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西医药论文 >

肠易激综合征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8-05-25 10:32

  本文选题:肠易激综合征 + 动物模型 ; 参考:《中国医药导报》2016年27期


【摘要】: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功能性肠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临床上的主要治疗原则仍是对症治疗。关于IBS动物模型的研究有很多,最常用实验动物是大鼠与小鼠。模型构建方法较多,有物理化学刺激、心理应激、药物致泻、病原体感染、复合方法及其他方法等。观测指标包括一般情况、肠道敏感性测试、肠道转运功能、病理学检查、相关脑肠肽的检测等。现在的动物模型大多仅从病理生理机制中的某一方面着手,而IBS的发病机制复杂,诱发因素个体化、多样,因此目前的动物模型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局限性,还需进一步研究。本文拟对IBS动物模型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Abstract]: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 is a functional bowel disease, its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have not been fully elucidated. At present, the main principle of clinical treatment is still symptomatic treatment. There have been many studies on IBS animal models. The most commonly used experimental animals are rats and mice. There are many methods to construct the model, such as physical and chemical stimulation, psychological stress, drug induced diarrhea, pathogen infection, compound method and other methods. The parameters included general condition, intestinal sensitivity test, intestinal transport function,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detection of related brain intestinal peptide, etc. Most of the current animal models only start from one aspect of the pathophysiological mechanism, but the pathogenesis of IBS is complex, the inducing factors are individualized and diverse, so the current animal models have different limitations and need to be further studied.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IBS animal models.
【作者单位】: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科;
【基金】:江苏省科技项目(BK20161608) 江苏省中医药科技项目(YB2015039) 中国中医科学院江苏分院项目(JSBN1305)
【分类号】:R574;R-3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远达,萧正伦,罗炜,黄海鹭;新建一种早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动物模型[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0年03期

2 富琦,陈信义;建立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新思路[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3年09期

3 董晓华,张丹参,武海霞;衰老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及评价[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4 彭鹏,杜秀平;肺癌动物模型的制作概况[J];徐州医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5 彭炳蔚,任连坤,吴立文;癫沲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5年10期

6 焦东亮;倪秀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动物模型[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5年10期

7 王斌;武汉;刘恒;;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动物模型在中医科研中的应用[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8 李才锐,姜德咏;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动物模型[J];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2005年01期

9 刘稳;高志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动物模型[J];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6年02期

10 焦剑;刘武;;实验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动物模型的建立[J];国际眼科杂志;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白跃宏;沈晓艳;曹曼林;;慢性骨筋膜室综合征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七届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曹敬丽;黄红云;;痴呆动物模型[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魏玮;;证候动物模型述评[A];中医药中青年科技创新与成果展示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崔轶凡;王庆国;;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对中医药研究的意义及建模方法新思路[A];仲景医学求真(续三)[C];2009年

5 魏玮;;证候动物模型述评[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6 徐国会;励建安;王彤;周士枋;;慢性冠状动脉狭窄及侧枝循环的动物模型[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三届中国康复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1年

7 胡连生;李忠卓;刘海军;张铁民;;肝火上扰型耳聋动物模型的实验初探[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8 苗明三;方晓艳;孙艳红;;气血双虚动物模型的复制[A];首届中国中医药实验动物科技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2年

9 秦任甲;;高黏滞动物模型[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10 张如意;艾厚喜;叶翠飞;李林;;拟抽动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评价[A];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第六届学术会议暨学会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记者 衣晓峰 通讯员 吴丹;新血管内膜增生动物模型研制成功[N];健康报;2013年

2 记者 谭欣;创新建立中医证候动物模型[N];中国中医药报;2013年

3 赵琰 屈会化 王庆国;建立病证结合理想模型的新思路[N];中国医药报;2006年

4 通讯员 朱丹萍 记者 王丹;世界首例ROSA26基因打靶猪模型诞生[N];健康报;2014年

5 罗刚 吴志军;非典科研攻关存在制约因素[N];健康报;2003年

6 记者 白毅;渐冻人症转基因猪模型建立[N];中国医药报;2014年

7 记者 白毅;宿主可产生细菌毒素样蛋白清除微生物感染[N];中国医药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玉芝;玉屏银屑方对湿热证型银屑病动物模型免疫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3年

2 柴亮;自身免疫性内耳病动物模型的建立和凋亡及其相关蛋白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内耳病的表达[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3年

3 朱峰;炎症性肠病免疫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发病机制和药物治疗的探讨[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7年

4 成俊;腰椎融合动物模型的建立及生物力学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5 隰建成;椎间盘源性下腰痛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行为学观察[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6 姜伟洲;基于中医理论的肺阴亏虚、寒邪犯肺证动物模型的建立及相关理论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徐冰;常见人体肿瘤转移动物模型的建立及相关机理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7年

8 袁静;两种微生态学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在抗菌药物残留安全评估中的应用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9 郭淑贞;血瘀证(心肌缺血)动物模型及其相关蛋白质组学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10 郑琴;胶原诱导关节炎伴发抑郁症动物模型的建立及中药干预机理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章敏贵;放射性泪腺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病理生理机制研究及Gadd45 α在其损伤修复中作用的探讨[D];复旦大学;2014年

2 李帅杰;前列腺2μm激光切除术后尿道上皮修复机制研究的动物模型的建立[D];遵义医学院;2016年

3 李金轩;一种新型脊髓压迫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自噬因子beclin1表达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4 张大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物模型的研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1年

5 陶琦;肾脏病动物模型对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指导作用的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6 李春光;猪慢性脑动静脉畸形动物模型的建立[D];大连医科大学;2007年

7 李一鸣;个体化裸鼠荷人肺癌动物模型的基因检测[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8 温海莹;产后多虚多瘀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8年

9 付晓丽;多囊卵巢综合征动物模型与中药干预的文献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王宏坤;单纯腹壁高能爆炸伤合并内脏外露的动物模型的建立与实验观察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331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19331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4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