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西医药论文 >

红细胞老化与非调理性吞噬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9-07-12 18:54
【摘要】:红细胞在人体内的生命周期只有120天左右,延长红细胞寿命对于临床输血及充分利用血液资源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由CD47-SIRPα信号转导参与的非调理性吞噬过程对红细胞老化吞噬有着重要作用。目前,国外针对此信号系统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但是,这些重要发现主要是针对动物模型(鼠类红细胞)。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从人类红细胞的角度出发,研究人类红细胞老化与吞噬过程中,红细胞膜蛋白的变化以及CD47-SIRPα信号通路的作用。 首先,通过4℃C、37℃C体外保存及毛细管离心法三种不同老化途径中制备不同年龄的红细胞,抽取红细胞膜蛋白及囊泡,采用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不同老化途径的不同年龄红细胞的膜蛋白上CD47、GPA及囊泡上CD47、GPA量的变化,并采用流式细胞术的方法对4℃体外保存不同年龄红细胞膜上CD47、补体调节蛋白(CD35、CD55、CD59)量的变化进行检测,以核实Western blot的实验结果。 经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发现,4℃体外保存红细胞膜上CD47及GPA的量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均出现下降的趋势,其中CD47的表达量最大可下降82.64%。同样的37℃体外保存红细胞膜上CD47的表达量最大可下降84.51%。毛细管离心法分离的年轻和年老红细胞膜上,CD47表达量最大可下降36.6%。流式细胞术的检测结果与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结果相一致。另外,我们还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囊泡上CD47及GPA量。发现,4℃体外保存情况下,抽提的囊泡上CD47及GPA的蛋白含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多,保存40天的血样抽提的囊泡上CD47的量是保存10天囊泡上量的3倍。这些结果均表明,在红细胞的老化过程中,红细胞表面的膜蛋白量均以囊泡的形式不断丢失、减少。 用体外培养人单核白血病细胞(THP-1),吞噬IgG抗-D致敏红细胞、毛细管分离的年轻和年老红细胞及CD47抗体F(ab’)2端封闭红细胞,并进行瑞氏-吉姆萨染色,观察THP-1细胞对不同处理红细胞的吞噬情况。在此基础上,我们采用免疫沉淀方法,抽提吞噬了不同年龄红细胞后THP-1细胞上的总酪氨酸磷酸化蛋白,并通过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抽提蛋白中磷酸化SIRPα的量,比较吞噬不同年龄红细胞后THP-1上磷酸化SIRPα量的变化。 经单核细胞单层分析实验发现,THP-1细胞更倾向于吞噬年老红细胞,吞噬率为35.32%,而对年轻红细胞的吞噬率仅为13.72%(n=7,P0.02);对新鲜红细胞的吞噬率为2.22%,对CD47抗体F(ab’)2端封闭红细胞的吞噬率则为31.51%(n=7,P0.02);并且,吞噬不同年龄红细胞后,THP-1细胞上磷酸化SIRPα量不同。与吞噬年轻红细胞相比,吞噬年老红细胞后,磷酸化SIRPα的量下降了57.12%。提示CD47-SIRPα抑制信号的下调导致吞噬信号的相对增强是红细胞老化的重要因素。表明人类红细胞的老化与吞噬过程和CD47-SIRPα相互作用存在密切关系。 与此同时,在红细胞的老化与吞噬过程中,除了存在CD47-SIRPα非调理性吞噬途径外,还存在由补体和抗体参与的调理性吞噬过程。为了探究红细胞膜上补体调节蛋白在红细胞调理性吞噬过程中的作用,我们主要通过甲氧基聚乙二醇-琥珀酰亚胺丙酸酸酯(mPEG-SPA)及抗体F(ab’)2端封闭红细胞表面补体调节蛋白的方式来观察补体调节蛋白的作用。流式细胞术检验结果表明,4℃体外保存红细胞上,随着红细胞的老化,补体调节蛋白CD35、CD55、CD59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CD35表达量的最大可下降75.5%,CD55的最大下降量为66.93%,CD59为54.23%,说明这些蛋白在红细胞老化过程中确实存在某些作用,但是其具体作用以及红细胞非调理性吞噬与调理性吞噬间的关系,仍需进一步实验进行确认。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3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邱艳,章扬培;红细胞血型抗原化学修饰的研究进展[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04年05期

2 杜洪清,傅国辉,姜晓殊,龙晓宇,张振宇,杨宝峰,孔宪刚;带3蛋白C端和血型糖蛋白A相互作用及其抗原相关性的研究[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2年02期

3 王强,丁裕斌,潘敏慧,鲁成;凋亡细胞被识别和吞噬机制[J];细胞生物学杂志;2005年04期

4 李立立,王捷熙,檀英霞,章扬培;甲氧基聚乙二醇修饰改造RhD(+)血型的初步研究[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3年06期

5 邱艳;查垎;檀英霞;章扬培;;mPEG修饰红细胞Rh抗原稳定性的研究[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6年05期



本文编号:25139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25139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b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