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西医药论文 >

转录辅助抑制因子Grg3参与干细胞多能性基因OCT4转录调控机理初探

发布时间:2018-06-06 10:18

  本文选题:P19EC + 细胞 ; 参考:《湖南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摘要】:干细胞(Stem cell,SC)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近年来干细胞领域的研究为疾病治疗提供了崭新思路,极大的推动了基础医学研究的发展。干细胞多能性维持与定向分化过程涉及特定基因表达的开启与关闭,依赖于复杂而精细的转录调控网络。本文以P19EC细胞为体系,对干细胞多能性关键基因OCT4在干细胞分化早期的抑制表达机理作了初步探索。 转录辅助抑制因子Grg3(Groucho-related gene3)属于Groucho辅助抑制因子(corepressor)家族,在胚胎发育及器官形成等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以往的研究表明,由于蛋白序列中不具备DNA结合域,转录辅助抑制因子Grg3通常被能结合DNA的转录因子招募至靶基因的调控区域,进而可能通过改变染色质修饰状态以实现转录抑制功能。本文中使用多种手段考察了Grg3参与多能性基因OCT4转录抑制的机制。Grg3表达水平在P19细胞受维甲酸诱导向神经分化的过程中维持不变,,通过运用Grg3特异性siRNA以及外源Grg3-V5融合蛋白高表达质粒工具,我们发现P19EC细胞中OCT4表达水平受到Grg3蛋白水平变化的调节,高水平的Grg3抑制OCT4表达,干扰Grg3则使OCT4表达水平上升。进一步的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以及CHIP实验证实Grg3对OCT4的表达抑制是通过特异性结合在OCT4启动子-3500bp~-3345bp区域来实现的。 转录因子FoxA1(Forkhead box A1)也叫HNF3α,属于叉头蛋白家族(Forkheadfamily)并参与调节众多生理过程。研究表明FoxA1是P19向神经分化早期的关键因子,且在体外已被证明与Grg3存在蛋白-蛋白相互作用,本文中也通过免疫荧光共定位实验在胞内证实了这一点。OCT4启动子-3500bp~-3345bp区域包含2个FoxA1结合位点,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表明,这2个位点的点突变将使Grg3对该启动子区域活性的抑制作用消失。因此,FoxA1可能是OCT4转录抑制中招募Grg3的关键因子。
[Abstract]:Stem cell sci (stem cell sci) is a group of cells with self-renewal and multi-differentiation potential. In recent years, stem cell research has provided new ideas for disease treatment and greatly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basic medicine. Pluripotent maintenance and directional differentiation of stem cells involve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of specific gene expression and rely on complex and delicate transcriptional regulatory networks. In this paper, the mechanism of inhibition and expression of OCT4, a key gene for pluripotency of stem cells, was studied in P19EC cells at the early stage of stem cell differentiation. Grg3 cocho-related gene belongs to the Groucho corepressor-famil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embryonic development and organ formation and other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due to the absence of DNA binding domains in protein sequences, transcription co-suppressor Grg3 is usually recruited to target gene regulatory regions by transcription factors that bind to DNA. In turn, transcriptional inhibition may be achieved by changing the chromatin modification state.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mechanism of Grg3 involved in the transcription inhibition of multipotent gene OCT4.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Grg3 remained unchanged in the process of P19 cell differentiation induced by retinoic acid. By using Grg3 specific siRNA and high expression plasmid tools of exogenous Grg3-V5 fusion protein, we found that the expression of OCT4 in P19EC cells was regulated by the change of Grg3 protein level. High level of Grg3 inhibited OCT4 expression, and interference of Grg3 increased OCT4 expression. The further double luciferase reporter gene experiment and chip experiment confirmed that the inhibition of OCT4 expression by Grg3 was achieved by specifically binding in the region of OCT4 promoter -3500bpn-3345bp. The transcription factor FoxA1 (Forkhead box A1), also called HNF3 伪, belongs to Forkheadyfamilyfamily family). And involved in the regulation of many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It has been shown that FoxA1 is a key factor in the early stage of P19 neural differentiation and has been proved to have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with Grg3 in vitro. It was also confirmed by immunofluorescence co-localization assay that the region of .OCT4 promoter -3500bpf-3345bp contained two FoxA1 binding sites. The results of double luciferase reporter gene experiment showed that the OCT4 promoter contained two FoxA1 binding sites. The point mutation of these two loci will make Grg3 lose its inhibitory effect on the activity of the promoter region. Therefore, FoxA1 may be a key factor in recruitment of Grg3 in OCT4 transcription inhibition.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3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勇;严缘昌;李逸平;;精原干细胞及其研究进展[J];生殖与避孕;2011年08期

2 李丽娜;;控制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多能性和决定早期细胞命运的信号通路[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1年05期

3 王一阳;;Nanog稳定胚胎干细胞的多能性以及调节生殖细胞的形成[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8年03期

4 李扬;林昌盛;王莉;刘英;牟晓宁;马跃;李凌松;;明胶铺底培养人胚胎干细胞的初步研究[J];科学通报;2009年18期

5 华进联,窦忠英,李松,屈雷;人胚胎干细胞研究进展[J];中国科学基金;2000年02期

6 冯立新;陈向峰;;精原干细胞去分化和多能性的研究进展[J];中华男科学杂志;2009年05期

7 ;维持干细胞多能性关键基因被发现[J];健康生活;2010年07期

8 ;干细胞读本[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00年03期

9 麦庆云;邓捷;彭文林;庄广伦;周灿权;;携带α-地中海贫血基因人胚胎干细胞系的建立[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9年05期

10 山中伸弥;黄燕;;特定因子诱导多能干细胞[J];生命科学;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武艳群;张才乔;;鸡胚原始生殖细胞多能性基因表达的研究[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2 庄淑珍;董武子;窦忠英;;Nanog—维持ES细胞多能性的关键因子[A];全国首届动物生物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华进联;刘雨潇;董武子;窦忠英;;人类羊水源类ES细胞多能性干细胞的分离培养[A];全国首届动物生物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师如意;李莉;张景峰;白银山;张守全;;猪精原干细胞的获取极其多能性的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繁殖学分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5 刘雨潇;华进联;窦忠英;;小鼠原始生殖细胞研究进展[A];全国首届动物生物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曾文先;;精原干细胞与动物转基因新技术[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繁殖学分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7 贺晨;;干细胞研究近况[A];2005年浙江省医学病毒学、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8 熊盛;钱垂文;王一飞;黄立;严玖凤;王小宁;张晓伟;毕志刚;;核苷二磷酸激酶A的异构及机制研究[A];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武艳群;张才乔;;鸡胚胎生殖细胞体内体外分化潜能的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分会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江儒章;葛坚;黄冰;宋革;孙雪荣;张跃红;何媛;;异种嵌合体模型研究恒河猴表皮干细胞分化多能性[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丹;维持干细胞多能性关键基因被发现[N];健康报;2010年

2 白毅 朱江;我国科学家发现决定干细胞多能性关键基因决定簇[N];中国医药报;2010年

3 记者胡德荣;我国科学家培育出猪“万能”干细胞[N];健康报;2009年

4 刘霞;美首次获得濒危物种的干细胞[N];科技日报;2011年

5 冯卫东;无需插入基因也可实现人体细胞重组[N];科技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冯卫东;向左分裂向右分化[N];科技日报;2009年

7 翟晓梅;干细胞研究的伦理学争论[N];科技日报;2002年

8 记者 冯卫东;睾丸干细胞仅具备多能细胞部分特性[N];科技日报;2009年

9 记者 李大庆;“小小”入选《时代周刊》2009年十大医学突破[N];科技日报;2009年

10 常丽君;新方法能控制干细胞按需分化[N];科技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相运;小鼠胚胎干细胞多能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2 吕长荣;诱导成年牛皮肤成纤维细胞为多能性干细胞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3 于淼瑛;重组四因子体外维持cESCs多能性和自我更新以及Lin28对cESCs染色质重塑维持和细胞周期进程的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2013年

4 顾奇;多能性干细胞培养环境和多能性的相关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3年

5 谢仲秋;转录因子Foxm1维持干细胞多能性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6 赵明涛;猪皮肤来源前体细胞多能性的分子机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7 张鑫淼;猪源多能性基因的克隆与猪Oct4基因的重编程功能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2年

8 胡挺松;生殖干细胞与肿瘤干细胞多能性及分裂机制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9 纪光臻;猪诱导多能性干细胞及端粒重编程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10 辛晓玲;特定转录因子诱导新生牛成纤维细胞为多能性干细胞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小玉;小鼠诱导多能性干细胞传代培养中染色体不稳定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2 黄伟;小鼠MSCs多能性及其与颗粒细胞相互影响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许震宇;组蛋白修饰因子CARM1调控人胚胎干细胞多能性分子机制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4 董迪飞;稳定表达转录因子FoxA1或FoxM1对干细胞多能性及其分化潜能影响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5 刘立新;猪胚胎干细胞(EG)嵌合体制作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3年

6 兰杰;牛的成熟配子,体外受精胚以及克隆胚中多能性相关基因5'端区域的甲基化模式[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7 颜桂军;人胚胎生殖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多能性的鉴定[D];扬州大学;2001年

8 周承亮;人Oct4蛋白诱导神经干细胞为iPS细胞的初步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9 凌占业;人与猕猴不同组织多能性干细胞相关基因和标志抗原的表达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10 范彦;基于BAC同源重组技术构建小鼠胚胎干细胞Nanog基因报告体系及其鉴定[D];四川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861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19861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8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