实验组初步形成骨干结构,骨皮质连续,部分髓腔再通;组织学上:对照组骨断端交界区仍有纤维结缔组织,植入物表层有来自周边排列紊乱的纤维性骨痂,深层骨小梁结构形成较少。实验组植入物接近完全降解,其内部及表面有大量成熟骨小梁形成并层状整齐排列,骨髓腔部分再通。骨形态计量分析及力学方面,实验组在成骨面积和力学强度上均较对照组优异,且较八周时明显增加,统计学示有显著性差异(P0.05)。16W时,影像学上:对照组植入物降解较少,再生新骨形成少,骨皮质不连续,髓腔不通;实验组植入物完全降解,正常骨干结构形成,骨髓腔完全再通;组织学上:对照组骨断端交界区纤维结缔组织依然存在,植入物内有发育较成熟的骨小梁,骨髓腔未通。实验组植入物残骸已吸收降解,完全由新骨替代,成熟骨结构形成,骨髓腔再通。骨形态计量分析及力学方面,实验组在成骨面积和力学强度上均较对照组优异,且较12W时明显增加,统计学示有显著性差异(P0.05)。 以带蒂筋膜瓣为引导性骨再生技术屏障膜具有明显促成骨作用,带蒂筋膜瓣为MGBR屏障膜是可行的;筋膜瓣形成管道状结构,机械性的阻碍了纤维结缔组织和周围软组织进入骨缺损部位,保持骨缺损部位有以相对稳定的环境,其促成骨作用具有明显的引导骨再生作用特点;其包裹非细胞型组织工程骨新骨再生现象及成骨明显,与宿主骨连接处愈合快而牢固,且移植骨内部塑形快,能较快地适应宿主骨的力学环境,将两者有机结合可以有效的缩短骨缺损修复时间,对提高成骨的质和量有显著疗效。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北方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36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胡稷杰,金丹,全大萍,钟世镇,陈炅昊,魏宽海,赵洁,裴国献;负载BMP的新型组织工程骨的构建及骨缺损修复实验[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11期

2 黄岚峰,齐欣,刘建国,徐莘香;组织工程引导骨再生膜修复节段性骨缺损[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3年03期

3 杨新明;石蔚;杜雅坤;黄艳平;孟宪勇;邹宇纬;阴彦林;李化光;;骨髓基质干细胞、骨诱导活性材料和两者复合物治疗兔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2008年14期

4 赵明东;潘志宏;朱梁豫;尹望平;董健;;建立桡骨缺损模型:骨缺损标准尺寸的确立[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年02期

5 李亚非;常红星;姚建华;郭永智;张建政;马文辉;时述山;陈喜顺;方崇瑞;沈素华;郭颖;张路松;汪琦;齐立海;王瑞敏;孙国绍;;非细胞型组织工程化异体骨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和红骨髓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7年02期

6 袁治国,陈志信,刘林,吴彬;非细胞型组织工程化骨加自体红骨髓复合植骨修复兔尺骨长段骨缺损的实验研究[J];中华外科杂志;2004年19期

7 杨新明;石蔚;杜雅坤;孟宪勇;阴彦林;;带蒂筋膜瓣包裹自体红骨髓接种的组织工程骨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9年10期

8 杨新明;张磊;孟宪勇;王耀一;石蔚;杜雅坤;胡振顺;阴彦林;;比较带蒂筋膜瓣包裹接种自体红骨髓的组织工程骨修复骨缺损时促血管化成骨与膜诱导成骨作用[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1年06期



本文编号:15286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15286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f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