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H1N1流感重组病毒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本文选题:重组病毒 + HN流感 ; 参考:《药物分析杂志》2016年07期
【摘要】:目的:针对流感病毒感染宿主机体的作用机制,建立以甲型H1N1流感A/California/04/2009(H1N1)为靶点的重组病毒模型,并对其应用进行探索。方法:通过将表达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HA、神经氨酸酶NA及敲除外壳基因、复制基因并带有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HIV~(-1)质粒共转染至293T包装细胞,产生以HA[A/California/04/2009(H1N1)]和NA[A/California/04/2009(H1N1)]为膜蛋白,HIV~(-1)(p NL4-3.Luc.R-E-)为核心的重组病毒。通过该重组流感病毒模型评价阳性对照化合物(奥斯他韦、奥斯他韦酸)、中和血清以及板蓝根药材提取液对重组病毒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奥司他韦、奥司他韦酸抑制重组病毒p NL+HA04+NA04的IC50为1.07×10-8 mol·L~(-1)和1.82×10-9 mol·L~(-1);中和血清的IC50为1∶320~1∶640;中药板蓝根提取液的IC50为1.91×10-5 g·m L~(-1)。结论:奥斯他韦、奥斯他韦酸、中和血清及板蓝根提取液对于重组病毒的活性有抑制作用,提示所构建的重组病毒模型可用于上述作用机制药物的筛选和评价。
[Abstract]:Aim: to establish a recombinant virus model targeting A / H1N1 influenza A / California / 04 / 2009 (H1N1) and to explore its application. Methods: HIV ~ (-1) plasmids expressing influenza virus hemagglutinin (HA), neuraminidase (na) and knockout gene were co-transfected into 293T packaging cells by replicating genes and carrying luciferase reporter gene. Recombinant viruses were produced with HA [A / California / 04 / 2009 (H1N1)] and na [A / California / 04 / 2009 (H1N1)] as the membrane protein HIV-1) (p NL4-3.Luc.R-E-. The recombinant influenza virus model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positive control compounds (oseltamivir, oseltamivir acid), neutralizing serum and Radix Isatidis extract on the recombinant virus activity. Results: the IC50 of the recombinant virus pNL HA04 NA04 was 1.07 脳 10 ~ (-8) mol / L ~ (-1) and 1.82 脳 10 ~ (-9) mol / L ~ (-1) for oseltamivir and oseltamivir acid respectively, the IC50 for neutralizing serum was 1: 320 ~ 1: 640, and the IC50 for Radix Isatidis extract was 1.91 脳 10 ~ (-5) g / L ~ (-1). Conclusion: oseltamivir, oseltamivir acid, neutralizing serum and Radix Isatidis extract can inhibit the activity of recombinant virus.
【作者单位】: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基金】:国家药典委员会国家药品标准提高研究(670)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青年研究发展基金(2012A12) 化药制剂质量评价关键技术研究课题(2015ZX093030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03194)
【分类号】:R373.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陈素珍;李瑾翡;曾秋敏;吴燕虹;;板蓝根提取液抗病毒活性的生物评价方法研究[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5年02期
2 王雪;杨巧丽;史玉柱;刘燕;王林林;姚华;黄华;;中药抗流感病毒作用及机制的研究概况[J];中国医药导报;2012年33期
3 李波;朴晋华;;中药生物活性质量控制的思考[J];中国药品标准;2012年01期
4 杨子峰;王玉涛;秦笙;招穗珊;赵韵诗;林青;关文达;黄群娣;莫自耀;李楚源;钟南山;;板蓝根水提物S-03体外抑制甲、乙型流感病毒感染的实验研究[J];病毒学报;2011年03期
5 程妍;李祥;陈建伟;何立巍;王莹莹;;板蓝根有效部位的抗病毒药效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6 张超;曹颖莉;钟武;肖军海;郭颖;;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细胞水平评价体系的建立[J];药学学报;2010年03期
7 孙琴;肖小河;金城;鄢丹;;中药质量控制和评价模式应多元化[J];中药材;2008年01期
8 杨海霞;李晓眠;;板蓝根提取液体内抗流感病毒作用的研究[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彦霖;罗剑;张媛;刘倩;高华;;甲型H1N1流感重组病毒模型的建立及应用[J];药物分析杂志;2016年07期
2 黄婉怡;王新华;;融合中医理论的中药抗流感研究思路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年13期
3 杨建昕;李峰;李娜;刘雯;张美玲;张天锡;;板蓝根抗病毒活性成分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年07期
4 国欣;胡小龙;王月荣;杨子峰;王玉涛;李征途;胡坪;;板蓝根多糖的系统分离纯化与组成分析[J];中草药;2016年09期
5 刘昌孝;陈士林;肖小河;张铁军;侯文彬;廖茂梁;;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中药产品质量控制的新概念[J];中草药;2016年09期
6 杨妮娜;王灿红;赵应红;;傣药灯台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质量控制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成药;2016年03期
7 陈振华;刘苏珍;周斌;刘红宁;杨明;;浅谈中药质量标准现状与几种质量评价方法[J];时珍国医国药;2016年03期
8 黄浩晟;;板蓝根在养羊业中的应用[J];广西畜牧兽医;2016年02期
9 玛热古丽·苏甫尔;阿吉古丽·苏甫尔;;汉黄芩素对流感病毒感染肺泡巨噬细胞炎症相关因子的影响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年11期
10 邹毅;周敏;;抗病毒中药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年S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健;张会敏;石俊英;;金银花防治流感病毒模型血清蛋白组学的初步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1年11期
2 万巧凤;顾立刚;殷胜骏;葛东宇;李根茂;;黄芩苷对FM1肺炎小鼠肺组织细胞凋亡FAS/FAS-L系统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1年11期
3 何子华;付阳劲;韦兰萍;何蓉蓉;栗原博;杨耀智;陈建新;;黄芩苷与利巴韦林联用体内外抗流感病毒作用[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1年11期
4 潘f蘤,
本文编号:21030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2103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