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西医药论文 >

心脉隆注射液对新生SD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9-07-21 10:49
【摘要】:传统观点认为,成人神经细胞损伤后无法再生,功能无法重建,以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及变性疾病患者的神经功能很难恢复。近年研究发现,在胚胎期和成年期哺乳动物神经系统中存在具有自我增殖、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 NSCs),神经干细胞由胚胎早期的神经上皮细胞产生,能够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神经干细胞的发现对中枢神经系统不能再生的传统理论提出了挑战,为研究神经细胞的再生和功能重建带来了新前景。然而,自然情况下,神经干细胞大部分分化为胶质细胞,仅少量分化为神经元,目前尚无法有效控制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为特定的神经细胞,因此,如何调控NSCs定向分化为功能性神经元成为神经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点之一。心脉隆注射液(xinmailong injection, XML)是从昆虫美洲大蠊体内提取的核苷类化合物,有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美洲大蠊提取物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病毒、抗炎、促血管增生和组织修复、清除自由基等作用。本实验旨在观心脉隆注射液对体外培养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作用的影响,探讨其是否可以诱导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 目的 建立新生SD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方法;并鉴定神经干细胞;探讨心脉隆注射液对新生SD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作用的影响。 方法 1、从新生24h内SD大鼠脑组织中分离海马,采用无血清悬浮培养,并进行传代培养,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将第3代以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Nestinn.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5-Bromo-2-deoxyUridine, Brdu)表达和神经干细胞分化后微管相关蛋白2(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2,MAP-2)、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GFAP)的表达。 2、将终浓度为0.5%、1%、2%的心脉隆注射液加入到第3代神经干细胞单细胞悬液中有血清贴壁培养并分实验组和对照组。每3d更换分化培养基1次,干预5d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神经干细胞的形态。 3、采用免疫荧光化学染色,观察分化后细胞MAP-2、GFAP表达情况,应用Image Pro plus6.0软件计数MAP-2阳性细胞数,并计算分化率。 4、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观察心脉隆注射液对神经干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5、将终浓度为2%的心脉隆注射液加入到第3代神经干细胞单细胞悬液中有血清培养,并设立对照组,5-7d后用RTQ-PCR法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表达量。 6、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脉隆注射液对神经干细胞凋亡的影响。 结果 1、从新生SD大鼠海马中分离培养的细胞具有增殖、自我更新和分化的能力,神经球免疫化学染色Nestin、BrdU阳性,由其分化的细胞一部分神经元特异性标记物MAP-2阳性、一部分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GFAP阳性。 2、倒置显微镜下观察,与对照组相比,心脉隆注射液干预组分化出更多的神经元细胞,且免疫荧光化学染色后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结果显示,细胞培养5d后,XML干预组OD值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4、荧光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实验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表达量大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 5、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各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凋亡率无明显差异。 结论 1、本实验成功分离培养出神经干细胞,并且在体外扩增、传代,诱导分化后形成神经元和胶质细胞,二者免疫荧光化学染色分别呈MAP-2和GFAP阳性。 2、心脉隆注射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 3、心脉隆注射液可以促进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方向分化。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3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谷海刚,龙大宏,冷水龙;新生鼠基底前脑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和培养[J];解剖学研究;2003年02期

2 祝胜;神经干细胞在脑外伤中的治疗前景[J];现代诊断与治疗;2003年01期

3 张卿,左萍萍;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3年07期

4 何扬东,曾进胜;脑缺血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活化的研究进展[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4年05期

5 赵宇,吕刚;神经干细胞与脊髓损伤的修复研究现状与展望[J];解剖科学进展;2005年01期

6 周向阳,邓永文,方芳,伍军,李茗初,高峻玮,柳浩然,方加胜;星形胶质细胞诱导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试验研究(英文)[J];中国医学工程;2005年03期

7 张全斌,黄强,兰青;脑肿瘤干细胞的热点问题及研究进展[J];中华医学杂志;2005年26期

8 ;神经干细胞能修复受损脊髓[J];生命世界;2005年11期

9 徐南飞;;干细胞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7年05期

10 牟科杰;刘艳辉;;神经干细胞和肿瘤干细胞在胶质瘤病因研究中的进展[J];华西医学;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一睿;胡锦;王尔松;奚才华;姚海军;;单层黏附培养技术在哺乳动物神经干细胞体外稳定增殖和多向分化中的应用[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李力;万琪;刘永红;张巍;;小鼠神经干细胞培养及缺血神经元对其增殖、分化的影响[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田东萍;苏敏;吴贤英;张舸;;硒、B-27在神经干细胞球存活与分化中的作用[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4 杨华静;徐鹏;张苏明;;低浓度β-淀粉样蛋白对神经干细胞的作用机制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5 文玉军;王登科;孙征;刘海洋;张莲香;秦毅;;成年和老年大鼠脑出血后海马齿状回神经干细胞的变化[A];中国解剖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C];2011年

6 张波;王任直;;脑梗死后神经干细胞原位增殖及其机理的实验研究[A];中国微循环学会第五届中国微循环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7 邢雪松;吕威力;;Wnt-1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海马组织内源性神经干细胞早期增殖分化中的作用[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8 朱慧;李晓红;戚菁;施维;吴信华;陆玉华;鞠少卿;刘炎;;Pax3负性调控神经干细胞分化过程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A];2010’全国肿瘤分子标志及应用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中国中青年肿瘤专家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9 李革飞;李剑平;;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神经干细胞表面标志物-Nestin[A];中国输血协会第五届输血大会论文专集(摘要篇)[C];2010年

10 姚立松;刘天庆;葛丹;崔占峰;马学虎;;海藻酸钙微胶珠培养神经干细胞[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时仲省 高思敏;移植神经干细胞 瘫痪兔子可爬行[N];大众卫生报;2001年

2 王成应;能克隆的神经干细胞被分离[N];健康报;2004年

3 孙国根;神经干细胞并非“全能制造者”[N];中国医药报;2009年

4 刘海英;脑癌源于脑下室区的神经干细胞[N];科技日报;2009年

5 孙国根 白毅;灵长类脑内神经干细胞被发现[N];中国医药报;2011年

6 沈丽 付钰;神奇的神经干细胞[N];科技日报;2002年

7 北京康复中心神经外科 黄红云;神经干细胞之谜[N];健康报;2008年

8 记者 吴苡婷;为脑损伤患者治疗打开希望之门[N];上海科技报;2009年

9 刘霞;美将成人皮肤细胞变成神经干细胞[N];科技日报;2011年

10 ;英研究用神经干细胞治疗中风[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敏;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与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3年

2 卢洪流;成年大鼠脑内神经干细胞的在体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1年

3 李巍;神经干细胞的分化调控及BDNF基因修饰后对大鼠脊髓损伤修复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2年

4 张力;人胚神经干细胞及骨髓基质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恒河猴模型的实验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5 戴宜武;骨髓基质细胞定向分化为神经干细胞及自体移植治疗中脑损伤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2年

6 张所军;神经干细胞向胶质瘤干细胞迁移及对其生长特性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张在金;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脑创伤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8 尹丰;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治疗帕金森病的实验与临床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9 谭太贵;多通道PLGA脊髓再生介导管道治疗大鼠脊髓半横断损伤[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10 高国一;胎鼠脑神经干细胞鉴定纯化与生物学特性观察[D];第二军医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年花;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向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2 宋精梅;比较新生大鼠脑部不同部位的神经干细胞被诱导分化为少突胶质细胞的差异[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3 李政;内皮祖细胞调控神经干细胞分化及其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0年

4 王念;绞股蓝皂苷对脊髓源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朋;海藻酸钙/明胶微胶珠的制备及在神经干细胞培养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6 郭兵;大鼠羊膜上皮细胞体外向类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及其移植后对视神经再生的作用[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7 吴珲;神经干细胞玻璃化冻存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8 王培福;大鼠神经干细胞的培养和鉴定[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2年

9 刘孟宇;胶质瘤细胞条件培养基对神经干细胞迁移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0年

10 朱爱萍;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体内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171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25171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c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