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西医药论文 >

六味地黄丸联合bFGF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9-06-21 15:00
【摘要】:目的:通过细胞生物学技术,探讨分离、培养、纯化和鉴定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的方法,观察滋补肝肾中药六味地黄丸联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体外诱导大鼠B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作用,探索获得较高比例神经元样细胞的诱导方法。 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分离法分离、培养SD大鼠BMSCs,以纯化的BMSCs为研究对象,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生长增殖状态,MTT法检测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对第3代细胞进行表面标志物CD44、CD34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鉴定BMSCs。鉴定后,第3代细胞经bFGF预诱导24小时后按空白组、bFGF组、六味地黄丸组、bFGF+六味地黄丸组分别加入相应诱导液进行诱导,观察细胞形态变化;诱导培养7天,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相关标志物巢蛋白(Nesti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 结果:1.采用全骨髓贴壁分离法获得原代BMSCs,随多次换液弃悬浮细胞传代弃其它贴壁细胞后得到纯化的BMSCs.经分离培养的第3代细胞增殖旺盛,具有较好的活力,利于诱导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显示CD44呈阳性表达,CD34呈阴性表达。 2.生长良好的第3代BMSCs经bFGF预诱导24小时后与空白组相比,细胞数量增多,立体感增强;各组BMSCs分别以不同诱导液进行诱导,2-3天细胞胞体收缩,形成圆形、不规整的锥形或三角形;4-5天,部分细胞逐渐伸出突起,多为2-3极,呈现较典型的神经元样细胞形态;6-7天,神经元样细胞数量增多,bFGF+六味地黄丸组更为明显。空白组细胞形态1-3天未出现明显改变,但生长速度明显减慢,其后出现老化、死亡脱落。 3. bFGF组、六味地黄丸组和bFGF+六味地黄丸组均有Nestin、NSE、GFAP阳性表达,bFGF+六味地黄丸组各指标阳性率高于bFGF组、六味地黄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经全骨髓贴壁分离法分离、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逐渐纯化,细胞活性较高、生物学性状稳定,适于做进一步研究。 2.六味地黄丸能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定向分化,六味地黄丸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诱导可获得较高比例的神经元样细胞。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methods of separation, culture, purific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 in rats by cell biology technique. BFGF was used to induce the differentiation of BMSCs into neuron-like cells in vitro, and to explore the induction method of high-scale neuron-like cells. Methods: BMSCs of SD rats were cultured by full-bone marrow adherent separation. BMSCs from SD rats were cultured. The morphological changes of cells, growth and proliferation of BMSCs were observed, and the growth curves of the cells were detected by MTT method. 4. CD34 immune cell chemical staining method for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BMSC and s. after the identification, the third generation cell is pre-induced for 24 hours through the bFGF, and the corresponding inducing liquid is added into the blank group, the bFGF group, the six-flavor rehmannia pill group, the bFGF + Liuwei Dihuang pill group, and the change of the cell morphology is observed; and the induction culture 7 The expression of Nestin, neuron-specific enolase (NSE) and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GFAP) was detected by immunocytochemical staining. Dida. junction Fruit:1. The primary BMSCs were obtained by using the full-bone marrow adherent separation method, and the purified BM was obtained after the cells were discarded and the other adherent cells were discarded. SCs. The third generation of cells isolated and cultured has vigorous proliferation and has better activity and is beneficial to induci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of CD44 and the negative of CD34 were positive in the immunocytochemical staining. 2. In the third generation BMSCs with good growth, the number of cells increased and the three-dimensional effect was enhanced after 24 hours of pre-induction with bFGF. BMSCs were induced by different induction liquid, and the cell bodies of each group were contracted to form a circular, irregular cone or triangle. 4-5 days, some of the cells gradually protrude, most of which are 2-3 poles, presenting more typical neuron-like cell morphology;6-7 days, the number of neuron-like cells is increased, and bFGF + Liuwei Dihuang Wan The group was more obvious. The cell morphology of the blank group did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 in 1-3 days, but the growth rate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and then the aging was observed. 3.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of Nestin, NSE and GFAP in the bFGF group, the Liuwei Dihuang pill group and the bFGF + Liuwei Dihuang pil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bFGF group and the Liuwei Dihuang pill group. (P0.0 5) Conclusion:1. The 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can be gradually purified by the whole bone marrow adherent separation method, and the cell activity is high and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 is stable. 2. Liuwei Dihuang Wan can induce the directional differentiation of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to neuron-like cells, and the combination of Liuwei Dihuang Wan and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can be obtained.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3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萍,宋林,李振强;bFGF对大鼠骨髓基质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4年03期

2 江和碧,卓本慧,代英,瞿平,李廷玉;bFGF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转化及机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3 朱晓峰,张晓梅,刘玉芳,徐忠烨,巢红艳,郑学胜;EGF、bFGF、BDNF对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作用[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2年06期

4 李云玲,陈笛,王璐,江和碧,卓本慧,梁熙,李廷玉;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体外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11期

5 刘雪平,姚红,窦建明,张捷,赵跃然,焦玉莲;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研究[J];山东医药;2003年31期

6 黄永连,周明成;bFGF治疗手指末节指腹缺损[J];临床医学;1996年03期

7 王金环,浦佩玉;脑肿瘤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研究进展[J];天津医药;1999年02期

8 石歧兴,白晓军,郭洪新,李芳,刘同才,张铭铮;膀胱癌中VEGF和bFGF表达的意义[J];实用肿瘤学杂志;2000年04期

9 陈志军,王颖,王志宏;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小面积烧伤创面愈合中的应用[J];天津药学;2001年05期

10 阴金波,周政,刘俊,杨辉,张可成,宋业纯;bFGF cDNA重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表达[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沁慧;王光义;;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Nestin及bFGF表达的影响[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2 杨卓欣;卓缘圆;;电针对脾虚型幼鼠脑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3 于虎;张国新;李艳;车永哲;母义明;;重组Tβ4调节bFGF和TNF-α表达促进糖尿病大鼠皮肤损伤愈合[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陈彪;陈廖斌;秦俊;汪晖;Jaques Magdalou;;bFGF及相关细胞因子转染对人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的作用[A];全国第十二届生化与分子药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赵忠芳;吕仁荣;霍然;傅洪滨;徐广琪;马少林;;口服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瘤患者bFGF的变化[A];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会议、中国人民解放军整形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全国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耿琪瑛;孙喜平;孙奎;冯立国;;基因重组bFGF在烧伤创面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六届全国烧伤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7 孙黎光;于卉影;彭博;张颐;刘宁;王晓鹏;;PKB介导的bFGF对肝癌细胞周期素A表达的影响[A];第七届全国酶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8 王硕;林晓;沈岚;梁爽;徐德生;冯怡;丁侃;;麦冬多糖通过诱导S1P、bFGF表达保护缺血心肌生存及促进血管生成作用[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9 王华利;;注射川芎嗪(TMP)对大鼠肌腱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诱导的Ⅰ型胶原产生的抑制[A];第6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刘铭雅;魏盟;虞勇;赵强;王春生;唐耀亮;蔡乃绳;;心包液和血清中bFGF浓度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关系[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暨南大学医药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李校X 姚成灿;bFGF肌肤“装修”揭秘[N];医药经济报;2001年

2 暨南大学医药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李校坤博士;第二个基因工程一类新药[N];医药经济报;2001年

3 蒋明;脂肪组织中提取分化神经元样细胞[N];科技日报;2004年

4 蒋明;PLA细胞可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N];中国医药报;2004年

5 SFDA南方所时每医药信息有限公司 宗云岗;一类新药市场通道遭遇障碍[N];医药经济报;2004年

6 姚晓黎 张成 卢锡林;中山大学研究显示:可用参芪液诱导hMSCs治疗脑梗死[N];中国医药报;2006年

7 王玮琴;周惠君;中药在肿瘤血管抑制中的作用[N];中国医药报;2004年

8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 北京天坛医院 王忠诚邋院士;神经修复的生力军——神经干细胞[N];健康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闫良生邋通讯员 曹咏;众专家探秘重大医学难题[N];河南日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闫良生 通讯员 曹咏 郭凯民;勇攀医学科技高峰 解决重大医学难题[N];河南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丹;bFGF单抗抗血管新生及抗肿瘤作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2 焦磊;慢病毒携带bFGF基因对兔颈内动脉瘤壁的修复及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3 吴庆文;帕金森病抑郁与睡眠障碍及神经元样细胞诱导分化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4 刘东宁;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视网膜神经细胞诱导分化和体内移植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7年

5 王少云;转染bFGF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SIS构建组织工程皮肤治疗兔2型糖尿病早期皮肤缺损的实验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0年

6 李元城;微流控芯片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兔关节软骨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7 黄世威;bFGF和CTLA4-Ig基因修饰的RPE细胞建立及其表达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王凯;腺病毒载体介导靶向bFGF的RNAi对体外培养前列腺间质细胞bFGF表达及其增殖和凋亡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9 张光伟;肝素化bFGF支架在心肌损伤修复中的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10 王建华;bFGF/双层胶原基复合材料修复关节软骨缺损及其相关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瑞玲;tPNS对hBMSCs诱导分化后神经元样细胞生长状态及凋亡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2 刘雨;丝素材料装载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后的促细胞生长作用[D];苏州大学;2010年

3 杨帆;bFGF和μPA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4 许尔长;重组水蛭素诱导bFGF表达,促进静脉淤血皮瓣存活的实验研究[D];泸州医学院;2011年

5 汤琪乐;Syndecan-1,,bFGF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浙江大学;2003年

6 闻公灵;bFGF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7 张静;bFGF、SCF诱导人脐血CD34~+、CD133~+细胞基因表达变化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8 庞文筠;bFGF影响体外培养的不同分化阶段成骨细胞活性及凋亡的实验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3年

9 王新武;人bFGF重组慢病毒载体转染BMSCs的实验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10 李文冬;DDR1、bFGF在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大鼠肾组织的表达及金雀异黄素的干预作用[D];兰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041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25041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b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