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创伤者的心理弹性及其发展模型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25 01:53
本文选题:意外创伤者 + 心理弹性 ; 参考:《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博士论文
【摘要】:【目的】 以意外创伤者(车祸及工伤)为研究对象,关注其心理弹性的内涵及特点,发生变化过程、心理康复轨迹;揭示意外创伤者的心理弹性水平与其创伤后身心康复进程的关系;聚焦意外创伤者心理弹性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尝试构建可促进伤者心理弹性水平提升的发展模型,为丰富意外创伤者临床心理护理理论及方法提供依据。 【方法】 1.应用文献分析法,探讨意外创伤者心理弹性的发生机制及用于指导本研究的理论依据。 2.采用混合性研究方法中的同时或三角相互验证设计方法(Concurrent design ortriangulation, parallel design),质性与量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收集资料。量性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心理弹性量表、医学应对量表、大五人格量表、自我效能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为测评工具,,收集280例意外创伤者的心理弹性、压力应对、人格、自我效能、社会支持、生活满意度等资料。采用SPSS16.0软件对调查性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应用相关分析探讨意外创伤者的心理弹性与人口统计学及创伤相关特征变量、人格特质、压力应对方式、自我效能、领悟社会支持、生活满意度的相关性。应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探讨以上变量对伤者心理弹性总分的解释力。质性研究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23位意外创伤者进行深度访谈,研究其心理弹性的发生变化过程及心理康复轨迹,进而分析意外创伤者心理弹性的相关因素。 3.基于理论研究,量性研究及质性研究的结果,初步构建意外创伤者心理弹性发展(干预)模型。 【结果】 1.在文献分析及理论研究基础上形成指导本研究的理论框架。 2.量性研究结果:①意外创伤者心理弹性的平均值为66.22±13.49(n=280)。②意外创伤者的心理弹性未呈现其人口学特征的显著差异;与其创伤客观严重程度(ISS评分)呈负相关(r=-0.170,P 0.01)、创伤后康复治疗时间呈负相关(r=-0.166,P 0.01)。③意外创伤者的心理弹性与其人格特征有关,其中与大五人格中的开放性(r=0.313,P 0.01);外倾性(r=0.248,P 0.01);责任感(r=0.248,P 0.01)均呈正相关,但与其宜人性、神经质不相关。④意外创伤者的心理弹性与其自我效能(r=0.454,P 0.01)呈显著正相关、与社会支持(r=0.295,P0.01)、生活满意度(r=0.259,P 0.01)呈正相关;伤者的心理弹性与其压力应对方式相关,其中与回避式应对呈正相关(r=0.178,P 0.01);与屈服应对呈负相关(r=-0.275,P 0.01)。⑤意外创伤者心理弹性的主要预测因子为自我效能、屈服应对、创伤后康复治疗时间、创伤客观严重程度(ISS评分)、社会支持和大五人格的责任感维度,各相关变量可解释心理弹性影响因素的31.4%(校正了其他因素后,adjusted R2=31.4),其中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和大五人格的责任感维度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屈服应对、创伤后康复治疗时间、创伤客观严重程度(ISS评分)具有负向预测作用。自我效能对伤者的心理弹性发展具有显著预测作用,可单独解释心理弹性所有变量(影响因素)的20.4%。 3.质性研究结果:①意外创伤者心理弹性的内涵及特点包括:接受变化、个体能力、忍受压力、社会支持、未来希望5个主题。②意外创伤者心理弹性发生变化的过程可概括为:痛苦悲伤期、接受期及重整康复期。③意外创伤者心理弹性的相关因素包括个体因素(乐观、自信、担当、幽默、控制力)和环境保护性因素(社会支持、医院卫生资源支持、应对方式)。④意外创伤者心理弹性的危险因素主要概括为:①疾病相关症状;②康复效果的不确定感;③对未来的担忧。 4.以质性研究和量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初步形成意外创伤者心理弹性发展模型。 【结论】 1.我国意外创伤者的心理弹性整体水平偏低。 2.意外创伤者的心理弹性受其创伤客观严重程度(ISS评分)、人格特征、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影响,其中与ISS评分、创伤后康复治疗时间呈负相关,与大五人格中的开放性、外倾性、责任感均呈正相关,但与其宜人性、神经质不相关。意外创伤者的心理弹性与其自我效能、社会支持、生活满意度均呈正相关;意外创伤者的心理弹性与其压力应对方式有关,其中与回避式应对呈正相关,与屈服应对呈负相关。 3.意外创伤者心理弹性的主要预测因子为自我效能、屈服应对、创伤后康复治疗时间、创伤客观严重程度(ISS评分)、社会支持和大五人格的责任感维度。其中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和大五人格的责任感维度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屈服应对、创伤后康复治疗时间、创伤客观严重程度(ISS评分)具有负向预测作用。自我效能对伤者的心理弹性具有显著预测作用。 4.意外创伤者心理弹性的要素包括:接受变化、个体能力、忍受压力、社会支持、未来希望。 5.初步构建的意外创伤者心理弹性发展模型,有望为进一步开展意外创伤者心理弹性的干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Abstract]:Purpose of the project
Taking accidental trauma ( accident and injury ) as the object of study , it is concerned with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sychological elasticity , the process of change and the track of psychological recovery ;
To reve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sychological elasticity level of accidental trauma and the process of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recovery after trauma ;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sychological elasticity development in patients with accidental trauma ;
Try to construct the development model which can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psychological elasticity of the injured person , and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clinical psychological nursing for the rich accidental trauma .
Methodology
1 .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psychological elasticity of accidental trauma and to guide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is study .
2 . We collected 280 cases of accidental trauma by using SPSS 16.0 software , and analyzed the psychological elasticity , stress response , personality , self - efficacy , social support and life satisfaction .
3 .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oretical research ,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 the psychoelastic development ( intervention ) model of accidental trauma was preliminarily constructed .
The result is not valid .
1 .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guiding the study is formed on the basis of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theoretical research .
2 . Results : 鈶
本文编号:20639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206397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