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虫神经活动的微流控芯片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10 11:02
本文选题:微流控芯片 + 秀丽隐杆线虫 ;参考:《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博士论文
【摘要】:秀丽隐杆线虫是一种经典的研究发育生物学、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的重要模式动物。由于它仅由302个神经元分工操纵着基本的行为,使其迅速成为理想的用于研究行为与神经活动之间联系的动物模型。但由于它个体很小(体长1毫米),且活体的线虫时刻不停的摆动,科学家们难于用常规的宏观方法将其固定于显微镜视场内进行解剖学分析、微手术操作、神经元荧光成像以及给予微环境局部刺激等研究。传统的方法通常使用粘合剂将线虫粘在琼脂糖平板上,或用麻醉药物麻醉使它保持不动,或使用微吸管吸住头或尾固定住部分的身体等。但是这些方法都存在着耗时、通量低、有损有毒的缺点。如何快速、高通量、无损无毒地固定活体线虫,以进行高分辨率的体内神经元成像研究是一个迫待需要解决的问题。 微流控芯片的出现为固定活体线虫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芯片通道与线虫尺寸的完美匹配以及材料的无毒性、透明、易加工等优势使得它迅速成为线虫研究方法领域中一个快速发展的方向。经过近几年科学家们不断的尝试,双层膜阀和负压侧吸相结合的方法能够很好的固定线虫的身体用于飞秒激光烧蚀和双光子成像研究。但由于这种方法的种种限制,使它仅适用于全身的固定而无法暴露出局部比如头部。而局部的刺激对于研究线虫在应答外围环境变化时单独的某个神经元的特异性反应十分重要,很大程度上排除了神经网络中其它神经元的干扰因素,使生物问题的分析变得简单。也有研究者尝试使用低矮的锥形通道来匹配线虫锥形的头部形状和尺寸,通过挤压头部使神经元保持在成像焦平面上,但也同时引入了卸载困难,通量低的问题。 本文采用一种新型的PDMS梳状微气动阀,通过可控的气动方式使膜向下弯曲或恢复,高通量的固定下层通道中流过的线虫。具有五个固定点的梳妆阀比传统的块阀捕获成功率更高、固定效果更好,更重要的是它允许头部感受器末端暴露于阀外,配合各种用于局部药物活体刺激观察实验。另外,由于它可以直接匹配下层方形直通道使用,可广泛的应用于各种高通量的基于活体线虫固定前提的实验,诸如高通量荧光株系筛选、药物或突变体筛选、神经烧蚀、微注射等。在固定效果方面,通过与胶水固定法比较,本方法能够长期使神经元处于稳定不动的状态,达到与胶水一致的固定效果;并且经过芯片内长时间的固定后仍能保持良好的活性,身体摆动频率、繁殖产卵数目、生命周期等生命体征与未经过芯片固定的线虫保持良好的一致性。说明PDMS梳状微气动阀是一种高效、无损、稳定的新型固定方法。 在稳定固定的基础上,我们搭建了自动进样平台,为进一步的成像实验大大地提高了效率。为研究线虫在液态药物环境下的神经元应答,我们利用双相或多相层流的方式输出切换快速灵敏的药液刺激,改变已固定线虫的头部周围微环境,记录线虫ASH神经元在不同药物、浓度、时长以及单药重复刺激和多路药物切换刺激等情况下的不同反应,并通过野生型与突变型线虫株系的神经元钙信号差异直观而快速的体现突变体的功能缺失。该芯片可广泛应用于高通量突变体筛选或药物筛选、神经网络与不同行为模式之间的联系等方面。为研究线虫在气态药物环境下的神经元应答,我们利用层流的方式输出灵敏的气味刺激,改变已固定线虫的头部微环境,首先记录到线虫URX/BAG神经元在不同浓度氧气水平的反应,其后观察到ASH神经元在低浓度气态辛醇刺激时的应答。该方法首次实现了气体精确局部刺激线虫,为简化和更准确研究气体感受神经网络提供了新思路。 同时,我们也建立了简单的行为芯片模型来研究线虫对气味、光、电、温度的趋向性以及对机械刺激的反应,从行为水平理解线虫神经网络的各种功能,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38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J];;年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莹;申洁;郑春红;庞玉宏;黄岩谊;;高通量集成细胞培养微流控芯片[A];第一届全国生物物理化学会议暨生物物理化学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刘文明;李立;任丽;王雪琴;涂琴;张艳荣;王建春;许娟;王进义;;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的生命分析方法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全国发光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林金明;魏慧斌;刘传森;;微流控芯片质谱联用技术应用于细胞代谢及其相互作用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9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4 刘文明;李立;王建春;王W毨,
本文编号:17309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173092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