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采用高蛋氨酸饲料致兔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结合球囊损伤腹主动脉致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相关研究,为进一步进行药物干预实验提供实验模型。 方法 1.实验动物:健康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32只,体重2.0~2.5kg,购自兰州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2.建立模型:使用2%的L-蛋氨酸饲料喂养新西兰大耳白兔,2周后再以球囊损伤造成腹主动脉内膜损伤,喂养12周来建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3.动物分组:将32只新西兰大耳兔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球囊损伤组;蛋氨酸喂养组;模型组(2%L-蛋氨酸饲料+腹主动脉球囊损伤)。 4.观察指标:①四个组分别于0周、2周及12周时抽血测定血同型半胱氨酸浓度;②四个组分别于12周末时抽血测定血脂(即TG、Tc、LDL-c、HDL-c、Ox-LDL)浓度;③四个组分别于12周末时抽血测定MMP-9及NF-κ B的浓度;④观察四个组12周末时腹主动脉大体标本油红O染色结果;⑤观察四个组12周末时腹主动脉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 结果给予2%L-蛋氨酸颗粒饲养2周后,兔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增高(P 0.05),此时予腹主动脉内膜球囊损伤,12周后在兔损伤血管段形成了特有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并且同时相对于单纯给予腹主动脉内膜球囊损伤及2%L-蛋氨酸颗粒饲料的兔粥样斑块面积更大、内膜损伤更严重。 1.四个组分别于0周、2周及12周时的血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实验0周时,32个样本中血清Hcy符合正态分布,,正常值范围为4.03~15.11μmol/L,各组之间Hcy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周时,蛋氨酸组和模型组的Hcy水平较正常组和损伤组显著升高(P 0.05);12周时,各组Hcy水平与2周时相当(P0.05)。 2.四个组分别于12周时血清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因子的测量:与对照组比较,蛋氨酸组和模型组兔血清Ox-LDL值显著升高(P0.05),蛋氨酸组和模型组兔血清Ox-LDL值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损伤组兔子血清Ox-LDL未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各组兔子血清MMP-9,VCAM-1均无显著性升高(P0.05)。 3.半定量检测各组兔腹主动脉组织中MMP-9, NF-κ B水平:与对照组比较,球囊损伤组、蛋氨酸组、模型组兔腹主动脉组织中MMP-9显著升高(P0.05),三组之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球囊损伤组、蛋氨酸组、模型组兔子腹主动脉组织中NF-κB显著升高(P0.05),三组之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4.各组兔腹主动脉粥样斑块形成情况(油红O染色):正常组兔腹主动脉内膜表面光滑,油红O不着色。球囊损伤组兔可见内皮剥脱和内膜增生相间,以血管分支开口处尤为明显,表面无油红O着色。蛋氨酸组兔腹主动脉表面有小面积红染的脂肪斑块形成,粥样斑块面积占4.6%左右。模型组兔腹主动脉内膜表面不平,可见鲜红色脂质条纹和斑块,面积9.6%左右。蛋氨酸组与模型组粥样斑块面积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5.各组兔腹主动脉病理改变(H.E染色×100):对照组兔腹主动脉内皮平整,血管平滑肌细胞排列整齐。球囊损伤组兔腹主动脉内膜增厚,中层VSMC排列紊乱,内膜/内中膜厚度百分比29.7%左右。蛋氨酸组兔子内膜增厚,内膜/内中膜厚度百分比32.5%左右。模型组内膜增厚,内膜/内中膜厚度百分比43.1%左右。蛋氨酸组与模型组的内膜/内中膜厚度百分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结论 1.采用高蛋氨酸颗粒饲料喂养新西兰大耳白兔2周可形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其浓度和12周时相当。 2.球囊损伤腹主动脉可启动并形成动脉粥样硬化,但仅能形成纤维斑块,即通常所说的硬斑块,而联合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导致脂肪斑块,即通常所说的软斑块。 3.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为致兔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4.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球囊损伤腹主动脉两种因素共同作用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软斑块,建模周期较短,如果实验时间延长至3-6月,可形成更为典型的大面积软斑块模型。 5.本实验制作的动物模型可以作为传统药物和转基因药物干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所致软斑块的模型。 6.兔高同型半胱氨酸血及腹主动脉内膜球囊损伤引起的氧化应激反应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机制。 7.兔高同型半胱氨酸血及腹主动脉内膜球囊损伤引起的血管重塑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机制。 8.兔高同型半胱氨酸血及腹主动脉内膜球囊损伤引起的内皮损伤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机制。 9.兔高同型半胱氨酸血及腹主动脉内膜球囊损伤引起的炎症反应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机制。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宁夏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543.5;R-3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启宝;马维青;;胰岛素抵抗与血管内皮功能紊乱的研究进展[J];安徽医药;2009年04期
2 姜亚秋;郭晓林;谭岩;;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炎性介质的变化及意义[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年02期
3 孟磊,高炜,赵春玉,薛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引起家兔动脉硬化[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1年06期
4 马建党;卢超;;急性心肌梗塞介入治疗前后Hcy变化及临床意义[J];当代医学;2009年18期
5 陈晓军;;常见动物的实用采血方法[J];中国畜牧兽医;2011年06期
6 李莉;陆国平;;同型半胱氨酸、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07年03期
7 刘守钾;杨智承;刘苑;谭毓治;;动脉粥样硬化中单核细胞招募与泡沫细胞形成[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9年11期
8 赵秀欣;张微微;;动脉粥样硬化诊治研究的若干进展[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0年09期
9 陶军;杨震;;血管损伤与修复研究进展[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年02期
10 柴锡庆,苏安英,曾瑞红,张永红,温进坤;炎性标志物在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的变化及其意义[J];中国全科医学;2002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徐承启;中国人群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的分子遗传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胡翠竹;Ghrelin对尼古丁诱导血管内皮细胞VCAM-1及IL-8表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韩建科;通络干预对过劳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保护作用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
24254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2425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