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西医药论文 >

Caldicellulosiruptor besciiDSM嗜热果胶酶系特征及结构域功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3 00:19
【摘要】:果胶物质是半乳糖醛酸以α-1,4糖苷键聚合而成的多糖链,广泛存在于植物初生细胞壁中。果胶酶是一系列以水解果胶物质为底物的酶类的总称,在高等植物和微生物中分布甚广。植物在成熟过程中,果胶酶使植物细胞壁更紧致松软,对植物组织腐败再生平衡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果胶酶按其作用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即酯酶和解聚酶,而解聚酶又分为水解酶和裂解酶。水解酶是通过引入水分子水解糖苷键,而裂解酶是通过反式消去作用,断裂糖苷键。果胶酶是目前工业领域研究的热点,可以应用于各种行业,在果汁制造和造纸工业中的应用最为常见,近些年,逐渐开始应用于酿酒、饲料制造、纺织行业中。 我们以来源于嗜热菌Caldicellulosiruptor bescii DSM6725的果胶酶系(4株果胶酶)为研究对象,重点对重组果胶水解酶CbPelA、果胶裂解酶CbPelC的基本性质进行表征。并设计突变体,研究CbPelC中结构域之间的关系。 本课题组从Caldicellulosiruptor bescii DSM6725中获得四个果胶酶基因CbPelA(E.C.3.2.1.67)、CbPelB、CbPelC(E.C.4.2.2.2)及CbPelD(E.C.4.2.2.9)。通过设计引物扩增CbPelA-D,连接到载体pET-20b(+)上,并分别转入E. coliorigami (DE3)、E. coli BL21(DE3)感受态,构建了Caldicellulosiruptor besciiDSM6725果胶酶系的原核表达体系。经Blsat序列比对分析果胶水解酶CbPelA(E.C.3.2.1.67)、果胶裂解酶CbPelC(E.C.4.2.2.2),与已报道的同家族果胶酶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最高为46%和54%,都具有新型果胶酶基因。采用热处理和镍离子亲和层析法对CbPelA、CbPelC进行纯化,分别得到约50kD,46kD大小的蛋白条带,与理论预测结果一致。酶学实验表明,该两株梅的最适温度分别为72℃,70℃,最适pH分别为5.2和9.5。通过DNS法和235nm最大吸收法分别检测该两株果胶酶的活力,由于两株酶的作用机理不同,检测手段也不同,CbPelA只能通过DNS还原糖检测法来测定活力,CbPelC可以通过不饱和双键在235nm存在最大吸收法,来测定其活力,这也证实了CbPelC的裂解酶作用机理。活力测定CbPelA最大反应速率为386.8U/mg-1,而CbPelC的催化结构域比活力达到3000U mg-1以上。迄今为止,CbPelC及其催化结构域CbPelC-CD的活力远高于已报道的其它第三家族的果胶酶。两株酶都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半衰期分别长达14h,,10h。薄层层析和粘度系数下降实验证实前者为外切酶,后者为内切酶。底物特异性研究实验显示,随着底物酯化度的升高,酶的活力逐渐降低。底物酯化度20-34%时,CbPelC的活力与以多聚半乳糖醛酸为底物时没有明显差异。两株果胶酶活性只特异性针对多聚半乳糖醛酸,对CMC、Avicel、葡聚糖、木聚糖、壳聚糖、可溶性淀粉等其他多糖类皆没有活力。一价离子Na+、K+、NH4+对酶促反应影响较小;大多数二价金属离子Mg2+、Zn2+、Ca2+、Ba2+、Co2+、Ni2+都对CbPelA的酶促反应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其中Cu2+,Cd2+完全抑制CbPelA酶活力。CbPelC酶表现为Ca2+完全依赖性,没有Ca2+存在时,CbPelC没有活力,Ca2+浓度0.8mM-1.0mM时,酶活力达到最大值。 CbPelC、CbPelD的结构中含有一个未知功能结构域,并且没有类似报道,我们以CbPelC为例,通过设计两个突变体,探讨野生型CbPelC和突变体CbPelC-CA、CbPelC-CD三者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该未知功能结构域与钙离子结合、与可溶底物多聚半乳糖醛酸链的结合及与体外其他多糖的结合均无关系,而在结合不可溶生物质底物时,具有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课题成功获得Caldicellulosiruptor bescii DSM6725果胶酶系的四株新型嗜热果胶酶,其中CbPelA、CbPelC具有较高的酶活力和优异的热稳定性,突变体的设计有助于我们更深入的理解其结构域的功能和催化机理。这项工作对今后继续探究有效利用生物质能源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其产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图文】:

Caldicellulosiruptor besciiDSM嗜热果胶酶系特征及结构域功能研究


图.名.几...‘C二刁.....-...‘二}_..丫_沂于只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34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云华;病毒晚期结构域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病毒学分册;2004年01期

2 杨福愉,屠亚平,冯昶;人红细胞带3蛋白结构域间的通讯[J];科学通报;1995年19期

3 冯云,黄宁,吴琦,鲍朗,王伯瑶;HMGN2抗菌结构域的研究[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04年04期

4 黄波,冯作化,皇甫永穆;纤维结合素结构域与肿瘤[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1999年01期

5 章辉,陈枢青;大肠杆菌T蛋白的调节结构域的定位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02期

6 方金瑞,黄维真;定向置换细菌和真菌的结构域,推理设计肽类抗生素[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98年01期

7 郑宗明,顾晓波,俞海青,梁凤来,刘如林;非核糖体肽合成酶主要结构域的研究进展[J];中国抗生素杂志;2005年02期

8 张莉,赵晶,杨安钢,王成济;转运结构域的研究进展[J];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2004年06期

9 吕守芹;毛德斌;龙勉;;P-选择素CR结构域功能的模拟预测[J];医用生物力学;2009年S1期

10 林們,季清洲,任宏伟,茹炳根;人神经生长抑制因子的单克隆抗体制备及抗原决定簇的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婀莉;田瑞;马素参;高友鹤;;PDZ结构域低丰度配体的筛选方法[A];中国蛋白质组学第三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C];2005年

2 单璐;童宇峰;冯银钢;王金凤;;金黄色葡萄球菌核酸酶无脯氨酸突变体的溶液结构及骨架动态特性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3 于长清;沈楠;周建华;;宿主天然抗逆转录病毒蛋白TRIM5α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畜牧兽医生物技术学分会暨中国免疫学会兽医免疫分会第七次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赵明炜;王恩多;;亮氨酰-tRNA合成酶CP1结构域对于种属间tRNA~(Leu)的识别至关重要[A];第七届全国酶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5 傅成波;杜延顺;黄秉仁;谢云飞;苑玉和;白氡;崔迎彬;;TRAF6与RanBPM相互作用的研究[A];第十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于冰;缪泽鸿;蒋轶;李美红;杨娜;李婷;丁健;;c-Jun的非转录功能:与ODD结构域结合地阻断缺氧诱导因子HIF-1泛素化降解[A];2009医学前沿论坛暨第十一届全国肿瘤药理与化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刘慧萍;柴玉波;陈苏民;王志珍;;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结构域的克隆与活性研究[A];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8 李刚;邰付菊;骆娟;郑勇;李学宝;;两个新的棉花基因在NaCl胁迫下的表达调控分析[A];基因开启未来:新时代的遗传学与科技进步——湖北省遗传学会第八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9 贾卫;金伯泉;张新海;杨琨;朱勇;刘雪松;李琦;;CD226(PTA1)分子D1结构域参与NK和CTL的功能[A];中国免疫学会第四届学术大会会议议程及论文摘要集[C];2002年

10 李祥;张家海;曹赞霞;吴季辉;施蕴渝;;GOPC蛋白PDZ结构域的溶液结构及其与Neuroligin羧基末端的相互作用[A];第十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医学院;颜宁研究组在《自然》发文[N];新清华;2011年

2 吴一福;四军医大首次发现人脑抑癌新基因[N];中国医药报;2005年

3 记者 彭德倩;我科学家发现谷类“大个子”基因[N];解放日报;2006年

4 白毅;我国重大疾病相关基因及蛋白功能转化研究获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8年

5 记者 项铮;单抗可能成为靶向性强的肿瘤药物[N];科技日报;2005年

6 北京德宝群兴科贸有限公司 刘晓凯;营养因素对动物体脂肪沉积的影响及调控机理[N];中国畜牧报;2004年

7 胡建和 陈永耀 王自良 谢庆阁;新型猪瘟疫苗的研究和应用前景[N];中国畜牧报;2005年

8 本版编辑;血友病:“玻璃人”疾病[N];中国医药报;2006年

9 庄新茂;新型猪瘟疫苗的研究和应用前景[N];中国畜牧报;2005年

10 衣晓峰 聂松义 李华虹;哈医大二院发现先天性白内障新致病位点[N];中国医药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进新;SNX16和SNX11的结构生物学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2 吴益民;三个含SCAN结构域的锌指蛋白基因ZNF191、ZNF396和ZNF397研究[D];复旦大学;2002年

3 何华伟;肌酸激酶结构域相互作用与活性中心极性微环境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7年

4 张金秀;Patj/Pals1/Mals2三元复合体形成的结构基础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5 刘奕彤;Ccd1激活Wnt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D];清华大学;2010年

6 毛大庆;野油菜黄单胞菌感光相关基因功能研究[D];清华大学;2011年

7 吴勃;人源蛋白Vav2和Arap3的结构与功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8 陈文钦;草鱼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基因和γ-干扰素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9 阮建彬;组蛋白甲基化位点结合结构域的结构与功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10 张明香;STAT4、STAT6与CBP相互作用及其关键结构域的检测[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思思;海洋放线菌氨基酸腺苷化结构域的克隆、表达和酶活性测定[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梁琳;颗粒裂解肽抗菌结构域的重组表达和生物活性分析[D];安徽大学;2011年

3 唐自钟;内切葡聚糖酶基因同源和异源结构域重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4 刘冰冰;蓝细菌光敏色素结构域体内重组及光化学性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5 李丽;Connexin 31与p62相互作用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6 冯帆;新基因CCP22功能的初步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0年

7 白露;真核原核表达UHRF2各结构域突变体蛋白[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8 杨廷;L-periaxin蛋白核输出机制的初步分析[D];山西大学;2013年

9 王慧敏;重组人pro-EMAPⅡ蛋白N末端结构域作用机制初步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10 薄联锋;CARD结构域对猪BCL 10表达及细胞周期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253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26253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1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