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血吸虫热休克蛋白60 kDa的免疫原性及保护性研究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immunogenicity of heat shock protein 60 kDa (SjHSP60) of Schistosoma japonicum and to evaluate its immunogenicity and its possible mechanism. Methods the B cell epitopes of SjHSP60 were predicted by online bioinformatics software. Specific antibody levels and lymphocyte proliferation were detected after immunizing BALB/c mice with SjHSP60 to evaluate their immunogenicity. Further, the immune protective effect was observed by attacking infection experiment. Finally, CD4~ CD25~ regulatory T cell (Treg) and CD4~ CD25~-T cells were co-cultured in immunized mice. The inhibitory function of CD4~ CD25~ Treg cells was detected by cell proliferation test. Results the bioinformatics predic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many dominant regions of B cell epitopes in SjHSP60. SjHSP60 could induce specific antibodies in mice (P0.01). The spleen cells were also induced to proliferate (P0.01) and secrete IFN- 纬 (P0.01). But the attack infection test showed that the worm load (P0.05) and egg load (P0.05) did not decrease significantly in SjHSP60 immunized mice. Co-culture in vitro showed that SjHSP60 could significantly enhance the immunosuppressive function of mouse CD4~ CD25~ Treg cells (P0.01). Conclusion SjHSP60 can play a "double-edged sword" effect on host immune system, that is, it can induce the specific anti-infection immune response and enhance the immunosuppressive function at the same time, thus weakening its immune protection.
【作者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1861)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15KJB310007)
【分类号】:R3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玲;;我科学家公布日本血吸虫“基因天书”[J];发明与创新(综合版);2006年07期
2 ;抑制一种酶的活性可致日本血吸虫死亡[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3 何毅勋,彭辛午;日本血吸虫发育的扫描电镜观察[J];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83年04期
4 黄左钺,励正康,邱云,王琴美;呼吸在日本血吸虫能量代谢中的作用[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87年03期
5 张萍;;日本血吸虫的采集、固定和保存法简介[J];寄生虫病防治与研究;1995年03期
6 帅连云,曹建平,仇锦波;日本血吸虫纯净活虫卵的制备[J];镇江医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7 沈际佳,蒋作君,余新炳,汪渊,汪学龙,吴忠道,周青;日本血吸虫线粒体大亚基核糖体基因的亚克隆、测序及同源性分析[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0年04期
8 王文实,李雍龙;日本血吸虫细胞凋亡及其诱导的研究[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0年05期
9 吴忠道,余新炳,徐劲,曹爱莲,罗建威,熊小燕,耿岩;日本血吸虫细菌人工染色体文库的初步构建(英文)[J];广东寄生虫学会年报;2000年00期
10 卞国武,余新炳,吴忠道;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成虫表达序列标签的获取及分析[J];广东寄生虫学会年报;2000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程国锋;林矫矫;冯新港;傅志强;苑纯秀;周元聪;蔡幼民;;日本血吸虫性别发育蛋白质组研究[A];中国蛋白质组学首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2 王欣之;矫矫;石耀军;冯新港;苑纯秀;金亚美;;日本血吸虫7d童虫消减cDNA文库的构建及测序分析[A];第二届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沈际佳;蒋作君;余新炳;汪学龙;王维;;编码日本血吸虫10.6KD膜蛋白基因的克隆、测序及表达[A];中国动物学会第六届全国青年寄生虫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4 夏艳勋;林矫矫;赵传壁;陈益;贺桂芬;;日本血吸虫性别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及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畜牧兽医生物技术学分会暨中国免疫学会兽医免疫分会第七次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周立;荣秋亮;王业富;;日本血吸虫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A];2012年湖北生物产业发展高端论坛暨湖北省生物工程学会2012年度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2年
6 杨胜辉;刘碧源;刘彦;周东明;曾庆仁;曾铁兵;喻容;蔡力汀;张顺科;方会龙;;端粒酶催化亚单位基因经双嗜性逆转录病毒载体导入日本血吸虫体外培养细胞的研究[A];全国寄生虫学与热带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叶向群;;钉螺体内叶巢外睾吸虫与日本血吸虫对抗性的研究[A];中国动物学会第八次全国寄生虫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8 陆珂;苑纯秀;朱传刚;石耀军;李浩;刘金明;林矫矫;;日本血吸虫膜蛋白重组抗原免疫小鼠的保护力评估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孔娟;冯正;徐斌;邓王平;鞠川;胡薇;;日本血吸虫腺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各虫期转录和表达情况的研究[A];全国寄生虫学与热带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徐斌;冯正;鞠川;许学年;莫筱谨;邓王平;孔娟;胡薇;;日本血吸虫金属蛋白酶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及其对小鼠的免疫保护性研究[A];全国寄生虫学与热带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记者 陈卫东;日本血吸虫基因组测序完成[N];科技日报;2009年
2 通讯员 彭振 记者 程守勤;抑制一种酶的活性可致日本血吸虫死亡[N];健康报;2012年
3 记者 曹玲娟;我科学家公布日本血吸虫“基因天书”[N];人民日报;2006年
4 记者 章迪思 实习生 周惠婷;血吸虫基因“天书”全球发布[N];解放日报;2006年
5 岳阳;国内生物信息平台首发大规模基因组数据[N];中国医药报;2006年
6 记者 谢军;我国首次向全球公布日本血吸虫基因组工作框架图序列数据[N];光明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洪炀;日本血吸虫童虫在不同敏感性宿主体内差异表达蛋白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2 刘昒;日本血吸虫骨形成蛋白分子的鉴定和功能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3 武闯;日本血吸虫免疫球蛋白结合蛋白质组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4 刘锋;人CD34+造血干/祖细胞和日本血吸虫的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5 何原;日本血吸虫酚氧化酶基因结构及其功能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6 徐静玮;日本血吸虫抗原诱导巨噬细胞极化的分子证据[D];南京医科大学;2012年
7 朱传刚;日本血吸虫疫苗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8 陈岩勤;白头翁总皂苷对日本血吸虫及其宿主的作用和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9 胡雪梅;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线粒体相关蛋白分子及其抗原表位的克隆和免疫保护作用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1年
10 唐桂霞;日本血吸虫虫源抗原与抗原递呈细胞的相互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宇清;感染日本血吸虫引起宿主循环MicroRNAs表达变化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2 刀金威;日本血吸虫凋亡抑制因子SjBIRP功能的初步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3 刘艳涛;日本血吸虫表膜蛋白SjOST48的初步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4 马帅;日本血吸虫TOR基因克隆表达及生物学功能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5 赵登云;日本血吸虫虫卵及相关抗原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6 杜晓峰;日本血吸虫入侵宿主过程中关键尾蚴蛋白酶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7 赵波;吡喹酮(PZQ)衍生物对日本血吸虫PZQ抗性虫体的生物学效应及PZQ抗性虫体蛋白质组学分析[D];苏州大学;2015年
8 华梦晴;日本血吸虫Nanos蛋白的基因定位与功能初步鉴定[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9 邵延靖;日本血吸虫Vasa3基因定位与功能的初步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10 卞超蓉;日本血吸虫不同虫株的群体遗传学分析[D];苏州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3853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2385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