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上皮细胞编码microRNAs在轮状病毒感染及肠道耐受中的作用与相关机制研究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第三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37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辉龙;雷震;吴尔苗;胡艳;吴石金;;1,2,4-三氯苯对蚯蚓生长和表皮及肠道超微结构的影响[J];生态毒理学报;2011年03期
2 闻镍;张双庆;朱凌;于敏;李佐刚;;P-糖蛋白最新研究进展[J];中国药事;2011年07期
3 惠锋明;茆达干;蒋进;;DNA疫苗的运送载体——减毒霍乱沙门氏菌[J];免疫学杂志;2011年08期
4 胡光春;杨月莲;刘辉;于志刚;刘岚铮;;阪崎肠杆菌致病性及致病机理研究进展[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1年08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芳宁;Tammy Bui;杨增岐;;以轮状病毒感染的猪小肠上皮细胞为模型研究轮状病毒和益生菌对肠上皮细胞屏障功能的影响[A];第四届第十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动物微生态企业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黄鸿眉;程茜;;双歧杆菌抑制轮状病毒感染肠上皮细胞IL-8、TNF-α分泌的研究[A];首届中国西部营养与健康、亚健康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王裴;陈传莉;李牧;王凤君;;肌球蛋白轻链激酶介导的缺氧后肠上皮屏障功能紊乱[A];第八届西南五省一市烧伤整形学术会议暨贵州省医学会烧伤整形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黄鸿眉;程茜;;双歧杆菌对轮状病毒感染肠上皮细胞IL-8、TNF-α分泌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5 贾震易;秦环龙;;钙离子阻断剂防治肠上皮细胞缺血缺氧损伤的相关基因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一届全国营养支持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6 李晓鲁;彭毅志;袁志强;太光平;陈渝;;含人HSP72重组腺病毒制备及其在肠上皮细胞中的表达[A];全国烧伤创面处理、感染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7 陈军;肖光夏;;烧伤血清对培养大鼠肠上皮细胞间黏附连接的影响[A];第五届全国烧伤救治专题研讨会烧伤后脏器损害的临床救治论文汇编[C];2007年
8 陈军;肖光夏;吴泽志;秦健;;烧伤血清刺激对大鼠肠上皮细胞粘弹性影响的初步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六届全国烧伤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9 李晓鲁;袁志强;彭毅志;;重组腺病毒介导的HSP70转染对肠上皮细胞缺氧再复氧的保护作用[A];全国烧伤创面处理、感染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10 彭曦;冯晋斌;尤忠义;王裴;汪仕良;;不同营养支持对烧伤大鼠肠上皮细胞线粒体呼吸功能的影响[A];全国烧伤创面处理、感染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刘冬梅;本市呈现轮状病毒感染高峰[N];天津日报;2008年
2 夏洪平;轮状病毒有药治了[N];健康报;2006年
3 李薇薇邋吴蓓;深圳口岸发现轮状病毒感染入境患儿[N];中国国门时报;2008年
4 ;轮状病毒性胃肠炎的诊断与治疗[N];农村医药报(汉);2006年
5 王金宝;严防猪冬腹泻的暴发[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7年
6 景峰;长期腹泻不能见泻止泻[N];医药经济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施艳燕;提防秋季腹泻[N];苏州日报;2005年
8 王雪飞;诺瓦克病毒陌生的“熟脸儿”[N];健康报;2006年
9 元茵;硝唑尼特治儿童轮状病毒腹泻有效[N];中国医药报;2006年
10 河北省雄县人民医院 蔡玉卯 张嘉珊;孩子腹泻别禁食[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芳宁;益生菌对轮状病毒感染和腹泻的保护机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2 庾庆华;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调节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3 柏干荣;失血性休克大鼠肠上皮细胞线粒体DNA COX基因、表达和功能改变及Rg1干预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3年
4 朱亚勤;三叶草肽Ⅲ(TFF3)调节肠上皮细胞核转录因子NF-κB及其新的负反馈调节子扭蛋白Twist的机制:TFF3与肿瘤坏死因子作用的比较[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5 邹晓防;卡巴胆碱对大鼠肠上皮细胞缺血再灌流和氧化应激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7年
6 王敏;基因优化的表达人轮状病毒重组腺病毒免疫效果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8年
7 常公民;NF-κB信号通路在中子辐射致肠上皮细胞损伤中的调控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1年
8 李建明;线粒体在活性氧诱导肠上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D];第三军医大学;2002年
9 刘琳娜;大黄多糖对肠上皮细胞损伤的修复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10 钟世顺;双歧杆菌分泌型粘附素体外调节肠上皮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实验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记;肠上皮细胞编码microRNAs在轮状病毒感染及肠道耐受中的作用与相关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2 程芬;新生儿轮状病毒感染的临床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袁芳芳;热打击致肠上皮细胞损伤机制的中西医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4 任小梅;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致胃肠外脏器损害的临床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5 王国丽;肿瘤坏死因子-α对肠上皮细胞通透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刘行;HIF-1α在IFN-γ及TNF-α协同引起肠上皮屏障功能损害中的作用[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7 邱银荣;轮状病毒感染胆管上皮细胞对HMGB1表达及释放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林海;吡那地尔对严重烧伤大鼠肠上皮细胞线粒体功能的保护作用[D];第三军医大学;2004年
9 李廷栋;轮状病毒结构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其类病毒颗粒的体外组装[D];厦门大学;2009年
10 杨文平;类胡萝卜素体外模拟吸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3657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2365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