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西医药论文 >

CXCR4拮抗剂N15P多肽对内毒素炎症的作用效应及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9-07-21 07:00
【摘要】:N15P多肽(序列:LGASWHRPDKCCLGY)是本课题组自主开发的一种CXCR4趋化因子受体的新型拮抗剂,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授权号:CN1872879B)。炎症作为一种与人类多种疾病密切相关的病理现象,是当今医药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但是目前治疗炎症药物大多数副作用较大。由于趋化因子及其受体与炎症过程密切相关,因此,本课题主要通过构建体内外的内毒素炎症模型,研究N15P肽对内毒素性炎症作用效应及机制。 目的:拟通过构建体内外的内毒素(LPS)炎症模型,将N15P多肽作用于炎症模型,探讨N15P多肽对体内外内毒素(LPS)炎症模型的作用效应以及其作用机制,为将N15P多肽开发为新型的抗炎药物打下研究基础。 方法: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两大部分:(1)体外研究:内毒素(LPS)刺激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构建内毒素炎症细胞模型,将不同浓度N15P多肽作用于该模型(对照药物:地塞米松)。运用ELISA及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炎症因子TNF-α、IL-6、IL-8蛋白以及mRNA含量的变化;经典的Griess试剂法,检测NO含量变化,探讨N15P多肽对内毒素炎症细胞模型产生的炎症细胞因子、NO的抑制作用。同时,运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炎症介质NF-kB蛋白含量的变化,以及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炎症介质NF-kB、COX-2、TLR4、MyD88、PI3K、AKT mRNA含量的变化,从蛋白和mRNA水平探讨N15P多肽对内毒素炎症体外细胞模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2)体内研究:内毒素(LPS)腹腔注射入SPF级小鼠,构建内毒素炎症动物模型,将N15P多肽作用于该模型(对照药物:地塞米松)。LPS注射后16h,眼眶取血处死小鼠,取小鼠肝脏、肺部器官常规保存。运用血液分析仪进行测定小鼠的血液血常规(包括:白细胞总数、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红细胞压积、血小板等);另外,进行血清分离,运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谷草转氨酶(GOT)、碱性磷酸酶(ALP)、谷丙转氨酶(GPT)的含量。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中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6、IL-8的含量变化;经典的Griess试剂法,检测血清中NO含量变化。常规制作小鼠肝脏、肺部病理切片,观察器官损伤程度;免疫组化染色观察NF-KB P65在肝脏细胞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NF-kB在肝脏细胞含量的变化;RT-PCR反应检测肝脏组织中炎症因子及介质(NF-kB P65、COX-2、TLR4)的mRNA表达的变化。从器官病变程度、血液生化指标、炎症因子及介质蛋白和mRNA水平等方面探讨N15P多肽对内毒素炎症体内小鼠模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结果: (一)体外研究部分内容: (1)终浓度为10μg/mL的LPS作用于PBMC24h,能有效刺激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6、IL-8的分泌。 (2)ELISA检测法结果显示,与LPS组相比,中浓度组(5ng/ml)以及高浓度组(15ng/ml)的N15P多肽以及地塞米松均能有效抑制TNF-α、IL-6、IL-8蛋白表达(P㩳0.05)。 (3)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与LPS组相比,N15P多肽以及地塞米松均能有效减少细胞中炎症因子TNF-α、IL-6、IL-8mRNA的表达(P㩳0.05)。 (4)NO检测试剂盒结果显示,N15肽用药组及地塞米松对照组的NO含量与LPS刺激组相比,有显著性减少(P㩳0.05)。 (5)western blot以及荧光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N15肽用药组以及地塞米松对照组均能有效减少细胞中NF-kB P65的蛋白含量以及mRNA的表达,与LPS刺激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㩳0.05)。 (6)荧光实时定量PCR结果表明,地塞米松用药对照组并无明显减少细胞中COX-2的mRNA的表达,与LPS刺激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N15肽用药组却能有效抑制细胞中COX-2mRNA的表达,与LPS刺激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㩳0.05)。可见,N15肽与地塞米松的作用机制存在差异。 (7)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N15肽用药组及地塞米松用药对照组,均能有效抑制TLR4-MyD88以及PI3K-AKT这两大信息通路介质的mRNA表达,与LPS刺激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㩳0.05)。表明N15肽能有效影响两大炎症信号通路(TLR4-MyD88以及PI3K-AKT),从而达到抑制炎症发展进程的作用。 (二)体内研究部分内容: (1)以LPS(20μg/kg)的剂量,对小鼠进行腹腔注射,能成功建立内毒素小鼠炎症模型。LPS感染组小鼠的肝脏和肺部均受到较为严重的损伤。 (2)血常规以及生化指标检测显示,N15P肽及地塞米松均能有效抑制小鼠体内的炎症症状,且均能有效保护小鼠的肝脏,减少内毒素对其伤害。 (3) ELISA结果显示,N15肽及地塞米松组均对小鼠血清中TNF-α、IL-6、IL-8蛋白分泌有明显抑制作用。 (4)N15肽及地塞米松组均对小鼠血清中NO分泌有明显抑制作用。 (5)用HE染色切片半定量评定组织坏死程度,N15P肽用药组及地塞米松组的小鼠肝、肺组织的坏死程度,比LPS感染组均有明显的改善,说明N15P肽用药组及地塞米松组对小鼠肝脏、肺部起到了保护作用。 (6)免疫组化结果显示,LPS感染组肝细胞中NF-KB P65呈强阳性表达,而N15P肽用药组和地塞米松组肝细胞中NF-KB P65呈弱阳性表达。 (7)western blot结果显示,N15P肽用药组和地塞米松组肝细胞中NF-KB P65的表达均比LPS感染组有显著性减少(P㩳0.05)。说明N15P肽和地塞米松均能有效抑制NF-KB P65蛋白在肝组织中的表达。 (8)RT-PCR结果表明,N15P肽用药组和地塞米松组肝细胞中NF-KB P65、TLR4的mRNA表达均比LPS感染组有明显减少(P㩳0.05);N15P肽用药组COX-2mRNA比LPS感染组有明显减少(P㩳0.05),而地塞米松组COX-2mRNA与LPS感染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N15P多肽无论是对内毒素细胞炎症模型,还是对内毒素小鼠炎症模型,均有良好的抑制炎症因子(如:TNF-α、IL-6、IL-8、NO)及炎症介质(NF-kB、COX-2)蛋白及mRNA表达的能力,并且能有效抑制TLR4-MyD88及PI3K-AKT两大炎症信号通路的表达,并对小鼠肝脏及肺部具有保护作用,是一种具有开发前景的新型抗炎药物!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36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孙冰;韩代书;;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的负调控[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9年12期



本文编号:25169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25169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9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