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骨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影像学表现
发布时间:2019-09-06 13:41
【摘要】:本课题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建立放射性骨损伤兔模型,并进行组织病理学鉴定;第二部分探讨宝石CT能谱成像(gemstone spectral imaging,GSI)及MRI在该模型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兔骨髓受照射后不同时间点骨髓中脂肪与水含量的变化。 第一部分:放射性骨损伤兔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适于进行能谱CT和MR检查的放射性骨损伤动物模型,为后续研究提供必备条件。 材料和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16只。直线加速器X射线30Gy体外单侧单次照射兔后肢,对侧后肢作为自身对照。实验兔于照射前及照射后1w、2w、4w、6w、8w、12w和18w行病理学检查,每个时间点随机选择2只兔,处死后分别取双侧股骨上段、股骨远侧干骺端、胫骨上段6处标本,分别进行HE(骨细胞)和HGF(骨髓)染色,普通光镜下观察。 结果受照侧在照射后显示出明显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受照后骨细胞核皱缩、数量减少、空骨陷窝增多(与对照侧相比P0.05),空骨陷窝率由照射前的12.55%增加至照射后18周的53.45%,骨小梁紊乱断裂;照射后早期,骨髓组织增生减低,造血细胞减少,照射后1周即可在骨髓组织中检测到脂肪组织,随时间延长,脂肪组织逐渐增多,照射后18周骨髓完全脂肪化。对照侧未见明显病理组织学改变。 结论⑴兔单侧后肢全长单次高能X线照射30Gy能够制作稳定、可靠的放射性骨损伤模型,建模成功率高,动物死亡率低。⑵放射性骨损伤的主要受损部位是骨组织和骨髓,骨髓损伤的本质为造血损伤及脂肪化,这是能谱CT成像及MRI研究的依据。 第二部分:兔放射性骨损伤骨髓能谱CT及MRI研究 目的探讨骨髓宝石CT能谱成像(gemstone spectral imaging,GSI)及MRI扫描在放射性骨损伤动物模型中的应用,分析骨髓受照射后不同时间点骨髓中脂肪与水含量的变化。 材料和方法采用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16只,于照射前及照射后1、2、4、6、8、12、18周行宝石能谱CT及MRI(包括T1WI,T2WI,,T2W-SPAIR,1H-MRS)检查。能谱成像采用物质分离技术定量测定髓腔内脂质及水含量。定期行病理学检查。 结果兔股骨上下段及胫骨上段照射后1周CT能谱成像髓腔内脂质含量显著升高,2-4周逐步下降,4-8周趋于平稳,8-18周呈显著升高趋势;相应地,髓腔内水含量于第1周显著下降,第2周明显升高,2-12周趋于平稳,稍有下降,12-18周后呈逐步下降趋势。T1WI于照射后第1周骨髓信号增高,2-6周信号稍有下降之后趋于平稳,8周后信号逐步增高,12-18周信号明显增高;T2WI于照射后第1-2周骨髓信号稍有减低后开始增高,第4周轻度下降,6-8周信号变化不明显,12-18周明显增高;T2W-SPAIR于照射后第1周信号明显不均匀升高,2-8周信号逐步降低并趋于平稳,12-18周信号明显降低。能谱CT测量结果及MRI表现与病理学表现相吻合。 结论宝石CT能谱成像能够定量测定骨髓腔内脂、水含量,MRI能直接显示骨髓,照射后髓内信号改变具有特征性,宝石CT能谱成像和MRI结合可用于放射性骨损伤的早期监测及随访。
【图文】:
放疗前兔后肢外观
周时脱毛现象明显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445.2;R-332
本文编号:2532647
【图文】:
放疗前兔后肢外观
周时脱毛现象明显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445.2;R-3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小虎;刘斌;余永强;王明明;王万勤;张帅;张艺飞;吴兴旺;陈垦;周勇;王乐;;能谱CT单能量区分体外肾结石成分的初步实验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11年05期
2 吴振华,杨本强;MRI骨髓成像的临床意义及发展[J];引进国外医药技术与设备;1998年03期
3 吕培杰;;CT能谱成像在小肝癌检测中的应用价值[J];放射学实践;2011年03期
4 吴兴旺;刘斌;王乐;王洁;王万勤;周勇;李小虎;张帅;陈恳;沈云;;宝石CT能谱成像血基图与Hb、总蛋白的相关性[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1年06期
5 高振华;孟悛非;周春香;黄兆民;张中伟;杨献峰;;正常股骨中下段骨髓MRI定量及~1H-MRS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6年05期
6 杨凯,江泓,谈旭东;双能量减影及其临床应用[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4年11期
7 王明亮;林晓珠;缪飞;陈克敏;郑向鹏;滑炎卿;李剑颖;高娜;沈云;;CT能谱成像对物质内碘含量测定的价值:体模研究[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1年02期
8 顾海峰;郑玲;李林;;双源CT双能量成像及其初步应用初探[J];医疗卫生装备;2009年06期
9 蒋勇;许敏光;仇保跃;;宝石HDCT的技术特点与临床应用展望[J];医疗卫生装备;2010年01期
10 林晓珠;李卫侠;朱延波;董海鹏;吕培杰;缪飞;李剑颖;沈云;陈克敏;;宝石能谱CT在肿瘤诊断中的初步应用[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10年02期
本文编号:25326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253264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