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西医药论文 >

肝X受体下调BAFF表达的分子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8-09-18 21:20
【摘要】:研究背景:B细胞活化因子(B cell activating factor belonging to theTNF family,BAFF)是TNF家族的成员之一,它是B淋巴细胞表达的重要致炎因子,BAFF的过表达与多种疾病(如白血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抑制BAFF的表达和/或相关的生物学功能,对BAFF相关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核受体超家族成员肝X受体(liver X receptor,LXR)是典型的核受体。作为一个多功能转录因子,其可通过调控诸多靶基因的表达而发挥调节代谢和抗肿瘤功能。近年研究表明,抗炎作用是LXR的一项新功能,但其抗炎机制还亟待阐明;尤其是关于LXR是否可通过下调BAFF来发挥抗炎作用,目前未见报道。阐明该问题,将为深入揭示LXR的抗炎机制积累新的理论资料,乃至为探索以BAFF为靶点防治炎症的新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目的:探讨LXR对BAFF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 研究方法及结果:选取人B淋巴细胞系的Namalwa细胞和Daudi细胞为模型,用LXR的特异性激动剂GW3965处理24h后,,经RT-PCR和Real-time PCR技术证实LXR可在转录水平上抑制BAFF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显示LXR可在蛋白水平上抑制BAFF的表达。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实验证实LXR可抑制BAFF基因启动子的转录活性,且该抑制作用与BAFF基因启动子区的-1082~-361区域关系密切。经电泳迁移阻滞实验(Electrophoresis mobility shift,EMSA)实验和染色质免疫沉淀(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 assay,ChIP)实验证实,LXR可抑制转录因子NF-κB的结合活性,提示LXR可能通过负性调节NF-κB信号通路来抑制BAFF的表达。用LXR的特异性激动剂GW3965灌胃喂养小鼠一周后,取脾脏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证实LXR可下调小鼠脾脏组织中BAFF的表达。 结论:LXR激动剂处理B淋巴细胞系后可使BAFF mRNA和蛋白的表达呈剂量依赖性降低,且该下调作用的可能机制是抑制了NF-κB信号通路。动物实验显示LXR可在小鼠体内下调BAFF的表达。
[Abstract]:Background: (B cell activating factor belonging to theTNF family,BAFF, a member of the TNF family, is a member of the TNF family. It is an important inflammatory factor in the expression of B lymphocytes and is associated with many diseases such as leukemia. Rheumatoid arthritis (RA) is closely related to development. Therefore, the inhibition of BAFF expression and / or related biological function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BAFF related diseases. Liver X receptor (liver X receptor,LXR, a member of the nuclear receptor superfamily, is a typical nuclear receptor. As a multifunctional transcription factor, it can regulate metabolism and antitumor function by regulating the expression of many target genes. Recent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is a new function of LXR, but its anti-inflammatory mechanism needs to be clarified, especially whether LXR can play an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by down-regulating BAFF, which has not been reported at present. The elucidation of this problem will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further revealing the anti-inflammatory mechanism of LXR and for exploring new measures to prevent and treat inflammation with BAFF as its targe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LXR on BAFF expression and its mechanism. Methods and results: Namalwa cells and Daudi cells of human B lymphocytes were selected as models. After treated with LXR specific agonist GW3965 for 24 hours, RT-PCR and Real-time PCR techniques confirmed that LXR could inhibit the expression of BAFF at the transcriptional level. Western blot analysis showed that LXR could inhibit the expression of BAFF at protein level. The detection of luciferase reporter gene confirmed that LXR could inhibit the transcriptional activity of BAFF gene promoter, and the inhibitory effect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region of -1082 ~ (-1) -361 in the promoter region of BAFF gene. Electrophoretic migration arrest assay (Electrophoresis mobility shift,EMSA) and 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 (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 assay,ChIP) assay confirmed that LXR could inhibit the binding activity of transcription factor NF- 魏 B, suggesting that LXR may inhibit BAFF expression by negatively regulating NF- 魏 B signaling pathway. Mice were fed with GW3965, a specific agonist of LXR, for one week. RT-PCR and Western blot assays showed that LXR could down-regulate the expression of BAFF in spleen of mice. Conclusion the expression of BAFF mRNA and protein decreased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after the treatment of B lymphocyte cell line with the agonist of 1: LXR, and the mechanism of this downregulation may be the inhibition of NF- 魏 B signaling pathway. Animal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LXR could down-regulate the expression of BAFF in mice.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39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小琴;BAFF及其受体BAFF-R与SLE的关系[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2004年05期

2 徐海燕,邱玉华;BAFF信号的免疫调节作用[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2004年05期

3 徐海燕,邱玉华;BAFF信号与疾病[J];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2003年06期

4 冯玉梅,冯怡,马清钧;B淋巴细胞激活因子研究进展[J];生命的化学;2003年04期

5 陈麟凤,何凤田,李蓉芬,钟小林,张艳,高会广,吉清;重组人可溶性B淋巴细胞激活因子的制备及活性分析[J];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2004年05期

6 陈麟凤,何凤田,李蓉芬,钟小林;重组人BAFF_(134~285)的克隆及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05年03期

7 何凤田,郑英如,高会广,李蓉芬,郑汉其,吉青,江渝,陈敏,钟小林;重组人BAFF_(112-285)的制备及活性分析[J];免疫学杂志;2003年03期

8 居忠亮,臧敬五;B细胞激活因子研究进展[J];现代免疫学;2005年03期

9 鞠少卿,仲人前,王惠民,孔宪涛;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及其受体与疾病的研究进展[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年06期

10 吉清,钟小林,高会广,李蓉芬,彭家和,何凤田;B细胞活化因子的纯化和复性参数的优化研究[J];重庆医学;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Regulation of BAFF-R receptor gene expression in multiple myeloma cells via an NF-κB site on its promoter[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A role of both NF-κB pathways in expression and transcription regulation of BAFF-R gene in multiple myeloma cells[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3 何小舟;徐海燕;宋广来;邱国强;钟敏;屠筠;刘青;陈颖娣;巢志复;;BAFF分子在部分肾移植受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异常高表达及其可能的生物学意义[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4 鞠少卿;张冬雷;倪红兵;苏建友;施健;王惠民;孔宪涛;仲人前;;实时荧光定量测定人B细胞激活因子受体-BAFF-R基因表达水平[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王芹;李进;宋力;刘强;唐卫生;穆传杰;樊飞跃;;IRM-2小鼠全长cDNA文库构建及鉴定[A];第八次全国医学遗传学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2009年医学遗传学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6 王芹;李进;宋力;刘强;唐卫生;穆传杰;樊飞跃;;IRM-2小鼠全长cDNA文库构建及鉴定[A];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第14届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Xinying Ji;;CD8α+DC新基因的克隆,功能鉴定与药物研发[A];全国第十一届生化与分子药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康乐;姚东璧;胡庭俊;曾芸;韦英益;李跃华;;天门冬多糖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A];纪念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分会成立30周年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华东区第十九次中兽医科研协作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谢勇;胡思隽;周南进;龚燕锋;刘东升;周小江;吕农华;王崇文;;小鼠Hp感染和根除后Tim-1及Tim-3表达的变化及其与Th免疫反应的关系[A];第九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专题报告论文集[C];2009年

10 侯国存;陆江阳;王宏伟;刘茜;田光;杨毅;;CCR7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小鼠脾脏树突状细胞迁移变化中的作用[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冯卫东 刘霞;科学家构建出可模拟血液的人工蛋白[N];科技日报;2009年

2 梅进;改良植物基因研制抗艾滋蛋白[N];大众卫生报;2009年

3 记者 毛黎;科学家成功利用光亮控制蛋白活性[N];科技日报;2008年

4 ;《细胞》发表裴钢院士最新研究成果[N];上海科技报;2009年

5 浙江台州医院营养科 何晓琴;补蛋白一周仨鸡蛋[N];健康时报;2009年

6 刘霞;科学家发现天然抗流感蛋白[N];科技日报;2009年

7 记者 赵凤华 通讯员 王怀民;我科学家“看清”PTB蛋白是如何致癌的[N];科技日报;2010年

8 记者 姜明 通讯员 孟兆熙;京津科学家成功解析“肥胖蛋白”基因[N];工人日报;2010年

9 哈尔滨医科大学特聘教授 史家岚 整理 衣晓峰 许延庆;乳黏素 一种新的生物探针[N];健康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梁庆华 邱德生;非法生产使用水解毛发蛋白应予严厉打击[N];中国食品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效娟;B细胞活化因子在ITP中的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戴廷军;特发性炎症性肌病的分子免疫病理诊断及分子免疫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李畅;调节因子Act1对多发性骨髓瘤中BAFF通路的调节作用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4 赵丽丹;BAFF、CD200、调节T细胞与Th17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中的意义初探[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5 许书倩;调节性树突状细胞在ITP发病中的意义及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6 徐海燕;人BAFF基因转染细胞及其单克隆抗体的生物学特性[D];苏州大学;2005年

7 孙丽娟;Withanolide类成分的活性筛选及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实验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8 高新谱;白喉毒素/人B细胞活化因子融合蛋白对人急性白血病BALL-1细胞杀伤作用实验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9 王玉忠;scFvCD20负载antagomiR155治疗EAMG的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10 刘凯;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和初发结核病患者免疫分子标识的筛选[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庞书英;条纹斑竹鲨和鲫鱼BAFF基因的克隆和性质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黄艳;肝X受体下调BAFF表达的分子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3 张玉芝;BAFF在B细胞恶性血液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4 杨璐淼;基于TACI和BAFF结构的BAFF拮抗肽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5 余炎林;BAFF通过活化NF-KB在鼻息肉发病机制中的作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彭肖;长春新碱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研究及对外周血BAFF/BAFF-R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2年

7 赵阳;可溶性BAFF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表达及其致病作用机制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2年

8 刘俊庆;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B细胞活化因子的表达及其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9 王茹;BAFF与TACI相互作用功能结构域及关键氨基酸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2年

10 孟祥斌;BAFF受体TACI融合蛋白的表达纯化与功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2491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22491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4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