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西医药论文 >

加减资生汤配方颗粒对肺气肿模型大鼠肺组织及血清IL-4、IL-8、TNF-α表达影响

发布时间:2018-04-04 09:54

  本文选题:肺气肿 切入点:加减资生汤 出处:《中华中医药学刊》2017年11期


【摘要】:目的:研究加减资生汤配方颗粒对肺气肿模型大鼠肺组织及血清IL-4、IL-8、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烟熏结合气管注射脂多糖法造模,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10周。病理切片染色法观察肺气肿模型大鼠给药前后肺、支气管等组织的病理变化。采用PCR结合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肺组织、血清IL-4、IL-8、TNF-α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肺、支气管、血清TNF-α、IL-8、IL-4表发水平显著增强(P0.05);与模型组相比,加减资生汤配方颗粒干预组能显著降低肺气肿模型大鼠肺组织及血清TNF-α、IL-4、IL-8表达水平(P0.05)。结论:加减资生汤干预肺气肿的机制可能与其调节肺组织及血清中TNF-α、IL-4、IL-8表达有关。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duction of students plus Decoction prescription granules on pulmonary emphysema model rats and the serum IL-4, IL-8, TNF- expression. Methods: the model of smoked and intratracheal injection of lipopolysaccharid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model group, low dose group, middle dose group, high dose group, daily administration 1, for continuous 10 weeks. To observe emphysema in rats after administration of pulmonary pathological staining,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bronchial tissues. Using PCR combined with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the lung tissue of rats, serum IL-4, IL-8 level, TNF- expression.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blank group, model group rat lung, bronchus, serum TNF-, IL-8, IL-4 level significantly enhanced (P0.05); compared with the model group, and intervention group Zisheng Tang granule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emphysema model of rat lung tissue and serum TNF-, IL-4,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IL-8 (P0.05). Conclusion: modified Tang Gan therapy The mechanism of preemphysema may be related to the regulation of the expression of TNF- alpha, IL-4, and IL-8 in the lung tissue and serum.

【作者单位】: 金华市中心医院传统医学中心;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基金】:浙江省卫生厅一般项目(2014KYB295)
【分类号】:R285.5;R-3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婧;孙素琴;周群;郁露;;丹参配方颗粒红外无损快速分析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7年08期

2 王中华;;浅述中药配方颗粒的使用方法[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0年06期

3 杨小英;马泽通;党宏万;马小东;;丹参配方颗粒中有效成分的比较[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1年04期

4 付晓燕;;平谷区中医医院中药免煎配方颗粒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J];北京中医药;2011年10期

5 钱鑫;罗干明;徐飞;;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杜仲配方颗粒中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含量[J];中国药业;2012年10期

6 罗文汇;毕晓黎;谭志灿;李素梅;江洁怡;;甘草配方颗粒快速鉴别的初步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3年12期

7 吴立蓉;高卫东;;柴胡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1年06期

8 宝勒德;哈斯花尔;;没药与其配方颗粒的对比研究[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2年01期

9 胡蔓;;中药免煎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的临床疗效对比与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年04期

10 涂瑶生;毕晓黎;谭志灿;罗文汇;李养学;李素梅;彭丽诗;;不同炮制品半夏配方颗粒的红外光谱研究[J];广东药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红;顿建平;;中药配方颗粒在现代化中药房中的应用[A];2010施慧达杯第十届全国青年药学工作者最新科研成果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2 蔡光先;杨永华;黄江波;;中药超微配方颗粒的研制与开发[A];首届中国传统医药国际化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罗文汇;毕晓黎;谭志灿;李素梅;江洁怡;;甘草配方颗粒快速鉴别的初步研究[A];2014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4年

4 毕晓黎;谭志灿;罗文汇;李养学;李素梅;彭丽诗;;不同炮制品半夏配方颗粒红外光谱研究[A];2014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4年

5 涂瑶生;罗文汇;毕晓黎;;白术与麸炒白术配方颗粒红外光谱研究[A];2014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4年

6 陈玉兴;杜铁良;赵自明;;丹参配方颗粒与标准煎剂体外抗血小板聚集药理等效性实验研究[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7 孙秀梅;张兆旺;郭婕;丛龙波;;用半仿生提取法对黄精配方颗粒的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五届中药炮制分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王利丽;;败酱草配方颗粒特征图谱研究[A];2013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三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3年

9 胡昌江;刘俊达;叶茂;李兴华;邓世容;;药效学确定理中汤配方颗粒工艺及其提取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四届中药炮制分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邵家德;朱政中;张克勤;;中药常规煎法所得水溶性浸出物与配方颗粒之量比[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四届中药炮制分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天江药业有限公司 沈平尔;配方颗粒促进中药使用率提高[N];中国中医药报;2012年

2 毛月竹;配方颗粒开创中药服用便捷时代[N];中国中医药报;2013年

3 陈周全;配方颗粒标准制定的十项疑虑[N];医药经济报;2013年

4 贾晓斌 黄丽霞;完善工艺 扩充品种[N];中国医药报;2006年

5 记者 於红焰;第五代智能中药房在成都问世[N];中国医药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徐亚静;中药饮片变革的先驱——配方颗粒[N];中国医药报;2009年

7 记者 刘燕玲;煎中药将成历史[N];健康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吴文辉;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对淫羊藿配方颗粒的系统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6年

2 韩英光;龙胆泻肝配方颗粒抗生殖器疱疹病毒及对树突状细胞功能影响的体外实验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09年

3 刘伟民;决明子配方颗粒制备及提取过程动力学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李家立;连夏配方颗粒对心肌梗死后大鼠心脏自主神经重构的影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5 陈斌;开胃进食汤超微配方颗粒调节胃肠动力作用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07年

6 戴飞跃;开胃进食汤超微配方颗粒对脾虚证胃肠激素调节作用的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蕾;白及配方颗粒质量标准初步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2 陈艳红;苦杏仁配方颗粒含量测定及HPLC特征图谱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3 胡静;白芍配方颗粒质量及体外抗HepG2细胞增殖活性初步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4 李淑玲;黄芪乌梅配方颗粒对GK大鼠血糖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D];甘肃中医药大学;2016年

5 薛乾鑫;法半夏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研究及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的研究[D];广东药科大学;2016年

6 吴蓓丽;木瓜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研究[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6年

7 王迎春;麻黄配方颗粒含量测定及HPLC特征图谱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6年

8 罗永建;炙黄芪配方颗粒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9 高乐;续断“标准煎液”工艺优选及配方颗粒质量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7年

10 巨建云;苦参配方颗粒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7094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17094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c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