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像神经元、同感与共享的多重交互主体性——加莱塞的现象学神经科学思想及其意义
本文选题:维多利奥·加莱塞 + 现象学神经科学 ; 参考:《浙江社会科学》2017年07期
【摘要】:将个体独特的"在世之在"转译成他们大脑-身体系统的独特运作方式是未来科学研究的一大系统工程与核心目标。为此,意大利神经生理学家维多利奥·加莱塞及其带领的团队开展了一系列"现象学神经科学"的工作。这些工作借助现象学与神经科学的联姻,系统考察了镜像神经元的功能与同感的神经基础,并将之与胡塞尔、斯坦茵及梅洛-庞蒂等的现象学思想交互阐发。按照现象学神经科学的解读,当我们观察到其他活的个体之时,面对的是他们的一整套表达能力。我们与他人之间是一种"共享的多重交互主体性"。观察到的社会刺激的感觉描述等价于观察者所产生的与动作、情绪和情感有关的身体状态的内部表征,就好像他们自己做了相似的动作或体验了相似的情绪和情感。这为现象学与神经科学对于同感的讨论产生了丰富的启迪。
[Abstract]:The translation of individuals' unique "living in" into their unique brain-body system is a major system engineering and core goal of future scientific research. To this end, Italian neurophysiologist Victorian Galeser and his team have carried out a series of phenomenological neuroscience. With the help of the marriage of phenomenology and neuroscience, these works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the function and the neural basis of identity of mirror neurons, and interacted them with the phenomenological thoughts of Husserl, Stein and Melo-Ponty. According to phenomenological neuroscience, when we observe other living individuals, they are faced with a whole set of expressive abilities. There is a "shared multi-subjectivity" between us and others. The sensational description of observed social stimulation is equivalent to the internal representation of the physical state of the body associated with action, emotion and emotion generated by the observer, as if they had made similar actions or experienced similar emotions and emotions. This has produced rich enlightenment for the discussion of the same feeling in phenomenology and neuroscience.
【作者单位】: 绍兴文理学院心理学系;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象学与神经科学对话中他心问题的重构及其超越研究”(16CZX015)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84-05;R33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磊;;神经科学引领21世纪的知识创新[J];世界科学;2006年12期
2 赵静,赫荣乔,李东风;神经科学与百年诺贝尔奖[J];生物物理学报;2002年02期
3 伍龙军,刘冬梅;神经科学发展中还原论分析方法[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刘力;;中国神经科学十年进程[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11年08期
5 巢乃健;李胜天;;光学技术在神经科学中的应用及其进展[J];生物物理学报;2012年11期
6 潘泓;郭爱克;;90年代的神经科学——计算模型与生物实验的联姻[J];生物科学信息;1990年03期
7 王立根;苏联的神经科学[J];神经解剖学杂志;1991年02期
8 Marcia Barinaga;赵泳根;;推动神经科学的技术进展[J];世界科学;1991年06期
9 杨雄里;;试论神经科学发展的几个特点[J];生命科学;1992年01期
10 杨雄里;对神经科学发展的一点思索[J];神经解剖学杂志;199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欧阳楷;贾文艳;;计算神经科学的任务、方法和特点[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2 沈钧贤;;迎接“人类脑计划”,加强神经信息学研究[A];首届中国神经信息学讨论会摘要[C];2000年
3 刘伟;赫荣乔;;神经信息学之侧面观:神经系统发育的机理[A];首届中国神经信息学讨论会摘要[C];2000年
4 高上凯;高小榕;杨福生;;神经工程学与脑-机接口[A];第一届全国脑与认知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脑研究:沿着“神经”展开[N];科技日报;2005年
2 安然;“读脑时代”即将到来?[N];南方周末;2004年
3 本报记者 王晓坤;人类脑计划让脑活动“看得见”[N];保健时报;2004年
4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汪云九 本报记者 李兰;探索人脑黑箱 意识[N];科技日报;2001年
5 若洁;重塑更棒的大脑不是梦想[N];中国商报;2003年
,本文编号:19618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1961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