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西医药论文 >

秀丽隐杆线虫中GABA能突触传递调控固有免疫力的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7 14:02
【摘要】: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它们之间的交流对于维持个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有重要意义。神经免疫间的交流可以通过神经突触释放神经递质、神经肽及激素来调控固有免疫反应。神经细胞和免疫细胞都可以合成并释放神经递质、激素和细胞因子,这些信号分子成为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对话的共同生物语言。近年来神经-免疫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备受关注,越来越多的人把注意力转向这个话题。但是由于哺乳动物大脑的复杂性和临床技术的限制,对于这方面分子机制的研究仍旧不够深入。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以下简称线虫)作为模式生物来研究固有免疫有许多生物学优势,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铜绿假单胞菌(PA14)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实验室中用它替换正常食物大肠杆菌,构成研究致病因素和固有免疫反应的秀丽隐杆线虫-PA14宿主-病原菌模型。当受到病原菌感染后,会激活线虫体内固有免疫机制相应的信号转导途径,来抵抗感染、识别和清除病原体。为此本论文以秀丽隐杆线虫为模式生物,建立秀丽隐杆线虫-PA14宿主-病原菌模型,就神经免疫相互作用做进一步研究。课题前期研究发现,在PA14感染线虫实验中,突变体unc-49相比野生型N2寿命有延长现象。然后构建肌肉和肠道组织特异性表达GABAAR/UNC-49质粒,进行拯救实验。发现在肌肉组织中表达的GABAAR/UNC-49能够拯救突变体unc-49寿命延长的表型。又通过CFU和PA14-GFP感染实验,排除可能影响GABAAR/UNC-49缺失后线虫寿命延长的其他原因。利用荧光标记技术,线虫juIs1、krSi2分别标记GABA能突触前snb-1和突触后GABAAR。PA14感染后,GABA能突触前snb-1和突触后GABAAR的表达量都有增加。进一步研究发现,PA14感染后细胞外基质蛋白MADD-4的表达量也有增加。我们还发现,PA14感染线虫突变体unc-49寿命延长部分依赖DAF-2/DAF-16途径的调控。于是,用PA14感染和OP50正常培养的两组线虫测了mRNA,探究其调控机制。通过对秀丽线虫的神经-免疫相互作用研究间接与动、植物相联系,可以为我们了解人类与动、植物神经免疫系统间相互作用的功能分子和复杂性提供新的方向,为人类神经系统相关疾病的治疗奠定基础。
【图文】:

神经肌肉接头,兴奋性,抑制性,γ-氨基丁酸受体


.1 线虫兴奋性和抑制性神经肌肉接头结构(图片来自涂海军教授本科生遗传学实验课.4 秀丽隐杆线虫突触后 GABAAR/ UNC-49 结构与功能综述GABA 受体(γ-氨基丁酸受体)主要存在于神经元和肌肉细胞中,,根据 剂 和 激 动 剂 的 药 理 作 用 不 同 将 其 分 为 A 型 γ-氨 基 丁 酸 受 体 (BAAR),B 型 γ-氨基丁酸受体(简称 GABABR)和 C 型 γ-氨基丁酸受体(BACR)三种亚型。GABAAR 主要分布在脑突触前膜,属于配体门控通[27]。GABA 受体一般需要三个亚基基因产物共同编码,而在线虫运动要基因 unc-49[28]。图 1.2 unc-49 locus 结构[28]

秀丽隐杆线虫中GABA能突触传递调控固有免疫力的机制研究


unc-49locus结构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3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海清;庞珊珊;;脯氨酸代谢对秀丽隐杆线虫固有免疫的调节[J];科学新闻;2017年04期

2 郭鸿燕;伍祥龙;贾仁勇;;miRNA对固有免疫信号通路调控的研究进展[J];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7年10期

3 谭锦泉;周秋菊;;固有免疫对抗原的识别[J];科学观察;2009年02期

4 杨再兴;仲人前;;固有免疫实验检测研究进展[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7年12期

5 郭峰;钱宝华;花美仙;;体外免疫原快速激活全血细胞固有免疫反应系统模式的应用[J];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10年01期

6 孔丽;张虎平;;肝脏与固有免疫研究进展[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9年05期

7 张彤;宋静静;焦艳梅;吴昊;;固有免疫在急性HIV-1感染中的作用[J];中国病毒病杂志;2014年02期

8 廖明喻;逄龙;杨娅丽;马笑雪;;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毒力因子对宿主固有免疫系统的影响[J];微生物学杂志;2015年05期

9 叶传涛;魏欣;张颖;;肝脏固有免疫系统研究现状[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4年09期

10 陈思源;杨毅;王卫平;;视黄酸诱导基因-Ⅰ样受体与抗病毒固有免疫的研究进展[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若瑜;;真菌感染与免疫 研究进展—聚焦固有免疫[A];2012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2 龚非力;;固有免疫与移植排斥反应[A];中国免疫学会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6年

3 杜寿文;赵飞;许汪;曹婷婷;刘玮;白杰英;叶莉;李昌;金宁一;;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与宿主固有免疫间的关联性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7年

4 潘玉;;固有免疫细胞受体的内源性和外源性调节[A];第八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丁沐阳;李真;孟巧红;应航洁;袁向亮;沈立松;许大康;;炎症过程中固有免疫信号通路的精细调控: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A];第九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4年

6 曹婷婷;王雯慧;祁珊珊;张旺东;贾帅;李淑娴;张学锋;窦山源;;感染扩展莫尼茨绦虫对牦牛小肠黏膜固有免疫细胞的影响[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二十一次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专业委员会第二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7 王长振;周宇;杨俊涛;丛建波;先宏;郭林超;董国福;唐丽;吴可;;应用SDSL-EPR技术研究LSECtin CRD结构域的运动性及构象特征[A];第十六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0年

8 于长清;沈楠;沈荣显;周建华;;TRIM5α-慢病毒感染固有免疫的重要蛋白[A];第六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9 孟俊玲;;转录因子IRF3的泛素化修饰在抗病毒固有免疫中的调节作用[A];第九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4年

10 陶连琴;宋慧慧;时国朝;;粉尘螨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在哮喘固有免疫中的作用[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3第十四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本报记者 彭德倩;解开“人体头道防线”之谜[N];解放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沈湫莎;这一次,诺奖会不会颁给逝者[N];文汇报;2011年

3 杨骏;NK细胞杀疟原虫“不亲自动手”[N];健康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锦霞;蛋白酶体激活因子REGγ在固有免疫系统中的功能及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2 胡军浩;p38对MKP-1表达的调控及其在固有免疫中的作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7年

3 张杰;PTX3在角膜上皮抗真菌固有免疫阶段作用的研究[D];青岛大学;2016年

4 张智;嘌呤受体P2Y_6在固有免疫中的功能及其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娟;MRP8/14诱导IP-10生成的信号机制及其生物学意义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6 杨连娟;IL-22和TNF-α在口腔粘膜抗白念珠菌感染固有免疫中的协同作用[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7 崔昕燕;Toll样受体在鼻部炎症中的作用及糖皮质激素调控机制[D];南京医科大学;2014年

8 竹攸汀;中华绒螯蟹血细胞免疫效应因子的抗菌功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9 陶黎黎;环境嗜肺军团菌在巨噬细胞内的生长特征及致病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10 衣启麟;养殖虾蟹疫病免疫防控的初步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凌莉;OTUD3对抗病毒固有免疫的作用[D];苏州大学;2018年

2 张秀妹;秀丽隐杆线虫中GABA能突触传递调控固有免疫力的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8年

3 苑亚东;两种基因亚型新城疫病毒体外感染细胞和人工感染鸽的固有免疫应答差异的研究[D];广西大学;2018年

4 李文娜;胶原蛋白网络对秀丽隐杆线虫表皮固有免疫的调节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5 孙玎;NLRP3炎症小体激活及其在真菌性角膜炎固有免疫中的作用机制[D];青岛大学;2016年

6 赵飞;SFTSV感染对宿主固有免疫关键分子表达调节及IFITM3对其抑制作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7年

7 强丽华;结核分枝杆菌Mce2E抑制宿主固有免疫并促进肿瘤细胞增殖[D];安徽大学;2017年

8 戴锦龙;IBV M41人工感染SPF鸡靶器官中固有免疫相关因子应答的动态观察[D];广西大学;2016年

9 黄薇;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杀菌活力的不同影响及意义[D];苏州大学;2012年

10 莫琼;白芍对小鼠的抗炎镇痛效果及固有免疫分子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6836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26836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c0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