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形态学及其耐药性研究
[Abstract]:Objective: (1) to observe the morphological changes of the biofilm of Candida albicans at different stages by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and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2) to study the change of drug resistance during the biofilm formation of Candida albicans. Methods: (1) the biofilm model of Candida albicans was established by slide method and labeled with fluorescent probe FITC-ConA. The morphological changes of biofilms at different stages were observed by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2) Microdilution method was used to detect the free state of Candida albicans by NC-CLS.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 of fluconazole at 4h BF and 48h BF Results: (1) the typical BF, of Candida albicans could be formed on the cover glass. By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the cell number and 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 matrix of Candida albicans biofilm increased with time. A typical biofilm structure was formed at 48h. (2) the resistance of Candida albicans to fluconazole was increased with the maturation of biofilm, and the MIC value of resistance to fluconazole was as follows: 48h free state of BF4h BF, and the differences among the thre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1) the in vitro biofilm model can be constructed by glass cover method, and it can be detected by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2) the resistance of Candida albicans increases with the maturation of biofilm.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
【分类号】:R37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郭练;耿可婷;刁伟坚;张淑婷;吴赤蓬;;臭氧液和常规药物治疗法对阴道微生态内环境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1年06期
2 亓庆国;Micheal. D. Lafleur;;药物流出泵基因在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耐药性产生机制中的作用[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9年02期
3 吴达山;;102株女性阴道白色念珠菌药敏试验及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8年11期
4 陈佳;宋建新;;铜绿假单胞菌和白假丝酵母的跨界相互作用[J];微生物与感染;2010年03期
5 李伟,杨如;特比萘芬治疗复发性念珠菌外阴阴道炎46例疗效观察[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2年06期
6 郑录清;张洪文;徐艳;陈蒲香;王丽琼;;单核巨噬细胞在小鼠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中作用的研究[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7年10期
7 牛战琴;郑海雅;石一复;;甘露糖结合受体在阴道上皮细胞抗念珠菌中的作用[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8年05期
8 王栾玲;谢招艳;黄风友;;高浓度臭氧溶液治疗女性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J];现代医院;2010年02期
9 刘华,周中华,喻华,颜英俊,王蓉,古义俞;260株念珠菌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蕴;高春明;;念珠菌感染70例病原菌分类及耐药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周友珍,魏扬;扶达联合达克宁栓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05年09期
3 陈海英;;医用臭氧治疗仪治疗阴道炎的应用研究[J];当代医学;2011年36期
4 陈木林;;438例念珠菌鉴定分离及临床药敏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09年11期
5 杨梦琪;杨帆;;白色念珠菌生物膜的形成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J];广东药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6 曾跃飞;张水娥;;295例真菌感染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J];海南医学;2007年10期
7 陈丽妹;陈燕;辛娜;郭俊英;;肿瘤患者酵母菌感染的菌种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8年04期
8 高晓坤;钱震东;张妤;黄丽;潘晓龙;查会芳;刘三宝;钱泽平;朱向阳;;铜陵地区2006年度深部真菌感染监测[J];江西医学检验;2007年06期
9 陈冰玉;顾敏;;256例真菌感染及药敏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年13期
10 魏宏莲;时东彦;乔秀玲;;假丝酵母菌感染现状与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J];临床荟萃;2010年1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魏;基因型、pH环境、二相性对阴道白假丝酵母菌粘附性及抗真菌药物敏感性的影响[D];暨南大学;2011年
2 陈开森;BALB/c小鼠系统感染白色念珠菌的免疫功能探讨[D];江西医学院;2005年
3 李克跃;使用不同时间头孢哌酮对大鼠肠道真菌增殖和肠道真菌移位的影响[D];遵义医学院;2009年
4 张晓梅;白假丝酵母菌的耐药分析及其与抗氰呼吸的相关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5 杨蓓;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形态学及其耐药性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秀华;;臭氧液治疗阴道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重庆医学;2009年20期
2 陈方淳;林梅;;念珠菌感染菌种的变迁及耐药现象的研究进展[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07年05期
3 阮国涛;临床微生态学研究进展[J];海南医学;2001年01期
4 陈凤佳,陈美莲;臭氧治疗细菌性阴道病132例的临床观察[J];河北医学;2005年11期
5 亓庆国;周学东;杨德琴;肖晓蓉;刘正;;白假丝酵母菌药物流出泵基因在生物膜中表达的动态研究[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7年04期
6 陈瑜;酵母样真菌药物敏感试验研究进展[J];临床检验杂志;1998年03期
7 张之烽,夏永泉;52株白色念珠菌药敏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1999年03期
8 薛凤霞;念珠菌外阴阴道炎的诊断[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0年04期
9 孙东平,张爱娟,卢平,方志杰,蒋爱琴,李红召,庞延军,陆玉晶;臭氧对细菌杀灭作用的初步研究[J];生物学杂志;1999年05期
10 李启欣;陆烨大;;50株白色念珠菌的药敏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辉,赵迎超,顾东明,黄庆华,曹雪芹;甲型链球菌与铜绿假单胞菌对白假丝酵母菌生长及粘附影响的体外观察[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4年03期
2 郑世伦;施万球;李肇熙;韦家槐;余克伦;;大肠杆菌耐药性研究——Ⅱ在人工药物诱导下产生耐药性和停止药物作用后获得的耐药性消退现象观察[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1982年04期
3 郑丛龙;刘晓伟;林苗;周成英;齐金燕;;纳豆杆菌对白假丝酵母菌的拮抗作用[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7年04期
4 李秀丽;仲学龙;廖万清;陈裕充;;隐球菌生物膜的构建、结构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7年02期
5 周村建;邓永键;郝飞;钟白玉;王鲁;李永平;;菌丝相白假丝酵母菌长片段基因表达系列分析文库的构建及结果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6年13期
6 王萍;董群;厉荣玉;;白假丝酵母菌分离和鉴定方法的探讨[J];皖南医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7 李磊;;野生株阪崎肠杆菌的生化分型与耐药性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8年09期
8 王萍;厉荣玉;董群;;白假丝酵母菌DNA提取方法的研究[J];热带医学杂志;2008年12期
9 项明洁;彭奕冰;徐炜新;张华;陈华;刘明;沈楙;倪语星;;白假丝酵母菌随机扩增多态DNA分型及其流行趋势分析[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7年01期
10 靳颖;刘锦;张明华;张华;;白假丝酵母菌感染及分型方法的研究进展[J];武警医学院学报;2009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卫光;王一兵;王炜;朱其凤;常艳群;;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研究[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2年
2 柳林欣;吕一欣;曾辉;袁小瑜;陈方平;;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内病原菌分析与耐药性研究[A];第13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11年
3 曾科文;李广洲;;294例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研究[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第十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3年
4 杨泉海;;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耐药性研究[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5 王倩;欧阳金鸣;;外科ICU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分子流行特征及耐药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6 姜平;陈东进;冯柏;王巍;李洪敏;;煤工尘肺结核病耐药性研究[A];中国防痨协会全国学术会议大会学术报告[C];2001年
7 孙光成;;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8 熊辉;郑波;吕媛;;急诊科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的耐药性研究[A];第8届全国抗菌药物临床药理学术会议暨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成立三十周年论文集[C];2010年
9 黄昕;吴安华;龚瑞娥;王曼平;;听诊器污染的细菌与耐药性研究[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第十一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10 张建芳;徐修礼;樊新;孙怡群;王静;郝晓柯;;铜绿假单胞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与耐药性研究[A];第五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淑军;徐兵河:责任让我不断求新[N];人民日报;2006年
2 记者 张洁 通讯员 胡晓云 金慧敬;随州一成果通过省级鉴定[N];湖北日报;2006年
3 王雪飞;找出对付艾滋病急需关键技术[N];健康报;2003年
4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呼吸科 印洁邋施毅;要关注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菌耐药[N];健康报;2008年
5 李毕忠 徐绍刚;抗菌材料:制品适用性是推广关键[N];中国化工报;2004年
6 ;喹诺酮类药物研究的主要动向[N];中国医药报;2003年
7 苑海震;加大工作力度 精心组织实施 全面提高艾滋病救助工作水平[N];河南日报;2007年
8 柯易;不断提高艾滋病防控技术水平[N];科技日报;2003年
9 记者 牛思远;抗“超级细菌”中药5年内或面世[N];南方日报;2010年
10 高艳霞 首席记者 高扬;科研协作打造重点专科医院[N];牡丹江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少英;奶牛源性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年
2 庄道民;抗HIV药物体外药效学研究关键技术的建立和应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9年
3 王蓓;支原体在性传播感染中的作用及其耐药机理研究[D];东南大学;2007年
4 赵红霞;奶牛子宫内膜炎致病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年
5 于录;葡萄球菌多重耐药转运蛋白NorA介导的氟喹诺酮耐药性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2003年
6 肖华;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应用于单细胞分析和多药耐药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7年
7 席美丽;食源性革兰氏阴性肠道病原菌PFGE分型和大肠杆菌耐药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8 傅庭焕;抑制核转录因子活化逆转胃癌细胞株耐药性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9 王彦;Cap1p和活性氧参与白念珠菌耐药性产生的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10 杜艳;整合子相关的细菌多重耐药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甜;鱼源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高冬生;61株鸭源鸡杆菌部分耐药基因及其与耐药性关系的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1年
3 辛伟涛;一株锦鲤腐皮病病原菌对常见消毒剂及其八种中草药的耐药性研究[D];天津农学院;2012年
4 王晓秋;淮南矿区尘肺结核患者结核分枝杆菌L型感染及耐药性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5年
5 杜加法;大肠杆菌对恩诺沙星耐药性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6 郑慧莉;四平市儿科抗生素应用状况调查及葡萄球菌耐药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郑云鹏;幽门螺杆菌的耐药性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8 赵亮;呼吸道感染中白假丝酵母菌细胞外水解酶和耐药性对菌株毒力的影响[D];福建医科大学;2007年
9 徐鸿博;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产ESBLs的基因型及耐药性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10 陈敏;主动外排系统介导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3518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2351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